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家的赵君陶,她的教学和育人思想,
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作为革命先驱的赵君陶,对于
后来人继承传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作为伟大的
母亲和妻子的赵君陶,她在恶劣的环境中将对亲人
深沉的爱融进了对祖国、对事业的大爱之中,使人
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赵瑞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革命教育家赵君陶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官祥//黄自贵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教育家的赵君陶,她的教学和育人思想, 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作为革命先驱的赵君陶,对于 后来人继承传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作为伟大的 母亲和妻子的赵君陶,她在恶劣的环境中将对亲人 深沉的爱融进了对祖国、对事业的大爱之中,使人 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赵瑞泰 后记 前些年我们接触到李硕勋夫人、革命教育家赵 君陶的事迹。我们被李硕勋英勇献身的事迹所感动 ,被赵君陶不被国民党屠杀所吓倒,携儿带女在险 恶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坚韧不拔、默默奉献的 精神所感动。 因此,我们开始在各地采访、搜集资料,陆续 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社会各界反应很好,赵 君陶的一些同事和学生,鼓励我们为“赵院长、赵 妈妈”写一本传记。 本书初版经《中国电力报》驻华中记者站站长 李聚民的联系,得到了华中电力康隆有限公司、中 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金龙同志、华中电管局局 长林孔兴同志、河南省电力局局长李菊根同志、长 葛市委书记李广胜同志、武汉滨湖制药厂厂长邓思 清同志、总后勤部中将副政治委员杨德清同志、军 事经济学院原院长李大鹏少将、东西湖啤酒集团董 事长陈尔程同志的支持。我们从1994年起,先后赴 北京、天津、哈尔滨、吉林、上海、南昌、涪陵、 酉阳、龙潭镇、重庆、成都、简阳、金堂、雅安、 宜宾、高县、庆符镇等地进行深入采访。所到之处 ,各地都给予支持,尤其得到酉阳党史办、龙潭镇 、庆符镇的领导同志的热情帮助。赵君陶的亲属赵 晚珍、赵令庄、赵继兰和学生、同事也提供了许多 情况和资料。四川省党史研究室杨世元同志对书稿 进行了审定,武汉体育学院王学温同志帮助查核了 资料。在此对大家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有不当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官祥 目录 第一章 酉阳龙潭赵九妹 九女会成才 聪明好学 五哥的支持者 用行动表现了革命 必须革命 第二章 学习成长在北京 京城团聚 五哥的影响 为三姐解除封建婚约 女师大学潮 第三章 到革命的南方去求学 从北京到上海 为救国救民尽力 美好的印象 生机勃勃的上海大学 在“五卅”运动中成长 筹备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留下一张永远的纪念照 第四章 战斗在湖北武汉 夫妻双双调到武汉 为妇女解放高歌呐喊 筹备全省妇女代表大会 培养妇女干部 声讨蒋介石 参加南昌起义 为南昌起义枪声欢呼 第五章 孤身回沪继续战斗 痛哭五哥世炎 忧悬南昌起义军 寻找嫂子夏之栩 夏娘娘被捕 第六章 硝烟洗礼后的新战斗 李硕勋回上海 深情回忆赵世炎 夫妻并肩战斗 孩子诞生 参加打“狗”队 第七章 在邓颖超领导下工作 在中央妇委任秘书 携儿送夫上征程 形势险恶赴香港 第八章 在香港的日日夜夜 夫妻重逢在香港 再危险也要去海南 热血洒琼崖 忍泪离香港 第九章 爱人壮烈牺牲后 携子中秋回上海 掩护机关同志 姑嫂重逢 党安排回四川 第十章 回到硕勋的家乡 “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 巧遇李家叔父 回顾革命历程 抚养教育子女 在婆家的日子里 努力谋自立为要 误杀李伯涛 第十一章 在成都西御西街 秘密隐蔽的据点 智斗特务叶道鑫 协助姐姐办壁报 参加抗战救亡活动 活跃的地下战线 第十二章 国难中战斗在金堂 赴金堂执教 风雨中育人 风雨如晦 《沙场志士》震金堂 反对国家主义派 范墨章 的不满 撒下革命种子 第十三章 全面抗战爆发活跃在简阳 肩负重任奔简阳 培养骨干宣传抗战 抗战歌声嘹亮 走出校门宣传抗战 为民办夜校 发展新党员 关心学生胜过自己 团结进步力量 第十四章 在保育院的艰苦岁月 接受南方局战时保育任务 首要任务是抢救孩子 党的领导最重要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因材施教,因人培养 国统区的延安小学 用慈母般的爱温暖孩子的心 完成了历史使命 科学的总结 开展统一战线 贯彻党的方针 第十五章 邓颖超领导的秘密党员 党建立的秘密据点 劝阻宋美龄来院视察 改呼口号 巧妙地与特务周旋 迎险而上 回击敌人的诬蔑 第十六章 护送孩子返家乡 送走最后一批孩子 令人窒息的南京“气候 周恩来、邓颖超的一席话 转战晋察冀 第十七章 在东北迎接胜利 任哈尔滨第四中学校长 迅速掌握全校情况 改进教学方法 学习与实际相结合 民主作风受称赞 母子团聚又别离 动员儿子去留学 参加妇女盛会 第十八章 南下华中接管教育 繁重的接管教育工作 管理比接收更艰巨 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 与保育院学生重逢 创建工农速成中学 第十九章 在南开办工农速成中学 一颗赤诚的爱心 