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一座大山的下面/文学宁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梦也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梦也,本名赵建银,1962年生于宁夏海原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现为宁夏文联《朔方》杂志副主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发表于《十月》《中国作家》《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诗歌及散文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并获奖。《感动着我的世界》荣获宁夏第六次文学艺术奖散文二等奖,《草原童话》(组诗)荣获宁夏第七次文学艺术奖诗歌二等奖,《梦也诗九首》荣获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诗歌一等奖。出版诗集《祖历河谷的风》《大豆开花》、散文集《感动着我的世界》、长篇小说《秘密与童话》、中短篇小说集《羊的月亮》等。
目录
章一 我从哪里来?
天都山帝影
我从哪里来?
故乡
感动着我的世界
风中消失的云片
纯粹的世界给予我的
章二 我如何长大?
说说我自己
求学时光
我眼中的世界
章三 延续的血脉
延续的血脉
我的亲人们
左邻右舍
家畜四题
章四 听见,不如同时看见
世界上最伟大的葬礼
甘露寺大门前的桃花
公鸡打鸣
睡在果核里的佛
榆叶上的蜜
某一时刻的蜻蜓
一副鸽子的骨架
火刑
蜜蜂城和蝴蝶国
七载丹青
我与花鸟
巴丹湖
居延海
第五十三个春天
身体的美
乐观的心态
忧郁的面孔
两次梦见母亲
梦想
不合时宜的存在
回到某一个特定的时刻
遥远的西山
冬日的河滩
遗弃的院落
从安静的墓地到一条喧嚣的大河
章五 他山之石
活在同一天的人们
——谈网络纪实片《浮生一日》
精致的牙雕
高尔基:被重新认识的文学大师
呈现本身就有意义
在想象与真实之间
——谈乔治·奥威尔
雷蒙德·卡佛:作为小说家的诗人
谷川俊太郎:距离我们最近又最远的诗人
在黑暗与明亮之间
——谈高桥睦郎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樱桃的滋味
莫名的恐惧
雨中的广场
额尔齐斯与博格达
自然而为
精彩页
天都山帝影

在宁夏,有这样一座山——天都山,可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去探寻它、了解它、熟知它,以至真正地去贴近它。所以,带有西夏烙印的天都山实际上是一座被人遗忘的山。即使我们老家的人——海原县人,也只知西华山和南华山,而少有人知道它在西夏时期却叫天都山。中国人是最容易遗忘的民族,有些是因为文化的欠缺,有些是因为不屑一顾,因为我们往往最上心的是衣食住行,而往往最易丢失或最不容易得到的就是衣食住行。一个不能用文化去武装的民族是没有自信心也没有战斗力的。因此,缅怀过去,或是来一次文化的心理旅行,是有必要的。
隐藏在海原县境内的天都山实际上只是一座活在党项人心中的山。然而,八百年前,党项人在成吉思汗的铁蹄下已消失殆尽,即使没有被斩草除根,也早已改姓埋名,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民族融为一体了。因此,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精彩一笔的党项人真正成为了种族被灭绝的代表,而独据一方与宋、辽抗衡,持续了近两百年之久,创造了文字、酿酒术、耕织术、冶铁术,留下了大量宗教雕塑和绘画的党项民族,也就成为国破家亡、人丁灭亡的悲剧。而没有被书写的党项人的历史,也就成为今天的冷学。
诉说一座山的盛衰,不是我的专长。天都山对于我只是一位洗尽了战争创伤的伟人,一个因落魄而与普通老百姓融为一体的人,只是我们在感受到它的亲切的同时,偶然间也会瞥见它不一般的真容。我是在天都山下出生并长大的,可以说,我是喝着从它的山上流下来的雪水长大的,是吃着在它的山上啃着牧草长大的牛羊肉长大的。我是承受着从它那儿吹来的长风长大的,也是聆听着它的低语,慢慢地才懂得了天地万物,懂得了人生,学会了识别真与假的人。因此,天都山不仅是我身体上的母亲,还是我精神上的父亲。在我的心中,天都山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或许是天性使然,我只记住了它的慈容,只领会了它的善意,而忽略了它的威严。
年少时,每天与它相伴,却从没有感觉到它有什么出奇之处,及至到了盛年,我才一点点地去接近它,并试着去读懂它。
或许是因为逐渐颓废的心性使然,现在我所关注的东西似乎都是不太起眼的东西,好像宏大的东西正在离我远去,代之而来的却是一些小事情、小物件,或是带有沧桑气息的老物件。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体质衰弱的征兆。不知源于何时,逝去的时光带着一丝温暖一丝淡淡的光晕一缕轻轻的忧思慢慢向我走来,慢慢向我呈现。
人最终都会回到本原,那养育过你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畦田地、一处山坡,一场降雪、一次山洪暴发……凡此种种都会在你的身体上或心灵上留下永久的记忆。说到底,人是物质上的人,更是精神上的人,人赖以生存的东西是山川河流,是日出日落,是风花雪月,是季节更迭,是历史传承,是乡风民俗,是民族血脉。由此而来,你们可以想见,故乡的一座山、一条河,给了我多大的恩赐,给了我多大的启示,给了我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因此,它们不仅是我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家园。
