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国的历史绕不开政治。而魏晋的政治又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奇特的一段。 押沙龙著的《中国的魏晋》分章节描写魏晋的政治历史和民风民俗。士族的兴盛与衰落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光有名士风流是不够的》一章描述了他们变化的轨迹,并且把这段历史放到更大的视野之中,和西方做了一些比较;《一场奔跑摧毁了一个帝国》一章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古代战争,淝水之战的荒诞结局;《当阴暗的火焰熊熊燃烧》一章描述魏晋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天师道叛乱的起源过程和结局;《如何过日子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一章介绍了晋朝人的衣食住行状况,涉及当时人吃什么喝什么,出门怎么走,住什么样的房子,当时的物价水平是什么样的。 目录 第一章 光有名士风流是不够的——士族的兴衰 第二章 青龙与白虎的决斗——皇帝,还是贵族? 第三章 一场奔跑毁了一个帝国——离奇荒诞的淝水之战 第四章 要享受性爱,也要追寻长生——一段疯狂与愚昧的历史 第五章 当阴暗的火焰熊熊燃烧——天师道宗大叛乱 第六章 如何过日子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 让我用冰冷的身体来拥抱你——异性与同性之爱 第八章 那些死去的王者,那些废弃的帝国——最后的英雄史诗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个怪异的年代。从 秦汉帝国的建立,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就像 一出气势宏大的戏剧,按照自己的逻辑一幕又一幕 地演出。舞台上的人物纷纭变化,但骨子里的底色 依旧一脉相承。比如你把明朝的一个人物忽然揪到 汉朝,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妥。他们适应适应水土 ,就能接着说自己该说的台词,不会把这个角色搞 砸。但是,要是把他们揪到晋朝,他们可能就会哑 巴了,一定会产生严重的“与时代脱节”的自卑心 理。 17、18世纪的欧洲小说,往往会在主要情节里 忽然穿插进去一个不相干的故事。比方塞万提斯在 《堂吉诃德》里,正好端端地讲着武侠迷发疯的事 ,忽然莫名其妙地穿插了一个小故事,讲两口子之 间如何变得不忠诚。如果把中国历史看成一部堂吉 诃德发疯史,那么,魏晋时代就像这个不相干的红 杏出墙小故事,初看起来好像与主题并无关联。在 这个时代里,“君君臣臣”的一套老剧本似乎宣告 无效。君权无法控制地方的运作,帝国的权力被粉 碎又被整合,最后慢慢落到了一个个大家族的手中 。两千年来,中国从没有像此刻那样类似于一个贵 族国家。“修身治国”那一套主旋律似乎也销声匿 迹。手拿老庄,嘴里嚼着毒品的士人开始放弃那些 宏大主题,回归到自我的深处。 确实,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个汉朝的士人, 坐着时光穿梭机来到魏晋年代,那他一定会感到这 个世界是太过奇异。他也许会感慨地说:“江湖, 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而当他回到穿梭机,再按 个“前进”键,他会来到唐宋帝国,甚至明帝国。 此时,他的惊异会大大减小。他会感慨儒家学说和 集权帝国终究是世界的真理。虽然有过莫名的挫折 ,但终究会再放光彩。 当然,这也许只是假象。魏晋所走过的那条坎 坷道路,依旧是中国大历史的一部分。它根植于中 国历史的深处,并且影响着以后的时代。它像是中 国朝另一个发展方向努力的历史。这就像一个巨大 的试验,一旦成功,有可能将中国引入另一条轨道 。走兽似乎要变成飞禽。 但是这一切最终并未出现。 秦汉帝国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一帝国,隋文帝和 李渊建立的隋唐帝国,则被称为第二帝国。中国历 史到了第二帝国,重新又回到了以往的道路。魏晋 年代那个浩大的试验宣告失败。这次试验的失败对 中国历史是决定性的。 魏晋时代的中国,就像被历史放到了炼丹炉中 做了一次煅烧。在火焰的烧灼下,它在进行痛苦的 蜕变。试验结束后,它也许会凝结成一个璀璨的结 晶,也许会融合成一粒致命的毒丸。但是,在不可 逆转的变化出现以前,火渐渐熄灭了。试验失败了 。 这本书就是源于我对这次试验的惊奇感。 李商隐有一首诗,叫作《乱石》: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这里讲的是魏晋名士阮籍的故事。阮籍在做步 兵校尉的时候,经常驾车出游,不循道路,随意东 西。到了再也无路可走的时候,阮籍就下车,对着 乱石野草痛哭失声,然后驾车返回。这一时刻,阮 籍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为了什么而痛哭?这 一切已经不可索解。当然我们可以说阮籍想的是奸 臣倒行逆施,外汇储备濒临枯竭,国民经济行将崩 溃,所以伤心流泪。但我们也可以做别的解释。 人的心灵、人的行为如此复杂。依靠史书,我 们已经无法还原这些微妙的事物,正如我们无法理 解阮籍的痛哭。