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治通鉴故事全集(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丁振宇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丁振宇编著的《资治通鉴故事全集》分上下册,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例,周纪至晋纪为上册,宋纪至后周纪为下册,用生动形象的故事介绍《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史实,取材精到,详略得当,勾勒出历史的轮廓,体现了历史人物在当时环境中的作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被奉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

读史可以明志,为了使这部经典得以普及,为了让大家能轻松愉快地了解历史,了解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体悟历史和人生的规律,丁振宇推出了这部国学经典读本《资治通鉴故事全集》。编者从《资治通鉴》中精选了一些经典且独立完整的故事,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向读者生动展现了这部鸿篇巨著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快捷地掌握《资治通鉴》的精华,更可以从中感悟中华历史文化之神韵,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

目录

上 册

周纪

 三家分晋

 漆身吞炭

 魏文侯用贤

 吴起拜将

 聂政刺韩傀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昭王求贤

 胡服骑射

 鸡鸣狗盗

 张仪使楚

 连横之术

 乐毅伐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田单复国

 睚眦必报

 触龙说太后

 长平之战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奇货可居

秦纪

 廉颇难任

 李牧破匈奴

 黄歇之死

 冒顿兴匈奴

 韩非之死

 荆轲刺秦王

 王翦破楚

 蒙氏遇害

 小人得志

 大泽乡起义

 刘邦起兵

 巨鹿之战

 陈胜之死

 秦二世之死

汉纪

 鸿门宴

 封坛拜将

 谋士陈平

 范增之死

 井陉之战

 楚河汉界

 垓下之战

 田横自杀

 定都之争

 封侯风波

 韩信被贬

 白登之围

 贯高救主

 韩信之死

 征讨黥布

 毒妇吕后

 萧规曹随

 秉公执法

 缇萦救父

 文帝与冯唐

 饿死的将军

 “苍鹰”郅都

 汉武帝纳贤

 飞将军李广

 马邑之战

 李广之死

 大将军卫青

 张骞通西域

 淮南王谋反

 浑邪王归汉

 苏武牧羊

 李陵降匈奴

 李广利之死

 巫蛊之祸

 霍光专权

 霍氏灭门

 班婕妤

 王莽专权

 王莽称帝

 龚胜死节

 昆阳大捷

 绿林起义

 刘秀复汉

 平定陇西

 “强项令”董宣

 马革裹尸还

 汉明帝治国

 马皇后

 班超使西域

 节烈英雄耿恭

 窦太后临朝

 专横的窦宪

 邓太后专权

 邓骘兄弟

 名将虞诩

 关西孔子

 张纲招安

 真假隐士

 阳球除奸

 跋扈将军

 李固遭害

 东汉五处士

 郭泰善知人

 “党锢”冤案

 党人遇害

 灵帝葬窦后

 黄巾起义

 诛灭宦官

 董卓被杀

 蔡邕之死

 曹操起兵

 “小霸王”孙策

 计取冀州

 曹操挟天子

 三顾茅庐

 吕布之死

 郭嘉献计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水淹七军

 名将吕蒙

 凤雏庞统

魏纪

 挥泪斩马谡

 曹操去世

 曹丕与曹植

 孙权假降

 病逝五丈原

 夷陵之战

 治理蜀国

 七擒孟获

 假痴不癫

 奇袭阴平

 司马昭之心

 竹林七贤

 乐不思蜀

晋纪

 司马炎称帝

 陆抗复西陵

 羊祜之憾

 西晋灭东吴

 石王斗富

 八王之乱

 痴呆晋惠帝

 悍后贾南风

 流民大营

 周处除三害

 清谈家王衍

 名将陶侃

 西晋灭亡

 刘渊复汉

 石勒建后赵

 暴君石虎

 闻鸡起舞

 宰相王导

 周之死

 书圣王羲之

 仁义的邓攸

 画家顾恺之

 桓温北伐

 名相谢安

 扪虱而谈

 淝水之战

 孝武帝之死

 赫连勃勃

下册

宋纪

 刘宋代晋

 不肖子刘义符

 自毁长城

 统万城之战

 崔浩遭忌恨

 魏武帝灭佛

 元嘉之役

 宋明帝刘或

齐纪

 萧道成即位

 《神灭论》

 “孝子贤孙”

 北魏肃贪

 孝文帝改革

 昏君萧宝卷

梁纪

 梁武帝为政

 尔朱荣之死

 昭明太子

 “山中宰相”

