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骆驼祥子汇校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老舍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老舍的《骆驼祥子》于1936年10月在《宇宙风》半月刊上与读者首次见面,其后的八十余年里,以不同的版本与语种面世,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张桂兴汇校的这本《骆驼祥子汇校本》,可以使我们洞悉《骆驼祥子》的传播、修改与接受的过程。它的存在与命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代表性。 目录 序 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后记 序言 《骆驼祥子》已经诞生八十一年了。这期间我 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直接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出版 。《骆驼祥子》自手稿完成后,至今共有十一个不 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 差异。 首先是内容的差异。这些版本的《骆驼祥子》 文字结尾不全然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 学艺术事业的指导方针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挂帅。在 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老舍先生曾反思自己过去的作 品。在1951年开明版《老舍选集》中收入的《骆驼 祥子》和在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骆驼祥 子》单行本里,他在前言和后记中都说,他没有给 祥子这样的底层穷苦人们找到出路,没有让他们参 加革命,走上自我解放的道路。因此老舍先生对小 说进行了删减。他砍去了祥子堕落为行尸走肉的悲 惨结局。直到198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老 舍文集》第三卷时,才重新收入了《骆驼祥子》的 初版本。这使得《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在经历了二 十七年政治风雨后终于恢复了故事的完整性。 第二种差异是语言文字方面的。我国的文坛在 五四前后开启了白话文写作的时代。白话文是从几 千年的古典文言文中发展变革而来的,在五四前后 远未形成规范。再加上当时的作家们都是手写作品 ,他们所运用的字、词、句、标点符号甚至文字的 发音和写法都有他们个人的特点、特色。不仅不规 范,而且在每位作家自己的作品中,这些语言文字 的用法写法还常常是变化的。《骆驼祥子》正是创 作于这个时代。比如《骆驼祥子》手稿里就出现了 汉字的古体、繁体和简体三种写法。另外,他在运 用北京方言写作时,常常遇到有音无字的情况,于 是他只好写下一些同音字,创造一些书面的词汇。 这些词汇较比今天的规范常常是有差异的。在20世 纪50年代,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汉语拼音, 推广普通话、简体字,对书刊的排印和文字的书写 都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出版现代文学家的作品时都 要进行校勘和订正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版本就产生 了差异。除了字体的不同,排版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自1939年初版开始,《骆驼祥子》都是繁体直排 。从1962年起改成了简体横排。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内容的删减、文学语言的 演变、排印出版的变革,《骆驼祥子》就出现了不 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对这些版本进行汇校是老舍研 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汇校需要依据,手稿本是后 续版本校对最理想的依据,是出版的蓝本。因为作 家的手稿是作家创作的初衷和本意最准确的体现。 如果作品的手稿还存于世上,那就是作家最珍贵的 遗存。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最满意的作品,是 他心血的结晶。这部手稿居然经过战乱、政治劫难 ,能够大难不死而幸存于世真是个奇迹。更值得庆 幸的是,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骆驼祥子 》手稿影印本,使这部手稿的面貌能够完整而清晰 地永久保留下来,不仅满足了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 ,也为《骆驼祥子》各版本的汇校工作提供了极大 的方便。 这部手稿在出版前经过了认真仔细的校勘。我 在获得上海图书馆提供的手稿复印件后,进行了校 订,发现了作者的六处笔误。后经人民文学出版社 总编室主任、责任编辑王海波女士审阅,又发现了 两处错误。(详见《骆驼祥子》手稿本后记)2009 年,在校正了这八处错误后,这部手稿得以“原汁 原味”、原封不动地影印出版。 在这本《骆驼祥子》汇校本中,张桂兴教授以 《骆驼祥子》手稿本为依据,整理出了手稿本与其 他各版本的差异。这种汇校工作是个繁重、琐屑而 枯燥的细致活儿,需要研究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 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从这本汇校成果里不仅体会到 了张桂兴教授这些年的辛苦和敬业,也深感他对老 舍先生的尊敬、对老舍文学作品的热爱。在此,我 向他和齐鲁书社为传播老舍文化所做的贡献表示深 深的敬意和感谢。 舒济 2017年12月22日 导语 老舍的经典小说《骆驼祥子》在近八十年来的出版过程中,曾被多次删改、修订,有时甚至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张桂兴汇校的这本《骆驼祥子汇校本》对八十年来《骆驼祥子》的版本流变进行了认真地梳理与研究,并整理汇校汇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由老舍之女舒济情作序,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 后记 十几年前,笔者曾经编撰出版过《(老舍全集 )补正》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 版)。当时,只是针对《老舍全集》初版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中的部分文献资料讹 误做过一点“补正”工作。后来,《老舍全集》再 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时,笔者的 意见被采纳。作为一位老舍爱好者与研究者,姑且 算是对老舍研究所做的一点贡献吧! 然而,由于笔者的时间与精力所限,当时针对 《老舍全集》的“补正”也仅限于部分散文、诗歌 等短篇作品。至于老舍的其他作品,尤其是长篇小 说,当时未能抽出时间与精力去继续核对。 后来,笔者在继续收集与整理老舍文献资料的 过程中,逐渐发现老舍的一些长篇作品(其中也包 括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几十年的出版传 播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献资料讹误现象。可惜 ,由于忙于其他研究课题,仍然没有抽出时间与精 力去做“补正”工作。 直到2011年,我所申报的《骆驼祥子》版本研 究课题获得了教育部的立项,这才有了继续“补正 ”的机会。