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理论是灰 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也许我们也可以这么说 :历史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 历史是灰色的,而我们编写的很多历史书则努 力让它变得更加灰色。 打开一本历史教科书,里面记载最多的往往是 “张大帅打了李大帅,王大帅又打了张大帅,最后 他们都被赵大帅捉了去”。如果你不喜欢看打仗的 故事,那么你也可以读到“生产力大大发展……生 产力进一步发展……”但赵大帅的故事和不断发展 的生产力,并不能让我们明白那个时代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可能更糊涂了。 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人有各种利益盘算,有 各种欲望追求,更有各种胡思奇想。这些东西可能 比赵大帅的故事更重要,也比泛泛而谈的“生产力 ”更加容易琢磨。 很多史书把这些都变成一个个空洞的文字符号 。它们给我们呈现出的古人形象,往往像皮影人一 样单薄。他们似乎是和“我们”不一样的生物。但 实际上,魏晋时代的人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小算 盘,有同样的小苦恼。正如所有的时代一样,他们 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个外部环境限定了什 么是他们做得到的,什么是做不到的。在这个天地 之内,他们会有各种充满人性的表现。他们也会为 衣食发愁,为买不起房子发牢骚。他们嗑了药以后 也会撒疯,喝了酒以后也会胡闹。这些有血有肉的 人,才是历史的主体。他们把自己的印记打到了时 代的上面,给了它鲜活的力量。 …… 当时更是同性恋炽盛的时代。讴歌娈童和俊男 的诗篇俯拾皆是。从没有哪个时代,像魏晋一样重 视美丽的容貌、优雅的举止。美丽的男子成为时代 的偶像。同性之间的爱情可以像异性爱一样,有着 坚贞的情感和温柔的享受。 但是,权力可以腐蚀这一切。 慕容冲在魏晋同性恋史上占有一个显著的地位 。他和他的姐姐一起,被胜利者占为己有。这位俊 美青年的心中,没有恋情,只有被占有后的仇恨。 时机到来后,他向昔日的性伴侣进行了报复。但是 他的成功只有短短的一瞬,接踵而来的就是死亡。 这是被权力所玷污的性爱,它所激发的,不是恋情 ,只是仇恨。 死亡的阴影也无处不在。魏晋是一个充满了刀 光剑影的乱世。在那里,有死别生离的人生悲剧, 也有被命运捉弄的末世英雄。如果我们忽略那些传 奇人生,就无法窥见那段历史的原貌。 我不能让这本书记录下所有生死间的翻云覆雨 ,我所能做的,是辑录了几个帝国的倾覆瞬间:国 王坐在马上要沦陷的宫殿里,敌人的吼叫清晰可闻 。王座就要坍塌,王国就要荒废。这是让人震撼的 时刻。 一个从乞丐到王子,又从帝王到死囚的传奇; 一个群敌窥伺下万里远征的壮丽史诗;还有那些转 瞬解体的外族王朝……这就是《那些死去的王者, 那些废弃的帝国》里记述的古老故事。 这是一个悲剧的英雄谱。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那段诡异的岁月。
导语 《中国的魏晋》由押沙龙著。 魏晋时代的中国,就像被历史放到了炼丹炉中做了一次煅烧。在中国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个怪异的年代。从秦汉帝国的建立,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就像一出气势宏大的喜剧,魏晋时代就像忽然穿插进去的一个和主题无关的小故事,它翔实中国朝另一个发展方向努力的历史,并且影响着以后的历史。 精彩页 第一章 光有名士风流是不够的——士族的兴衰 晋朝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国从来都有等级制,但自从秦始皇之后,还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魏晋南北朝那样,等级制能如此僵硬,如此鲜明。说起来,晋朝的等级制划分很明确:士族和庶族。两者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士族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东晋尤其是士族鼎盛的时代,士族牢牢把持了对国家的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寡头制色彩最重的一个王朝。 一、怎么选拔官员 在中国,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财富,而是权力。任你再有钱,家里有乌鸦飞不过的良田,官府一道公文,你就什么都没有了,说抄家就抄家,说批斗就批斗。不要说皇上了,连个芝麻大的县官,都能被称为“灭门县令”,顾眄生威,乡下财主见了他就忍不住捯气儿。 如何分配政治权力,如何委任官员,就是朝廷的头等大事。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很复杂的变迁。如果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周朝,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社会和秦汉以后的王朝完全不同,在制度层面上,反倒更像《冰与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国。