古往今来,多少贤哲和文学家,都有自己可以依托的精神故土。老子的终南山,弘一法师的灵隐寺,鲁迅的绍兴,高更的塔希提岛,梵高的阿尔……可以说,每一个有成就的人,尤其是富有文化作为和精神创建的人,都有一块心灵安放和精神飞升的所在。这样的一块地方,不一定是故乡,却一定是精神和心灵感到安适的所在。所以,如其说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找可以安放身体的所在,倒不如说是在寻找一处可以安放心灵的所在。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寻找心灵安放的意识,只是有人如了愿,有人却留下终生的遗憾!
P3-5
导语
梦也的散文写作,在一定意义上受益于诗的写作。他喜欢在散文中融入诗性,特别注意讲究散文的优美,现在更看重朴素和意义。他以为优美的散文都有一种基调和味道,要写出味道不容易。他的散文在总的基调中也有变化,较长的散文,注重情节,但不是单一的情节,可以说是在围绕一种主题下的复调式回旋。表面看他的散文在结构上是松散的,事实上它有一个隐秘的主题。他的一些短章,往往是某一种情绪和感受的再现。
本书是梦也所著的散文集《在一座大山的下面》。
序言
塞上金秋,天高云淡,风清月明,“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诗情画意的美好季
节,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
立六十周年。
宁夏地处祖国西部,是中华远古文明发祥地之
一、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优秀传统文化遗存丰厚,
自然历史内蕴丰富多样,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数
以千计的诗词文赋,譬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等,表达了诗人或豪迈或忧伤的爱国情怀;宁夏是
革命老区,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留下灿烂
的革命文化,毛泽东书写了脍炙人口的光辉诗篇《
清平乐·六盘山》。古往今来,文学的特质、精神
的象征、家园的意识,深刻地嵌入其中,并且流传
至今,仍在流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岁月蹉跎,沧桑巨变,伴着九曲黄河悠远
的涛声,我们回顾自治区走过的历程,一幅幅画面
徐徐展开:艰辛、曲折、繁荣、辉煌。“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宁夏大地半个多世纪所发生的翻天
覆地的变化,回汉各族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以及
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新
成就,让我们感慨、激动、振奋。对于宁夏文学,
对于宁夏作家,这既是记忆,也是现实,更是根植
人民、观照时代、承接历史、面向未来,而“出人
才出作品”是最丰盛最具正能量的“活性因素”。
文艺的春天阳光普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
,宁夏文学事业步入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宁夏文坛
开始呈现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其显著标志便是—
—“宁夏出了个张贤亮”(著名评论家阎纲语),
脱毛之隼搏击长空,成为享誉中国和世界文坛的著
名作家。与此同时,以张贤亮为代表的一代作家,
用自己的成就和影响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宁夏的文
学创作,以及宁夏作家群的形成,这是一支颇为壮
观的、以青年作家为主力军的队伍,并且呈现出良
好的势头;他们的作品给文学界增添了异彩,给广
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突破地域的局限,向
全国文坛迈进,终于实现了宁夏当代文学的跨越式
发展。
2016年5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以《文学照亮生
活》为题,将公益大讲堂的首课放在宁夏西吉县。
原因是宁夏西吉县是中华文学基金会命名的全国首
个“文学之乡”。宁夏的作家,有相当部分出自西
吉,形成密集之势。西吉的作家们有这样一句话:
文学就是西吉这块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铁凝
主席掷地有声地补充了一句:文学不仅是西吉这块
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西吉也应该是中国文学
最宝贵的一个粮仓!表明了中国作协对宁夏文学的
高度关注和重视。
生活滋养文学,文学照亮生活。
关于宁夏作家的成长,很有必要进行一次简要
的回顾。宁夏作家大多数来自基层,出生于二十世
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众所周知,那时的农村和乡镇
偏远落后、艰苦寂寞,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经历的困苦和磨难充满了他们的记忆,在这样的记
忆里,似乎是苦难多于欢乐,乃至重叠着父辈们流
浪、迁徙的背影和脚印。但是,他们也有独特的优
势,脚下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塞北大地,这样的
地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性格和气质,后来伴
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步伐,他们又接受了良