 高欢起兵

 侯景叛梁

 陈霸先抗齐

 疯癫天子

 权臣宇文护

陈纪

 常山王高演

 冤杀斛律光

 陈叔宝夺位

 无愁天子

 陈后主叔宝

 隋文帝灭陈

隋纪

 赵绰守法

 隋将韩擒虎

 独孤皇后

 启民可汗

 隋炀帝即位

暴君隋炀帝

 杨素招忌

 杨玄感与李密

 雁门被围

 瓦岗军起义

唐纪

 隋炀帝之死

 攻取洛阳

 玄武门之变

 谏臣魏徵

 便桥会盟

 唐灭东突厥

 长孙皇后

 贤相房玄龄

 文成公主

 太子李治

 武昭仪争位

 武则天封后

 徐敬业谋反

 裴炎之死

 贤相狄仁杰

 罗织之风

 李唐恢复

 韦氏乱政

 “救时宰相”

 不徇私情

 口蜜腹剑

 安禄山献宠

 安史之乱

 玄宗西奔

 杨贵妃之死

 忠将张巡

 睢阳之战

 河阳之战

 李亨即位

 李辅国专权

 单骑退回纥

 代宗除元载

 理财专家

 颜真卿之死

 孤身入陕州

 李晟兴唐

 永贞革新

 李想平蔡州

 韩愈被贬

 名臣裴度

 朋党之争

 甘露之变

 唐宣宗逸事

 唐懿宗逸事

 黄巢起义

 朱李结怨

 海龙王钱缪

后梁纪

 晋王李存勖

 夹寨之战

 徐温的大业

 幽州之乱

 王镕的反叛

 柏乡之战

 朱温之死

 大梁之乱

 前蜀家乱

 徐温立威

 魏博之变

 一步百计

 幽州之战

 宦官张承业

 杨刘争夺战

 张文礼叛乱

 大破契丹

 奇袭郓州

 七日灭梁

后唐纪

 李存勖夺位

 庄宗乱政

 前蜀灭亡

 郭崇韬之死

 邺城之反

 庄宗遇弑

 断腕皇后

 王晏球破敌

 二徐相争

 李从荣之死

 菩萨与生铁

后晋纪

 石敬瑭造反

 范延光之乱

 安重荣反叛

 晋辽反目

 晋国灭亡

后汉纪

 骄横契丹主

 契丹主失策

 刘知远建汉

 狠辣大臣

 黄旗加身

后周纪

 郭威治国

 南唐重臣

 精兵简政

 寿州之战

试读章节

刘宋代晋

东晋的宋公刘裕,在当时势力非常大,一直都梦想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因此,当看到谶书(古人认为能应验预言和预兆的书)上写着“昌明之后,还有两个皇帝”以后,刘裕心里就想:“我得按谶书预示的去办事。t昌明之后,还有两个皇帝’,一个是司马德宗,一个是司马德文,那接下来的皇帝不就是我刘裕吗?我得快点行动。”于是,他就派中书侍郎王韶之和晋安帝左右的几个亲信去谋害晋安帝司马德宗,想另立琅琊王司马德文为皇帝。

司马德文经常在司马德宗身边,吃饭、睡觉都寸步不离,这样就使得刘裕派去的人,对司马德宗无从下手。正巧有一次,司马德文患了病,出宫修养去了。借着这个机会,王韶之等人就潜入司马德宗的房间,把衣裳拧成绳索状,在东堂把司马德宗勒死了。司马德宗死后,刘裕声称奉司马德宗的遗诏,拥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大赦天下。

司马德文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年(公元420年)七月,下诏书把东晋宋公刘裕晋封为宋王。八月,刘裕从彭城(今江苏徐州)搬到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十二月,刘裕被朝廷给予特殊礼遇,朝廷进封他的王太妃为太后,他的儿子刘义符为太子。

其实,自司马德文继位以后,刘裕就对皇位有所图谋,他很想让司马德文把江山禅让给自己,然而这样的话毕竟难以启齿。于是,他就召集群臣在自己的府上设宴吃酒,想在宴席中表明自己的心思。

在宴席中,刘裕十分随意地说:“想当年桓玄篡夺王位的时候,晋国眼看就要破灭,是我刘裕挺身而出,南征北战,力挽狂澜,最终挽回了皇室的尊严,平定了天下。功成之日,我的勋业人所共知,皇帝因此还给了我很高的赏赐,如今我老了,还享受着这份荣耀。有道是物极必反啊!我现在倒是真想把爵位还给皇上,到京城里安闲地养老算了。”众位大臣都在下面称颂他赫赫的功绩,一时没有人领会他这番话的意思。