赵校长亲如妈妈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年轻教师 尊重知识分子 第二十章 创建北京化工学院 在化工部教育司 创建北京化工学院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刚建大学拔什么白旗 培养高级化工人才 从严治校,民主办学 艰苦奋斗,联系群众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第二十一章 在“文革”中坚持斗争 迎接“文革”风暴 烈士遗像被打碎 诬陷入的大字报 憎恨康生、江青 痛斥“四人帮”祸国殃民 为世兰姐姐鸣不平 喜见小丑就擒 第二十二章 晚霞余热尽朝晖 尽到政协委员的责任 整理赵世炎文集和传记 写字读书充满乐趣 把一切献给党 第二十三章 大家庭中的楷模 姑嫂情深 关心晚辈 第二十四章 平凡而辉煌的一生 病重情重更受人尊重 母子情意浓 “丧事一切从简 后记 精彩页 在重庆市的东南角,秀山、酉阳、黔江、彭水四县连成一片,组成一个楔形地块,插入鄂西、湘西、黔东北的边境之间。离酉阳县城45公里的龙潭河右岸、川湘公路左侧,有一龙潭镇。离龙潭镇约一公里的龙东乡之巴罗(小地名),有一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赵家庄屋,布局完整,素雅庄严。白色的墙顶着灰黑色的瓦檐,四周郁郁葱葱的林木将它围得严严实实。庄屋正门朝东,正屋呈南北向,院内有三十二间房,前后两个小天井。庄屋的堂屋正中悬挂着一块约二米多长、一米宽的黑匾,写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琴鹤世家。”赵君陶就诞生在这赵家庄屋里。 1903年1月17日,当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之后,家人欢喜地报告了主人赵登之:“老先生,夫人又生一女娃子。”老先生也挺高兴,随手将桌上放置的历书翻开一看,脸上浮出特有的喜悦,原来书上记有“初九巳时(上午9时至11时)大雪”。瑞雪兆丰年,家境要发财,小女要成才。初九,九时,小女又是排行老九,“九九”八十一是取大的数字,好!九九九,顺时走,在多子多女多福的封建大家庭里,赵君陶的出生,又给赵家增添了一份喜气。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看到小女娃长得娟秀,皮肤嫩白,皆称赞:赵先生多福分,这孩子定是有出息的女子。 父亲为小女起名世萱,字君陶,号郁仙。何以叫世萱?世是按赵家家谱排下来的。萱草,古代人以为宜男、忘忧的一种草。字君陶,是望把孩子陶冶造就培养成人,有用于国家和自家事业。郁仙,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多文米貌、水远旺盛之人。 赵君陶的父亲是一个地主兼商人,精明能干,善于理财。母亲赵陆氏虽出身贫寒,没什么文化,但为人厚道,勤劳俭朴,终日操持家务。 赵君陶父母所生子女九人,赵君陶是最小的孩子,她共有五个哥哥,三个姐姐。大哥赵国华、二哥赵国泰(世珏)、三哥赵子章(世炯)、四哥赵国顺(世琨)、五哥赵国富(世炎),大姐赵世凤、二姐赵世莲、三姐赵世兰。赵君陶的父亲赵登之原籍江西,共五兄弟,长房、三房在龙潭,二房、四房、五房在江西。赵登之属长房,年轻时,随同族亲戚族人从江西到酉阳龙潭帮人做生意。因他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从商之后,肯干肯学,手脚勤快,善于动脑筋,又善于交际,对商业经营和行情都很熟悉,深得老板的信任赏识。后来,他自己有了积蓄,立住了脚跟,独立开门立店,逐渐发展起来,成了龙潭镇很有影响的商人。 在闭塞落后的川东,酉阳县龙潭可称得上水陆交通方便、商旅云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龙潭盆地方圆20余公里,市场顺盆地作长形分布,街道虽不太宽大,但有一条河从镇上穿过,与湖南常德相通,龙潭河流域开发较早,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明清时期,舟楫繁盛。”在丰水期,大船每艘可装桐油500桶;在平水期每艘可装桐油300桶;在枯水期每艘可装桐油100桶左右。在秀山的妙泉以下河面宽阔,船只常年通行,因而龙潭便成为酉阳东部土特产品输出的转运站。其中输出物资多为桐油、生漆、五倍子、黄蜡、中药材、葵花籽等土特产品,而输入的大部是布匹百货,在附近销售。当时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成了繁荣酉阳经济的通商口岸,故有“货龙潭”“小南京”之称。从事商贸的江西人,在这儿形成赣帮。 赵登之自从江西来龙潭做生意后,利用龙潭有利的地理环境和亲族的帮助,以及自身的精明勤奋和经营本领,逐步创下了基业,在龙潭镇很有影响力。赵家在镇上复兴街有商店门面,有房屋,在镇上二、三、四村均有房屋和土地,在龙潭河东岸有避暑地——赵家庄屋,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占地1605平方米(现辟为赵世炎烈士故居)。在龙潭河上建有赵家专用码头。赵登之主要经营川东土特产:桐油、生漆、农副产品,从水路运至湖南常德、长沙、湖北武汉、贵州,又从武汉、常德运回布匹、百货、食盐等商品。因商务影响,赵登之在常德被选为酉阳驻常德商业会长。他与武汉的一些货商栈号也有业务联系。 赵登之商务繁忙,整日经商在外,偶遇闲暇,也回家逗逗小女,享受天伦之乐。九妹君陶常在父母膝下嬉闹,给辛苦奔忙的老人带来不少欢乐。 赵登之靠自学和商务实践,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喜欢书法,坚持写日记,藏书丰富。赵登之家厅堂悬挂的匾额“琴鹤世家”和他兄弟家悬挂的匾额“凤高世家”,都表示赵家向慕文化学识,要以此为立家创业之本,激励教育家人后代,要做有文化、有道德、有事业、有前程之人。赵登之看到君陶开始看图识字,能执毛笔学着写字,就大加表扬:“赵小女会有出息的,你看这字写得多么端庄清秀啊!就像小女长的那样。”母亲有时也在一旁夸奖几句,这给幼小的赵君陶极大的鼓励,她更加认真勤奋地读书写字了。 赵君陶母亲赵陆氏,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劳动,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她为人厚道、慈爱善良,同情劳动人民和受苦受难的人。