好的文化教育,强烈地产生了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
和诉求,而这种需要和诉求必须通过心灵劳作得以
实现,他们因此怀有宗教般神圣和虔诚的文学梦想
。于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宁夏青年作家
经过多年的艰苦跋涉和磨砺,终于营造出一道亮丽
的文学景观——以其朴实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
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言说方式,发出本真的、诗性的
、充满灵智的声音,显露出文学突围的意义和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中青年作家,一方面由于
长期浸淫于西部的人文气候和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
,另一方面本着对传统文学资源的信仰和坚守,使
得他们的作品在书写和表达上,继续保持着古典文
学特有的诗意,以及民族语言特殊的美质。尤其重
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宁夏作家不跟风、不时
尚、不焦躁,内心安静,他们通过带有浓厚的地域
性、本土化的写作,以及对西部整体的文化关怀和
持续不断的挖掘,呈现出来的是西部大地上的传统
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敏感与顽固、苦难与信念、
理想与追求,是西部人的宽厚、隐忍、执著、抗争
、牺牲,等等。同时,他们的作品由于客观、真实
的叙写,因此又有着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的意
义和价值。正是他们对传统文学资源的坚守和继承
,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宁夏作家群的
形成和崛起,以及他们的人文立场、精神向度、情
感因素和创作风格,不仅预示着西部文学的广阔前
景,也不断丰富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系统。
概括地讲,这六十年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辉煌成就的六十年,也是宁夏文学不断繁荣兴盛的
六十年。作家队伍生机勃勃,新人不断涌现;文学
创作空前活跃,高潮迭现;文学作品硕果累累,产
生了一大批记载历史、见证变迁、叙写西部、反映
时代、宣传宁夏的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
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
编辑了这套二十卷本的“文学宁夏”丛书。这套丛
书的出版,是宁夏文学事业的一件大事。宁夏文联
高度重视,几经酝酿,广泛征求意见,本着好中选
优的原则,给予确定。入选该丛书的作家系“60后
”“70后”和“80后”,既有作家、诗人,也有评
论家,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情厚境美、韵味深长,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的
荣获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庄重文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
、《诗刊》奖、《小说选刊》奖、《十月》文学奖
等重要奖项,有的多次荣登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
榜;有九名作家作品集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
之星丛书”;大量优秀作品被国内有影响力的期刊
和选本发表、转载和选人,还有相当部分作品被翻
译成多种文字推介到国外。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宁
夏中青年作家的又一次集体亮相,也是对宁夏文学
成就的进一步展示,旨在精要地反映宁夏文学的优
秀成果,以便读者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宁夏文学创
作的基本面貌,为研究者提供较好的选本。这套丛
书的出版,也是给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
献礼。总之,这套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宁夏地处西部
,西部是中国文学的广阔沃壤。人民是大树,作家
是小鸟,小鸟只有栖息在大树上,才能够自由地歌
唱。在此,真诚地祝愿宁夏作家们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统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绽
放更加绚烂的文学之花;真诚地祝愿宁夏文学沐浴
着古老黄河的神韵,乘着新时代的强劲东风,向着
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浩瀚大洋奔流而去……
内容推荐
梦也所著的《在一座大山的下面》是作者历年散文的结集,包括对故乡、对亲人邻人、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对世间万物的感触,以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与评论,篇篇有的放矢,情真意切,不无病呻吟、堆砌辞藻,文字朴素而富有感染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