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样年月散步(莫怀戚小说散文精选)(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分类
作者 莫怀戚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花样年月散步(莫怀戚小说散文精选)(精)》共收录了莫怀戚老师生前多篇散文及小说作品,每篇作品的挑选均是以是否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角度来考量的,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及写作的方面的能力提升。
本书为莫怀戚老师生前最后授权出版的作品集,全书精选的文章充分彰显其文坛“怪才”的风范。让我们向莫怀戚老师致敬,他到天堂“散步”去了……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车手和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擅长写小说,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琴》、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说。
目录
导读
小说部分
花样年月
谋杀者
寻找假人
散文部分
散步
家园落日
石榴
莫怀戚年表(1951—2014)
序言
李萌
莫怀戚,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
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性格颇具
重庆人耿直、豪爽、奔放的特点。1966年到四川内江
插队,1978年以“老三届”的身份考入四川大学,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
协会,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
任、教授。
莫怀戚老师被喻为中国文坛“三大怪才”之一,
实至名归。
一“怪”:他特立独行。从他早期的作品中就可
以看出来,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创作。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前,莫怀戚老师作品中的“纯小说”大都有亲
历的生活基础,生活气息比较浓郁,人物形象鲜明,
而且大都彰显个性和时代特色。同时也显示了他善于
观察生活、体察人物心灵和驾驭故事的才华。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视角转向了对知识分子群体间
的人际关系、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注。其中特别
对婚恋、家庭伦理领域倾注了极大的心力,进行了深
入地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热爱文学创
作,视写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并多年如一日,
倾心写作与创作。
二“怪”:他作品种类繁多。莫怀戚老师从事文
学创作三十余年,能胜任多种文学体裁,尤以小说见
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发表各类小说五十余
部,另外还有各类散文随笔、小品文近千篇。对一位
以教师为职业,而写作仅是业余的作家来说,作品如
此高产,在当今作家中是难能而鲜见的。
三“怪”:他文笔细腻,底蕴深厚。莫怀戚老师
所著的文学作品,既好看好读,又高雅独特,贴近生
活、注重细节,从社会现实取材,大处着眼,小处动
笔,哲理深蕴,却不失大家风度。他行文张弛有度,
跳跃而有节奏,举重若轻。可以让读者在品读他的作
品后,有愉悦、舒畅之感。尤其是他作品中涉及到大
量中外学术理论,包括哲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学
、刑侦学、法医学、社会学、遗传学、伦理学等,可
见他博闻强识,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
莫怀戚老师的代表作很多,早期有短篇小说《月
下的小船》《金神》《南月一》等,中篇小说《都有
一块绿荫》《混沌婚事》,以及让他名噪一时的《诗
礼人家》等;中期有《大律师现实录》《南下奏鸣曲
》《透支时代》《经典关系》《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
之一情人的结局》《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之二睡美人
之谜》《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之三饮鸩情人节》等;
后期有长篇小说《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等。在散文
方面,《散步》和《家园落日》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
的两部作品,并且这两部作品已经被收录在中学语文
课本教材中。
其中,《大律师现实录》是莫怀戚老师创作生涯
中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它主要是借助都市男女的恩
怨情仇来一展其心理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超常智慧,他
想带给读者的是侦探小说惯有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而
都市生活本身其实并不是他要着重深究的意义对象。
莫怀戚老师曾对这部作品有过这样的评价:“我一开
始写的并不能叫侦探小说,我自己给了个界定,叫心
理推理小说。大致意思是,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可以推
断出他在什么情况下将如何行事。我如此定位,旨在
避开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松本清张,同时让小说更‘
文学’而非更‘案件’。”莫怀戚老师的母亲早年研
习法律,并且他有一位教授刑事诉讼法课程的弟弟,
注定其在侦探小说这条路上不满足止步于此。之后,
他又创作了《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心理推理式
侦探小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莫怀戚老师将心理分
析深深根植于情节发展之中,使整部作品处处充满了
一种“东方福尔摩斯”式的睿智与幽默,并无一点为
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之嫌,是一部求实、严谨、不可