它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这里所说的“封建制”不是我们中学课本上的封建制,而是“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那时的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而不是后来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 孟子对这个社会有过一个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也好,诸侯也好,虽然是君主,但他们和卿、大夫相去并不绝远,只是在等级上高了一点点而已。明清的皇帝对大臣有生杀予夺之权,可以随意处置,但在周朝那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既然大家地位并没有本质区别,天子能世袭,诸侯能世袭,我们卿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大夫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呢?因此,在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这个制度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开始有所松动,但依旧占据主流位置。 这种制度在春秋中期开始崩塌。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周朝的衰落,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静态社会变成动态社会,所有的政治实体都面临巨大压力。旧瓶子装不下新酒,诸侯国要追求军事和行政的效率,内部也必须重新切割权力格局。最终的结果是权力越来越集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民间私学的兴起,知识分子呈现爆炸式增长。一下子,官员储备极大丰富。而且这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学了一肚子当君子的学问,怎肯老实待在家里浇粪种地?孔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学而优则仕”的理论,给不甘心在家种地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 到了汉朝建立,中国进入了很长的统一期。帝国需要一个稳定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不仅要考虑到选拔人才的效率,还必须兼顾到政治上的平衡。但是可供它选择的办法很少。它本能地选择了世官制的替代方案,那就是推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察举制。 所谓察举,是指让官员们进行考察后,向朝廷举荐人才。比如在东汉,地方长官每年都要向中央推荐“孝廉”,每20万人口分配一个孝廉指标,全国一年能出200多个孝廉。这个制度听上去跟科举制有点像,但是当孝廉不是靠考试,而是靠推荐,就是现在升学里所谓的“推优”。 那优到底怎么推呢?当然按照规定也有个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四科”。孝廉至少应该满足下面的四个条件之一:德行高妙(孝悌)、学通行修(经学)、明晓法令(文吏)、刚毅多略(能从政)。话是这么说,但到底怎么才算德行高妙,怎么才算刚毅多略?这就凭长官的自由心证了。 这种推优产生了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是地方大族力量的上升。他们一代又一代向朝廷输送官员,获得权势,然后这种权势又进一步转化为在家乡的影响力,以确保他们的下一代继续被“察举”。这样一来,他们在当地的力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于是,汉朝出现了权力的地方化。这种权力在关键时期甚至可以转化成军事力量。我们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那些官员回到老家,动不动就能组织起成千上万的地方军队,这就和这种权力地方化有关。 第二个结果就是掀起了打造个人声望的热潮。 在科举制度下,你能不能当官主要看考试成绩,舆论环境对你影响不大。周围的人要是都夸你,当然那感觉也不错,但毕竟不能直接拿来换好处。可是在汉朝,别人夸你“德行高妙”“学通行修”,你就能直接当官。那不用想,你肯定天天琢磨着怎么让别人夸你。这个风潮一旦形成就不可收拾。大家都夸奖的人,就成了大名士,然后这些大名士夸奖你,你也能跟着成为小名士。而名声本身又是做官的渠道。这样就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利益链。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爆炸性地涌现出“名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V。这些人极其显赫,有的名士回老家,送行的车就有好几千辆。有的名士去世,送葬的有六七千人之多。翻翻《后汉书》,到处都是这些名士的光辉事迹。 除了名士,孝子也雨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