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门十弟子(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以名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十大弟子犹为杰出。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论语》之中。是他们的提问,让孔子的“一贯之道”从各个角度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如果读《论语》而不了解孔门十弟子的面貌,如果忽略了孔子所言的对象,那就无从了解他言语中蕴含的真意。
孔门十哲性格不同、资质各异:颜渊聪颖好学、子路豪气率真、子夏谨慎深思、曾参勤勉进取、子游胸怀天下、宰我巧言善辩、子贡通达灵透……他们提供的学习光谱,让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便是学习《论语》最有效的方法。
《孔门十弟子(精)》作者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老师倡导“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他从孔门十弟子的独特视角切入,使读者可以更为完整地认识《论语》和孔子。
目录
第一章 颜渊·好学
不迁怒,不贰过
化被动为主动
志在无伐善,无施劳
所乐非穷通,所乐在于道
英年早逝,无碍后世知己
【小结】
第二章 子路·果敢
率真好勇,直言不讳
言行冲动,思虑不足
志在令百姓有勇知方
敢作敢当,闻过则喜
【小结】
第三章 子夏·谨慎
为人谨慎,好学深思
启发老师,礼如绘事后素
传承经学一脉
言行保守,格局略小
【小结】
第四章 曾参·勤勉
鲁钝勤勉,终至悟道
纯孝之心,日益敦厚
慎独,省思,大勇
【小结】
第五章 冉有·多才
多才多艺,原则模糊
庶之、富之、教之
【小结】
第六章 冉雍·修德
出身低微,无碍修德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结】
第七章 子贡·通达
喜好评论,擅长措辞
通达灵透,推己及人
守丧六年,扬师名于天下
【小结】
第八章 子游·阔朗
熟读经典,慧眼独具
兴诗书礼乐,胸怀天下
懂得分寸,适可而止
【小结】
第九章 宰我·巧言
聪明善辩,言行相违
问三年之丧,引人性之论
不断精进,智足以知圣人
【小结】
第十章 子张·远志
问从政做官
问待人之道
问崇德辨惑
问通达
个性孤傲,志存高远
【小结】
附录:问答
序言
提到孔子,我们最熟悉的画面是他周游列国,后面总
有一群学生追随。《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
学生们记录下来的。其中许多资料是对特定学生提问的回
答。
感谢这些孔门弟子,他们勤学好问,才使今天的我们
有机会得知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由一个中心思想建构起整
个儒家体系。连颜渊这样的高才生都难免感叹老师“仰之
弥高,钻之弥坚”,何况是我们隔了两千五百多年之后的
现代人呢?孔子亲自教诲的弟子为数众多,时日又久,但
是他依然感慨“莫我知也夫”,总觉得无人了解他的心意
,又何况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后生晚辈呢?因此,学习孔子
,有如步上漫漫长途,需要一生的心血与体验,方能结成
善果。
学习孔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别的,正是取法这些孔门
弟子。
这些弟子的性格各自不同,资质有高有低,体悟有深
有浅,志向有远有近,实践有成有败。他们提供的学习光
谱,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进而借由他们的经历而
向孔子请益。通常,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欣赏不同
的孔门弟子。年轻时喜欢子路的豪气与率真,求学时羡慕
子夏与子游的聪慧,与人交往时又希望具备宰我与子贡的
伶俐口才,就业后参考冉雍与冉有的从政经历,还有曾参
的不断进步,子张的勇于提问,都是我们可以取法的对象
。至于首席弟子颜渊,更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典范。
孔子身为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收弟子“有教无类
”,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的请益。那么,我们何不随着孔
子十大弟子的学习方式,亦步亦趋,修炼自己的身心呢?
