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该书作者不详,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较早的有关文献。王学典译注的《山海经(精)》还对《山海经》做了较为详细通俗的注释和翻译,以便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和理解这部古代奇书。由于该书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较高现特编排出版此精装版,以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