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围绕音乐的哲学问题,运用哲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以音乐为论域,以哲学为视角,对音乐的基本观念、方式、逻辑、信念展开哲学的追问与反思。 提出了音乐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论、审美论、价值论等音乐哲学命题。论述了音乐的本体论——音乐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音乐的认识论——音乐的规定性的真理存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音乐的审美论——音乐的审美意义和审美追求;音乐的伦理论——音乐的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意义;音乐的价值论——音乐的生活意义。梳理分析了《乐记》、《声无哀乐论》等中国古代音乐哲学思想,西方自律论和他律论等音乐哲学内容。 本书适用于研究生、本科生层次的理论学习,亦可供音乐理论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韩忠岭,艺术学博士,音乐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教育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已出版30万字专著《音乐教育哲学导论》,发表20余万字学术论文。201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哲学地研修音乐 一 有关音乐哲学 二 音乐哲学的研究意义 三 音乐哲学的研究内容 四 音乐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的学科比较 一 从学科名称的争论谈起 二 音乐哲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 三 音乐美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 四 学科比较 第三章 音乐的存在——本体论的有关问题研讨 一 一个必要的前提——什么是本体论 二 音乐观念的哲学追问——从《4分33秒》谈起 三 音乐作品本体论的哲学追问 四 音乐本体论的哲学追问 第四章 音乐的真知——认识论的有关问题研讨 一 何谓真知?——认识论的哲学概念解析 二 音乐真知的哲学追问 三 音乐真知哲学研讨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音乐的道德——伦理论的有关问题研讨 一 伦理论的哲学概念解析 二 音乐道德的哲学追问 三 音乐道德哲学的内容体系特征 四 音乐道德哲学研讨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音乐的美感——审美论的有关问题研讨 一 有关美和审美的问题 二 有关音乐审美的几个问题 三 音乐审美哲学研讨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音乐的人生——价值论的有关问题研讨 一 哲学价值论 二 音乐价值论 三 音乐人生价值论 第八章 “乐道”寻踪——中国音乐历史视域下的音乐哲学思想研讨 一 儒家音乐哲学思想 二 《乐记》音乐哲学思想 三 《声无哀乐论》音乐哲学思想 第九章 自律与他律的纠结——西方音乐历史视域下的音乐哲学思想研讨 一 自律论与他律论的内涵 二 自律论与汉斯立克 三 他律论与三位论者 第十章 一点余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构想 一 音乐哲学学科教学定位 二 内容体系构建设想 三 内容实施策略构想 四 教学实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作为研究生层次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求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因此,本书的内容安排除了展现哲学研究的基本逻辑结构以外,还在中国古代历史视域和西方音乐历史视域下,选取了研究生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音乐哲学相关的知识内容。譬如,对《乐记》和《声无哀乐论》的学习,以及对西方自律论和他律论的了解,尽可能做到课程教学内容既体现音乐哲学学习的深度,又体现音乐哲学研究的广度,课程内容尽量做到信息量大,为研究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