多得的侦探作品。美国资深图书评论员I·K伍尔夫对
这部作品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莫是一位设局大师,
意外的凶手,意外的结局……令每一位阅读者都能有
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是喜欢心理推理式侦探小说
的读者,推荐您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和大师心灵沟通的
机会。
还有《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更是一部在文坛上
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对其评价很
高。莫怀戚老师的这部作品,对人类的欲望和人性进
行透视,以粗犷、豪气的码头文化为基础,小说浓墨
重彩地对人的欲望进行了张扬,对人类最本真的人性
进行书写,由此实现了一场生命的狂欢。对于这部作
品在重庆还召开过几次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
一致认为:“《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传奇小说,其内涵深厚,信息量极大,它所展示
的民间生存智慧和作家的民间艺术立场相当鲜明而感
人,特别是对我们反省现实、反省历史、反省我们当
代人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研讨会上大家
还就该作品里的人文精神、审美倾向和其中所体现的
“重庆性格”做了简短的交流,并对“莫怀戚现象”
和“莫怀戚价值”做了一定程度上地剖析。其中有人
给予了莫怀戚老师及其作品很高的评论,称他是一位
“写人性的高手”,认为这部作品多少占据了当时中
国思想的“精神制高点”。
在散文体裁的作品中,《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
、内蕴丰富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
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
德。读过这篇文章,我们的心灵会随着作者优美的文
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个方面得到熏陶,读后,
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获“四川文学奖”,
其他中篇小说也累获《当代》文学奖,此外,长篇小
说《经典关系》口碑极佳,被读者曾一度推举为《当
代》拉力赛年度总冠军。
回首当下,当年的“三大怪才”王朔和王小波已
经成为了两大教主,而莫怀戚老师却选择的了急流勇
退。“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
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所以
虽有心走红,却无心较劲,尽力而为后听其自然。”
这是莫怀戚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不得不说他真是
一个有个性的人。我很荣幸能将莫怀戚老师这样一位
坦荡、果敢的人和他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愿大家伴随
莫怀戚老师的自由意志,让我们的思绪肆意飞翔。
导语
莫怀戚,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性格颇具重庆人耿直、豪爽、奔放的特点。1966年到四川内江插队,1978年以“老三届”的身份考入四川大学,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花样年月散步(莫怀戚小说散文精选)(精)》共收录了莫怀戚老师生前多篇散文及小说作品。
精彩页
花样年月
下午五点,栀子吩咐伙计们准备晚餐营业。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东海已在首都机场降落,奔她而来。但她不知道。
她在盼“那个人”的到来,“那个人”是个很挺拔的男子。栀子是纯粹的南方人,但她不喜欢南方男子:不但瘦小,而且猥琐。
说不清是不是因为这个,她到北京开酒楼。她在人民大学学了四年营养学,对北京也很熟悉。选了魏公村这块地方,让附近的大学师生来吃她的川菜。川菜便宜。
栀子出门张望。她很有活力,所以性子急,好动。她的妹妹月季和她大同小异。她们两姐妹嫁了两兄弟。她们的父亲,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一生只喜欢两件事:研究斯宾诺莎(荷兰伦理学家)及其代表作《伦理学》;还有就是养花。他说:“就算生的是儿子,也要用花来起名。”
有这样的父亲,栀子的气质自然高贵,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尤其惹眼。美国汉学家罗伯特·欧文说:“中国的美女分布在长江流域。”
此时,一辆挺不错的轿车立刻就在栀子脚边停下来了。不过,从车上下来的不仅是她的丈夫东海,还有他的弟弟南海。
栀子有些猝不及防,但也不能说人家是突然袭击。但昨天打电话来说最近要到北京开个会,今天就来了,总之有点那个。
弟弟南海看破心思,就说:“我说要来干脆赶早,赶上香山红叶在。”后面这句像诗。南海是作家。
这两兄弟做派大不一样。弟弟有些油,走到哪里都很热闹;哥哥比较正经。栀子时常说小叔子“只可亲近,不可信任”。小叔子则涎着脸说:“能够亲近就够了。”
哥哥东海已是教育学副教授,这是巧合,绝非为了取悦岳父。他性格沉静,像大理石。假如栀子性格如火,火能把大理石怎么样呢?
东海说:“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协调互补的整体。”栀子在理论上同意这话,但实际上总有什么差一点点不过瘾的感觉。
但栀子还是很欣赏东海的。她对父亲说这个人有定力。而且,这两兄弟,弟弟只是滑稽,哥哥才是幽默。
八年前两校学生联欢,栀子和北大的东海认识了。四年前他们结婚,女儿飞飞现在已两岁。
栀子毕业后先在饮食技校当教师,又到卫生局当干部,就在中、意合资的康复中心打算高薪聘请她时,她突发奇想,要自己开酒楼。
两边的老人都反对,说饮食业很苦,而且分居两地,家庭将有危机。但东海平静地说服了全体。他说:“我理解她对成就感的向往,她是个在乎别人评价的人。而且她的生命力是那样旺盛,这几年又休息过度。不是钱的问题,她内心有对劳累的需要。”
两兄弟进了店堂,环顾四周。这时一个姑娘匆匆趋前招呼:“大叔叔好!二叔叔好!”一把抓住亲热拉手,看来看去,久别重逢很兴奋。
这姑娘叫三妹,是从重庆跟上来当了领班的。早先是兄弟俩的母亲住院时临时请来当看护的,后来发现品行很好,又有悟性。好像这样的小村姑如今不可多得,便不舍得放了她,干脆请为长久保姆。还说好以后找人家,找工作,都给你包干。总之绝不误你终身。三妹也很心安,好像就愿意在以她的悟性认定的好人家里附属着了此一生。栀子北上时,踌躇着要一个可靠的人儿来管事,静默之中大家都想到了三妹。连三妹自己都想到了,就是这样。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