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犹太教对施特势斯的有益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益于他成为一个思想家,又有益于他成为一个细心的读者,善于接纳前现代的哲学观念并抵制某些现代观念。 列奥·施特劳斯著的《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1增订本施特劳斯集)》这部文集旨在收集施特劳斯关于犹太人问题以及圣经宗数与唐蒙哲学酌关系问题的所有已刊论文和讲演稿,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为序,以展示其思想轨迹。 作者简介 列奥·施特劳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至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1938年移居美国。1938至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73年10月18日去世。 列奥·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今之争,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 主要代表著作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学与律法》(1935)、《论僭主》(1948)、《检控与写作艺术》(1952)、《自然权利与历史》(1953)、《思索马基雅维利》(1958)、《什么是政治哲学》(论文集,1959)、《城邦与人》(1964)、《古今自由主义》(论文集,1968)以及《柏拉图路向的政治哲学研究》(1983)等等。 目录 增订本说明/刘小枫 二十年代 答法兰克福小组的“原则之言”(1923) 评“犹太复国主义和反犹主义”讨论(1923) 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1923) 评拉伽德(1924) 犹太复国主义与正统(1924) 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 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 武装的教会(1925) 评柯亨的《犹太教文集》(1925) 犹太学术研究院卡塞尔课程大纲(1925-1928) 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 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 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 三十年代 当代的宗教状况(1930) 四十年代 就犹太人问题对轴心国的再教育(1943) 五十年代 序胡熙克《哲学论著集》(1952) 论《创世记)的解释(1957) 致编者的信:以色列国家(1957) 弗洛伊德论摩西与一神教(1958) 一段未宣读的开场白(1959) 六十年代 追忆阿容松点滴(1961) 我们为什么仍然是犹太人(1962)
导语 《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1增订本施特劳斯集)》旨在收集施特劳斯关于犹太人问题以及圣经宗教与启蒙哲学的关系问题的所有已刊论文和讲演稿,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为序,以展示其思想轨迹。既要成为理性主义者,同时又要保持犹太教信仰,对一个犹太学人来说,无异于遭遇切身的生存性悖论。本书始于作者列奥·施特劳斯对作为政治问题的犹太人问题以及圣经宗教与启蒙哲学的关系问题的关切,犹太政治体信仰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近两千年历史,经历了启蒙哲学洗礼,这一冲突迄今没有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是否有某种普遍性?当下性?或许本书会带来有启发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