从此,笔者在原来所积累的《骆驼祥子 》各种版本资料的基础上,继续收集、购买、复制 有关资料,为“汇校”做准备工作。遗憾的是,由 于出版时间久远,再加上社会变迁中的毁坏,不仅 使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版的《骆驼祥子》 版本十分困难,而且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 的各种版本也不易找到。为此,课题进展速度异常 缓慢。后来,多亏老舍家人及同行好友的大力协助 ,本课题的所需资料才算基本收集齐全。为此,笔 者理应借此机会感谢所有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因为 没有他(她)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笔者是无法顺 利地完成这个研究课题的。 首先,笔者要特别感谢老舍长女舒济先生。笔 者自从1978年开始搜集老舍资料、从事老舍研究以 来,始终得到她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她不仅与舒乙 先生联名为笔者所编撰的《老舍年谱》撰写了“序 言”,给予充分评价,而且随时与笔者交流新发现 的老舍资料,从而大大促进了笔者的老舍研究工作 。 前些日子,当笔者把《(骆驼祥子)汇校本》 初稿请舒济先生审订时,却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收获 :她把几十年来整理、校对老舍《骆驼祥子》文本 的笔记全部提供给了笔者。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为此,笔者又根据她的笔记再一次对《(骆驼祥子 )汇校本》初稿做了仔细校正,从而使汇校本的文 字更准确更完善。真是友情可贵! 其次,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闽南师范大学的 各级领导。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笔者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学术研究成果。 再次,我还要感谢齐鲁书社的厚爱。许允龙主 任多次真诚约稿,并对书稿精心编辑加工,从而使 本书尽快与广大读者见了面。 最后,我还要感谢学生王任、美编王高杰等诸 友帮助我查阅版本、拍摄资料、装帧设计、编排版 式等,从而大大缩短了本书出版的周期。 至于其他众多友人的大力相助,在此就不一一 列举了。总之,借此机会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友人 与同行! 当然,本书作为汇校本,其资料失误与遗漏也 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像《骆驼祥子》这种名著, 版本众多,流传广泛,再加上文字的改革,编排格 式的转换……都增加了汇校的难度。为此,殷切地 希望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发现后及时告诉笔者, 以便再版时改正。 张桂兴 2017年11月 于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精彩页 祥子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身上忽冷忽热,心中迷迷忽忽,牙床上起了一溜紫疱,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像皮糖似的。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自从一到城里来,他就是“祥子”,仿佛根本没有个姓;如今,“骆驼”摆在“祥子”之上,就更没有人关心他到底姓什么了。有姓无姓,他自己也并不在乎。不过,三条牲口才换了那么几块钱,而自己倒落了个外号,他觉得有点不大上算。 刚能挣扎着立起来,他想出去看看。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的坐了好大半天,头上见了凉汗。又忍了一会儿,他睁开了眼,肚中响了一阵,觉出点饿来。极慢的立起来,找到了个馄饨挑儿。要了碗馄饨,他仍然坐在地上。呷了口汤,觉得恶心,在口中含了半天,勉强的咽下去;不想再喝。可是,待了一会儿,热汤像股线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膈。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卅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是,他可怜了自己。虽然被兵们拉去不多的日子,到现在一想,一切都像个恶梦。这个恶梦使他老了许多,好像他忽然的一气增多了好几岁。看着自己的大手大脚,明明是自己的,可是又像忽然由什么地方找到的。他非常的难过。他不敢想过去的那些委屈与危险,虽然不去想,可依然的存在,就好像连阴天的时候,不去看天也知道天是黑的。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是特别的可爱,不应当再太自苦了。他立起来,明知道身上还很软,可是刻不容缓的想去打扮打扮,仿佛只要剃剃头,换件衣服,他就能立刻强壮起来似的。 打扮好了,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近似搪布的一身本色粗布裤褂一元,青布鞋八毛,线披儿织成的袜子一毛五,还有顶二毛五的草帽。脱下来的破东西,换了两包火柴。 拿着两包火柴,顺着大道他往西直门走。没走出多远,他就觉出软弱疲乏来了。可是他咬上了牙。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一个乡下人拿十里八里还能当作道儿吗,况且自己是拉车的。这且不提,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祥子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幌幌悠悠的他放开了步。走出海甸不远,他眼前起了金星。扶着棵柳树,他定了半天神,天旋地转的闹慌了会儿,他始终没肯坐下。天地的旋转慢慢的平静起来,他的心好似由老远的又落到自己的心口中,擦擦头上的汗,他又迈开了步。已经剃了头,已经换上新衣新鞋,他以为这就十分对得起自己了;那么,腿得尽它的责任,走!一气他走到了关厢。看见了人马的忙乱,听见了复杂刺耳的声音,闻见了干臭的味道,踩上了细软污浊的灰土,祥子想爬下去吻一吻那个灰臭的地,可爱的地,生长洋钱的地!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他的唯一的朋友是这座古城。这座城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这里有的看,有的听,到处是光色,到处是声音;自己只要卖力气,这里还有数不清的钱,吃不尽穿不完的万样好东西。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绕到高亮桥西边,他坐在河岸上,落了几点热泪!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河南的荷塘的绿叶细小无力的浮在水面上,叶子左右时时放起些细碎的小水泡。东边的桥上,来往的人与车过来过去,在斜阳中特别显着匆忙,仿佛都感到暮色将近的一种不安。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与可爱。只有这样的小河仿佛才能算是河;这样的树,麦子,荷叶,桥梁,才能算是树,麦子,荷叶,与桥梁。因为它们都属于北平。 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太阳还在西边的最低处,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他痛快得要喊叫出来。摸了摸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点什么心愿,他决定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