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写完《漂泊的书斋》,如释重负的同时,又似 乎觉得还有许多想表达而没有表达出来、没有说清 楚的地方,但由于本书体例等方面的限制,又无从 说起,无从表达。林语堂是一位著作量丰富、涉猎 面广而又有独特思想和强烈生活意识的作家,在他 身上随手开采,就可能是一座丰富的无边的矿藏。 因此,面对这位大师级作家,写作一部有关读书的 书,是对自己读书生活的考量,也是一次挑战,即 使叙述林语堂这样一位作家的读书生活,也不是一 件轻松的事情。 读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总会感觉为西方 人写一部介绍中国的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正如 林语堂所说: “中国实为现世界中一最大之‘不 可思议’。”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浩如 烟海的典籍,流派众多的思想,让人们感到神秘莫 测、迷惘困顿。但才华横溢的林语堂却用一本并不 太厚重的书,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理想、 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等各个方面,如数家珍般地 娓娓道出,不仅让西方人通过这部著作了解了中国 历史、文化的大体,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未尝 不是一部全面认识中国的很好的读本。林语堂的思 想与智慧、叙述与文笔,以及坦率幽默、睿智通达 ,都会给人一种亲和力,让读者愉快阅读的同时, 接受他的思想。究其原因,在于林语堂将中国文化 生活化,让人们在了解中国人生活过程中,认识中 国人,认识中国文化,那些人就是读者身边生活着 的人,那些事就是最亲近的生活。 文化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也许是林语堂对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比如中国人的德行、中 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理想,都可以是一种生活化 的叙事。当然,在林语堂的文化思想中,读书更是 生活的一种。读书既不是冠冕堂皇,也不是正襟危 坐,而是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应当自由洒脱、 任性而为。读书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的本 身,抽着烟、喝着咖啡,可以读书,坐在沙发上、 躺在床上也可以读书。读书既没有什么局限,也没 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 么,这在林语堂看来才是真正的读书。 很多年前,读过林语堂的一本《生活的艺术》 ,把生活作为艺术,这是一种理想,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人生态度。这种生活的艺术,对于林语堂那 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既是追求的梦想,也是生活的 情怀,能够在生活中享受到快乐,所以,一个人生 活在世界上,要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旅行, 享受读书,这既是生活的自身,也是生活的艺术。 当代人也讲究生活的艺术,但那种刻意追求中的生 活的艺术,却总是会让人产生一种深重的感觉,生 活已经远离了生活的自身,而成为生活的追求,即 如悠闲、舒适、散淡、幽默,越来越被触手可及的 新媒体所塑造,所主导,生活成为媒体制造的生活 ,休闲成为媒体传播的休闲,读书成为媒体号召的 读书,于是,所谓生活的享受变成了累赘,休闲成 为忙碌,读书成为幌子,电视、报刊、微信圈里说 读书的人远远胜于坐下来读书的人,人人都知道读 书的种种好处,人人都在转发读书的励志文章,各 种读书会、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在进行着一场 场与读书相关而又无关的奢华读书秀,生活的艺术 越来越成为一场带有浓郁商业色彩的功利性表演, 距离林语堂所说的“生活的艺术”越来越远。 也许,当读书真正成为生活的时候,我们才真 正明白读书不需要作秀,不需要动员,不需要摆场 面,不需要一堆人聚集一起,不需要读书节、读书 目,而是回归生活、回归安静,让读书成为我们生 活的必需。 身为一个读书人,我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读书 ,期望进入林语堂所描述的读书的境界。我愿意做 一位行者,带一部书,边走边看,读书看风景,应 是人生快意的事情;而作为一个职业教书者,又不 时被各种诱惑所蛊魅,被各种考核指标所制约,理 想的读书状态总是与实用性的读书控形成巨大的对 比,难以逃脱。所以,总是在快乐读书与痛苦读书 的双重胁迫下生活,躺在沙发上或坐在小板凳上的 读书,往往被坐在电脑前的读书所替代。快乐与痛 苦相伴,生活与无奈为伍。 但是,读书总是读书人的事情,无论是快乐的 还是痛苦的,是玩赏的还是功利的,读书仍然是生 活的内容之一。 感谢党圣元先生让我再一次回到林语堂,重温 林语堂的读书生活,回味那些读书的乐趣与味道。 感谢万卷出版公司,为这本小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心 力。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和参阅了大量相关研 究文献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写作这篇后记的时候,窗外蜡梅花香正浓,杏 花和樱花含苞待放,正所谓“红花初绽雪花繁,重 叠高低满小园”(温庭筠),玉兰花含羞欲开,春风 习习,正是好天气,我想走出室外,在杏花树下, 坐马扎上,看闲书,随手打开一页,期待春风拂过 纸页留下天籁一般的声响,期待能有一片花瓣,与 那些文字相伴。 周海波