赵家十余口人,全靠她操持家务,衣食住行,里里外外都要操心管理,整日辛勤忙碌。后来她年纪大了,已出嫁的大女儿赵世凤经常回来帮忙,二女儿赵世莲因丈夫病逝长居娘家,协助母 导语 赵君陶,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赵君陶同志一生以革命和教育为己任,在战争年代,她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作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她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她强调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要有一批素质好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她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官祥、黄自贵著的《革命教育家赵君陶》追寻赵君陶同志的足迹,再现了当年广阔的历史画卷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刻画了她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颂扬了她那种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对教育孜孜以求的精神。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该书再版由徐志坚先生作序,收录了李鹏总理回忆母亲的纪念文章和李鹏总理写给作者的书信等。 序言 教育家赵君陶是我党旅欧少共创始人、早期卓 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和早期妇女工作领导干 部赵世兰的胞妹,著名革命先烈李硕勋的夫人,李 鹏总理的母亲。 赵君陶出生在四川酉阳县(今重庆酉阳县)。当 时,中国正处于风起云涌的伟大变革时代。以孙中 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志士,为寻求救 国之道,振兴中华,于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接 着,1919年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 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在这期间,赵君陶受五哥赵世炎革命思想的影 响和教育,也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革命运动中。她 在北京女师大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革命 活动。后到上海大学学习,受到瞿秋白、恽代英等 同志的教诲。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 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她随爱人李硕勋参加了“八 一”南昌起义,后到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 ,她爱人李硕勋同志在海南岛牺牲后,根据党的指 示,她返回四川,从事教育,做党的地下工作。抗 日战争中,她在战时保育会直属第三院任院长,历 时近七年,“在抗日烽火中以伟大慈母的爱培育下 一代”。以后在延安大学、中央教育研究室工作, 后到东北哈尔滨第四中学任校长,不久随军南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任中南教育部中小学教 育处处长,随后在中央宣传部、化工部教育司任职 ,后任南开大学工农速成中学校长、北京化工学院 副院长。 赵君陶一生以革命和教育为己任。在革命斗争 中,她付出了巨大代价,她五哥赵世炎和丈夫李硕 勋都牺牲在敌人屠刀下。在险恶的环境里,她以教 师职业为掩护,携儿带女,坚定自觉地做党的地下 工作。在教育事业中,她强调办学要有正确的教育 方针、宗旨和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的原则,强调要建设好一支素质好、水平 高的教师队伍。她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爱护关心 知识分子。她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教育经验, 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把一生贡献给了革命和教 育事业。她爱生如子,至今许多花甲古稀老人还亲 昵地称她为“赵妈妈”。她桃李满天下,学子遍天 涯,培养了大量革命和建设人才,造就了许多有成 就的学生,为世人所敬仰。 我们出版《革命教育家赵君陶》一书的目的, 就是想通过她丰富的斗争经历、平凡而又伟大的事 迹,来弘扬她那种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对教育事业孜 孜追求的精神,鼓舞世人,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奋斗! 内容推荐 官祥、黄自贵著的《革命教育家赵君陶》追寻赵君陶同志的足迹,再现了当年广阔的历史画卷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刻画了她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颂扬了她那种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对教育孜孜以求的精神,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