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杰编著的《教师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编是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从教师课程发展动因,教师课程实践知识的反思与启示,教师合作研究的结构与方式,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意义与局限,初任教师与经验教师课程发展能力对比,以及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反思与研究性功能转向几个角度探讨教师课程发展应然路径;第二编是教师课程发展实践探索,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合作,共同开发主题单元,采取课例研究的方式,先作学生调查,确定恰当选题,由任课教师上研究课,所有课题参与人员课堂观察,课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修改课程设计。
第一编 教师课程发展理论研究
教师课程发展的动因——一位“品德与生活”教师的课程故事
教师课程实践知识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教师合作团队的结构与方式
合作研究:学校运营方式的创新
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意义与局限
课程发展能力:初任教师与经验教师的实践知识对比
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反思与研究性功能转向——兼谈课堂学习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第二编 教师课程发展实践探索——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发展为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
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利弊分析及实施建议
主题单元设计之一:变异理论视角下“我的邻里关系”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之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寻找春天”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之三:综合理论视角下“劳动最光荣”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