目录 序 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东湖”里走出的小学童 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 哈佛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就是哈佛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教别人读书比自己读书还难 想法布置一个美丽的居宅 新老“有不为斋” 读书如探新大陆 理想女性当如是 在家庭中,女人是主脑 闲适阅读的无穷乐趣 “淘”来的至乐 教科书情结 半生语言文字缘 创办刊物,发发牢骚 幽默大师的幽默情怀 性灵小品,开卷有益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心灵与自然的探险 穿衣打扮的“哲学” “吃”的艺术 “一生第一快事” 我要写一本书,在全世界都闻名 不能带肉松,可要带书籍 既中又西的生活 生活的“抒情哲学” 饮食娱乐的生活情调 尽力工作,尽情享乐 “快活天才”苏东坡 爸爸不要我上大学 读“最高尚的”,也读“最下流的” 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机械迷 孔子的个性与孟子的文体 平心论红楼 读书人不在学校 有一本字典在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他轻视所有统计,认为那是求真理最不安全的方法。 对每件事,他都好奇:女人时装、开罐头刀以及鸡的眼盖皮。 他从不读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作品,他视经济学为畏途。……他希望有好图书馆、好烟斗和了解他的女人…… 最后,他说:“我想我和许多人一样,是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上帝爱我有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一定不会让我下地狱。要是我不上学,地球命里注定是要毁灭的。” 这位幽默大师的“自画像”给人以坦诚、乐观、风趣的美好感受。带着一颗未泯的童心,林语堂对自我人生道路做出了恰当的实际的总结。 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县(漳州府平和县)的坂仔村。父亲是位乡村牧师,幼年的林语堂深受父亲幽默气质的影响。林语堂六岁启蒙,由父亲在家教念诗、经书和古文,十岁到鼓浪屿都会小学上学。1908年人厦门寻源书院,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专攻英文。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学校当了三年英文教员。1919年,林语堂携新婚妻子廖翠凤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殷内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女师大教授,并于当年发表文章,提出把英文的Humour译成“幽默”。1924年,林语堂参加了以鲁迅为主要发起人的语丝社,成为《语丝》杂志的长期撰稿人之一。1926年5月,林语堂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文科主任,并极力推举鲁迅、孙伏园、沈兼士等来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应陈友仁之邀到武汉政府任外交部秘书,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外国语编辑。从1932年开始,在三年的时间里,林语堂先后创办了《论语》(1932)、《人间世》(1934)、《宇宙风》(1935)三种刊物,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林语堂这时期也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出版有《大荒集》《我的话》《有不为斋随笔》等。1936年应美国作家赛珍珠之邀去美国从事英文著述,有著述三十六种。1966年回台湾定居,1975年被列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作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使者,他复杂的思想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焦点式的人物。林语堂的“矛盾”是他读书的矛盾,在中国读西洋书,在西洋又读中国书,需要读中国书时,他却只能读西洋书,需要读西洋书时,他又读起了中国书;他读最好的作品,也读最下流的作品,在书的两极间徘徊,却很少读不上不下的作品。从林语堂的读书生活中,可以看到他的阅读兴趣,读出他的人生观念,也可以明晓他一生的“一团矛盾”与他的个性特征。 林语堂的“矛盾”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近世以来,现代知识分子面对着中西文化的艰难选择,他们曾经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读着四书五经长大,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同时,他们又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中又出现新的读书现象。他们是中国走向西方、阅读西方的最早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通过严复、林琴南等人翻译的外国名著,开始了对西方的阅读,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是用外语直接阅读西方的最早的中国留学生。由此,他们以西方为参照建立起了一套新的阅读系统,从而也建立了新的阅读价值观念。但是,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又总是割不断与中国传统的联系,在他们的阅读生活中,传统典籍的阅读甚至占据了重要的一页。即如林语堂这样的作家,一生与美国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他的生活思想中既有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影响的成分,又有东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老庄哲学、孔孟人格、苏东坡人生思想,等等,都在他那里获得了认同。但他在“脚踏东西文化”,对东方人讲西方文化,而又对西方人讲东方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倾向于东方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或者说,他更倾向于“向西方人介绍东方文化”。 