以战国时代中期的孟子为例,他的愿望是亲炙孔子,
但因年代太晚而只好私淑之,结果成效斐然,照样可以承
先启后,继志述事,踵事增华,成为后人推崇的亚圣。孟
子书中多次引述孔门弟子的言行,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他也是经由这些弟子,进而领悟孔子的核心思想。
我于2007年应山东卫视之邀,为“新杏坛”栏目主讲
有关孔门十大弟子的讲座,所介绍的即本书中的这十位,
择诸贤长项与大家分享。其他弟子见诸《论语》者,也都
分别在各讲中述及而少有遗漏。如今重新修订文稿,以飨
各位。
近年来我推广儒家思想,与大家共勉“以孔子为师,
与孔子为友”。这本小书,则是专由孔门弟子的角度切入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论语》和孔子有更为完整的认识

导语
大家小书。《孔门十弟子(精)》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经典之作,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阅读《论语》的良伴。孔门十哲性格各异,颜渊好学、子路果敢、子夏谨慎、曾参勤勉……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光谱,让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享受孔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
32K精装,小巧舒适,封面烫印取自汉代石雕中孔门十弟子的拓片,既呼应主题又别具一格。
精彩页
颜渊,也叫颜回,逝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他
比孔子小三十岁,得年四十一岁。在孔门弟子中,他并不是年纪最小的,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他在德行方面是最好的。讲到好学,他又是唯一的。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荷兰教书时,当地的华人请我演讲。他们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经营餐饮业,因此提出一个疑问:“颜渊那么穷,学习他不会让我们也变穷吗?”要知道,学习颜渊,穷不是重点,快乐才是。
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获得快乐,但是快乐有很多层次。有些人以为吃饱喝足就快乐,有些人以为能够孝顺父母、关爱同学和朋友就快乐,也有些人以为替别人服务就快乐。从古至今,不管什么地方,对于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设定快乐,使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快乐呢?我们且以颜渊为例。
不迁怒,不贰过
开始的时候,孔子对颜渊这个学生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整天与回谈话,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够发挥
不少心得。回并不愚笨啊!”这也就是说,孔子曾经与颜渊讲谈
一整天,他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进一步讨论。如果一个学生老是没有问题,老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但是下课的时候孔子看他的表现,发现他可以融会贯通,并且付诸实践。
颜渊为什么对孔子的话没有意见?因为颜渊特别聪明而不是特别笨。特别聪明的人知道,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把握才说出来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人生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倒他。所以,作为一个学生,颜渊对老师说的话也不会有异议。孔子甚至说,颜渊对他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他说的话颜渊都很高兴地接受。但是颜渊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因此,孔子只看到他进步,没有看到他停滞不前。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成长。正所谓“后生可畏”,年轻人每天都在进步,你怎么知道他的表现不会超过我们这些先辈呢?孔子对于学生的期许,在颜渊身上充分验证了。
颜渊非常好学,他的聪明程度如何?从孔子与其口才特别好的弟子子贡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有一次问子贡,你与颜渊,谁比较杰出?这个问题谁都知道是一个陷阱。子贡也是很聪明的,他说,我怎么能跟颜渊比呢?颜渊“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这就说明颜渊非常聪明,他能够听到一句话就想到所有的道理,没有遗漏。可见,这样的学生是不可多得之才。另外,孔子晚年的一段经历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孔子晚年回到鲁国,
他的儿子过世了,接着颜渊也过世了。鲁哀公问孔子,你有几个 好学的学生?孔子说,好学的只有一个,就是颜渊。“三千弟子,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只有一个好学的颜渊。
颜渊的好学在于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一种过失一旦了解之后就不再重犯。我们先说第一方面。譬如,他跟张三发脾气,绝不会转到李四的身上,这就是不迁怒。平常我们跟人发脾气的时候,要是遇上另外一个人,大概那个人就倒楣了,会被当成“出气筒”。这就是“迁怒”。说来惭愧,我教书三十年了,才做到“不迁怒”。另一方面,一种过失一旦了解之后就不再重犯了。这一点更难做到。通常我们犯了过错之后,往往会后悔,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以后再犯,然后再继续后悔。人的过失与性格息息相关,性格没有改变,就会继续犯同样的过失。如此一来,人生就在不断的过失中浪费了。颜渊可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中修养形成,这也说明他的好学与其生命结合起来,改善了他的一生。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