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龚鹏程著的《国学入门》分为门径篇与登堂篇,共19个章节。 门径篇介绍国学相关基本材料、知识与方法,并针对各个领域,如儒、道、释,或经、史、子、集等进行分类讲解,是拆开来说。 登堂篇借评述民国初叶国学运动中的人物与教育,对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等国学大家所持国学观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辨正,属于对门径篇基本知识的运用以及进一步研究国学思路的拓展。 作者简介 龚鹏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务院中国国学中心顾问。 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精通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宗教,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著名文史和国学学者。 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 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称号。 主要著作有《汉代思潮》《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文学散步》《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近代思潮与人物》《中国小说史论》《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的视野》等。 目录 甲 门径篇 第一章 名义 一、国学的兴起与消亡 二、国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 一、文献及其保存 二、文献的整理 三、文献之学 四、校雠 五、辑佚 六、辨伪 第三章 方法 一、由资料到系统性思维 二、由方法到方法意识 第四章 语 言 一、音的演变 二、词的特点 三、句的形态 四、语言与思维 第五章 文字 一、真正的文字 二、表意的体系 三、构造的原理 四、发明的历程 五、思想的历史 第六章 训诂 一、因言以明道 二、语言的分析 三、理解的迷失 四、反省的路途 第七章 经 一、经典化 二、圣典崇拜 三、经学历史 四、传经体制 五、经典不死 第八章 史 一、文字的书写 二、史官的传统 三、个人的著述 四、官史的发展 五、民史的现象 第九章 子 一、子学之变 二、先秦诸子 三、诸子之衰 四、研究诸子 五、解释历史 六、开放阅读 第十章 集 一、文集之兴 二、总集 三、别集 四、全集 五、丛书 第十一章 儒 一、儒家的起源 二、孔子的身份 三、儒学的分化 四、经生、文士与文吏 五、道学、经世与宗教 六、儒家型社会 第十二章 道 一、道教的来历 二、道教的性质 三、道教的研究 四、道教的资料 第十三章 佛 一、中国的和世界的佛教 二、佛教的理论 三、佛教的历史 四、佛教的资料 五、佛教的研究 第十四章 余论 乙 登堂篇 国学之书目:胡适与梁启超 国学的讲说:康有为 国学的讲说:章太炎 国学的讲说:马一浮 国学的教育:清华国学院
导语 《国学入门》分为门径篇与登堂篇:上篇介绍基本材料、知识与方法,下篇藉评述民国初叶国学运动中的人物与教育,探讨其中蕴涵的各种问题,同时对现今教育问题亦多有品评。作者研究国学从史识入手,系统的掌握国学的治学门径和对治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同时引进外部参照系,通过与国外的诠释学对比,凸显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质。 作者龚鹏程,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著名学者和著名思想家。国学是各种学问生发的土壤。既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树国家文化自信,亦可护养个人的根本,滋养个体灵魂。龚先生深广的学力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在书中多发前人所不能发之观点,故他之谈国学入门,自有龚氏之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