当然,要了解林语堂,尤其要了解林语堂的读书生活,那么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幽默大师”的生活,用我们的心去与这位智者对话。P3-5 导语 周海波、阎开振著的《漂泊的书斋》介绍:林语堂: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特色的作家,对中西文化的沟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化使者。他生性憨直,浑朴天真,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富于人情味,始终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他倡导闲适的生活格调,认为吸烟、旅游、读书、美食、写作、与友人对谈都是乐,生活的智慧就是在于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与自然;他的大半生与教育相连,坚守独特的读书风格——“自由而又自愿地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他脚踏中西文化,以“自我矛盾”为乐——“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从林语堂的读书生活,可以看到他的阅读兴趣,读出他的人生观念,明晓他的个性特征。让我们共同走进大师的生活,用心与这位智者对话。 序言 “书”的本义是“书写”,后来引申为“书写 的文本”。早期的“书”是写在简、牍或丝帛上的 ,即所谓“书之竹帛”。 “书之竹帛”是为了“ 传遗后世子孙”,向同时代的人或后人传递讯息。 古往今来,书籍的载体已经由简帛转变为纸张乃至 电子数据,而书籍所承载的,不外乎知识、记忆、 情感与思想。 战国时代的惠施博学多闻,相传他的书(当时是 写在简牍上的)足足装了五辆车,这便是“学富五车 ”的来历。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人 类文明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知识之所以能不断累积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书籍的力量。书籍是学问的代 名词,饱读诗书者,也便是硕学之士。 与印度等古代文明不同,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 历史的记录,形成了以二十四史为核心的记史传统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 树一帜,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字的连续发展以及以 此为基础的记忆传承。而历史记忆的作用,正在于 明得失、知兴替。 在书籍中,我们同样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 他们的喜怒哀乐转化为文字,千百年后仍有震撼人 心的力量,引发我们的共鸣。即便是典正古雅的“ 诗三百”,同样能窥见先人的悲喜。唐诗宋词,无 不是情感的流露。这些文字汇聚起来,又能激荡起 时代的脉动与情绪。 “书”最初偏重于实用性较强的文体, 《尚 书》之“书”本来是公文。但《尚书》之所以被人 世代传诵,根本原因在于其思想性。从先秦诸子到 近代新文化先驱,他们前赴后继,高擎思想的火炬 ,点燃民族的奋进之路。 中华民族历来敬畏知识、记忆、情感与思想, 也便敬畏书。敬畏书,也便好读书,并敬重好读书 的人。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品 ,而是蕴涵着宇宙、人生之道,记载着我们的过去 、现在并描绘着将来,展示了社会、生活和个体生 命情感的无限丰富性,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 的灵性之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更愿意将 书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种使生命达到不朽的 途径。 书是用来读的。没有阅读,书的意义便不复存 在,或者至少其意义要大打折扣。明人于谦曾经作 过一首《观书》诗: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在读书人的眼中,书卷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有 书卷陪伴,无论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 度过;有书卷存在,可以使屋舍生辉,心生欢喜; 有书卷在胸,内心得以充盈,思想得以绽放。读书 人泛舟书海,博览群籍,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刻意用功,发愤图强,乐而忘苦,终生与书本相 伴。他们读书、藏书、抄书、著书,思于书,劳于 书,苦于书,乐于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升 了他们的人格,陪伴他们走过了自己的生命之旅, 帮助他们成就了人生的事业。更有那勤学敏思、才 胆识力卓出者,于“灯火阑珊处”发现了宇宙之道 ,参悟了天人之义,建构起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情 感世界,因而著书立说,以其一家之言而泽被后来 的读书人。 读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圣哲通儒、仁人志士 、学术大师、文章大家,远者不说,仅我国近、现 代以来读书人中所产生的伟人志士、大师名家就可 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他们犹如璀璨的繁星, 照亮着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夜空。他们身 处社会剧变、民族危亡、文化转型的历史关头,于 是将自己的事业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 一起,或者投身于炽热的社会现实斗争之中,以笔 为枪、以纸为旗,用自己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做出卓著的贡献;或者埋首于中外浩如烟海的典籍 之中,在学术文化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着自 己的才智,以其丰硕的研究或创作成果维系和延伸 着中华民族的学脉、文脉,从而推动了现代以来中 国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他们 都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救亡与启蒙、解放与振兴以 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兴盛写心立言。在他们身上, “经世致用”这一中国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优良传 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丛书,便是一组读书人的 文化群像。他们包括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 宓、鲁迅、胡适、林语堂、郭沫若、钱钟书这些时 代巨子。他们好读书,勤著书,为传承、发展我们 民族的文化奉献一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与楷 模。了解他们的读书生活,知道他们读书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与阅读他们的著作一样,照样可以走进 他们的思想、精神、情感世界之深处。因此,这套 丛书选取“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 这些名家大师如何读书、写书、购书、藏书、爱书 ,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游 、讲学课徒等侧面,来展现他们的读书方法、治学 特点以及事业成就。对于这些巨匠的读书生活,我 们得以有更直观、深切的感受。 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丛书则尽量追求实录性和 情境化,着重围绕这些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巨匠们 在读书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趣闻美谈、掌故逸事, 以见出他们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这 些文化巨匠的读书治学、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本身 ,也无不反映出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学术 曲曲折折的发展道路和复杂多变的特点,从中可以 寻绎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形成和发展的脉 络与经验。因此,介绍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 实际上也就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史进 行一种特定层面、特定角度和特定方式的描述;了 解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 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风云变幻历史的一 次回顾与反思。 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方法、思想方式、治学特 点,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理想目标、生活情趣和 精神境界,作为一种参照系统和历史经验借鉴,对 于今天和未来的热爱知识与学问,热爱书籍,从而 有志于读书、治学的读者朋友而言,无疑是大有裨 益的。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读什么书、如 何读书仍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文化的扩张 和智能手机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虽然给人们获取信 息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更多的选择,但是同时又导致 了阅读的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从而给读书带 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经典化阅读 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有些人说现在的社 会太浮躁,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读书。我们何尝不 能说,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有些人的心不复宁静?腹 有诗书,内心自会充盈,也自会以更自信的心境审 视周遭的世界。正是从这些名家大师的身上,从这 套丛书中所展示的文化大家的读书生活中,我们或 许能获得诸多人生的教益,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关于 生命价值何在的答案。 本丛书采撷那些在读书治学方面堪称斫轮巨匠 的名家大师们在书海中泛舟的点点帆影,来再现他 们的神采风姿,以此奉献给读者,并且希望它们能 陪伴读者朋友们度过一段快乐的读书时光。如果这 一初衷能够实现,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再幸运不过的 事情了。 党圣元 2018年9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读书观。周海波、阎开振著的《漂泊的书斋》以读书生活为切入点,较全面地介绍了林语堂求学、治学、以及工作生活的诸多情况,展现了他在语言学、文学、哲学、教育学、词典编纂等诸多领域的成就,以及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本书材料广博翔实,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知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