天色晚了,宴席散后,中书令傅亮刚跨出刘裕的府门不久,忽然间顿悟了刘裕席间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而此时府门已经关闭。傅亮请求叩见刘裕,刘裕马上就派人把傅亮接了进来。傅亮进来之后就说了一句话:“我想我应该赶快赶回京城去。”刘裕知道傅亮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再也没有多说,直接问道:“你需要多少人保护?”傅亮答:“几十人就够了。”然后,刘裕就给傅亮准备了人马,傅亮与刘裕告别。

傅亮出门的时候,夜色已经很深了,他看见天上有长长的彗星划过,便不禁感叹道:“我过去并不相信天象,今天却不得不信了,看来是要应验了。”

傅亮很快就到达了京城。四月初,晋恭帝下诏书,宣刘裕入京辅政。六月九日,刘裕到达建康。此间,傅亮一再暗示晋恭帝应识时务,把帝位让给刘裕。他把退位诏书写好之后,让晋恭帝照抄。晋恭帝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对周围的人说:“当年桓玄叛乱的时候,晋朝就可以算作亡国了,幸好刘公救国于危难之间,才使晋朝又延续了20多年,现在让我让位给他,心甘情愿。”于是,他照着傅亮所写的草稿,用红纸写成了诏书,公布于世。

十一日,晋恭帝司马德文交出皇权,退回到琅琊故居。文武百官叩拜辞行,秘书监徐广悲痛万分,痛哭不止。

十四日,刘裕在南郊建坛祭拜,正式登基。祭坛大典结束后,刘裕从石头城乘皇帝专用的车驾,堂而皇之地进入建康城内的皇宫。

宋武帝刘裕登上太极殿,改年号为永初,大赦天下。

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后,被刘裕封为零陵王。开始的时候,刘裕把一坛毒酒交给了从前的琅琊郎中令张伟,让他毒死司马德文。张伟慨叹说:“毒杀自己的君王,还不如自己一死了之来得痛快!”于是,他喝毒酒自尽。

司马德文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便和褚妃住在了一起,每天都待在屋子里生火做饭,足不出户,使得刘裕派来杀他的人无从下手。一天,褚妃被骗出屋内,受命暗害司马德文的士兵乘机潜入家中,让司马德文服用毒酒。司马德文不从,他说:“菩萨说过,自杀的人是不能转世投胎的。”士兵不理,用被子把司马德文活活地闷死了。

在司马德文死后,刘裕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为他哀悼了3天。

不肖子刘义符

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三月,刘裕病重,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以及谢晦、檀道济等人一一进宫,侍奉刘裕服药治疗。朝中的大臣们要为刘裕祈祷神灵,希望他早日康复。刘裕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只是派侍中谢方明到宗庙烧香,让他把自己的病情汇报给祖先。

刘裕一直都不相信神鬼。传说当他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就有许多吉兆,等到后来大富大贵了,史官们向他查证当时的传闻是否属实,他都拒绝回答。

皇太子刘义符经常和一些小混混在一起鬼混。为此,谢晦就对刘裕说过:“陛下,您现在年岁已高了,到应该考虑如何才能使您的大业永世长存的时候了,帝位的继承非常重要,可不能交给没有才能的人啊!”

于是,刘裕就问他:“你看庐陵王刘义真怎么样?”谢晦就说:“陛下,那臣就先去看看吧!”谢晦出宫以后就去拜访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盛情地款待了他,还想和他进行长谈,但谢晦只是含混地应答,不愿和他多说话。

回到宫中以后,谢晦就和刘裕说:“陛下,刘义真的德行低于才能,不能做人主啊!”三月十五,刘裕就把刘义真派到州郡去了。

五月,刘裕病得更厉害了,他把太子刘义符叫到了床前,告诫他说:“檀道济这个人虽然很有才干,但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和野心,不像他的哥哥檀道韶,这家伙性格刚烈,很难驾驭;徐羡之、傅亮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图谋和妄想。至于谢晦这个人嘛,他一直和我南征北战,很有能力,如果以后出事的话,那一定就是出在他的身上了。”嘱咐完儿子之后,他又命人拿来纸笔,亲手写下了遗诏,遗诏上写道:“如果以后有少年天子出现,朝中所有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宰相处理,用不着让皇太后她老人家出面主持朝政。”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都接受了刘裕的遗令。五月二十二日,宋武帝刘裕在西殿驾崩。

刘裕活着的时候,清心寡欲,特别节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穿着朴素,很少出外游玩或是举办大型宴会。P2-4

序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正是这漫长而伟大的历史,成就了无数优秀的历史著作。这些历史著作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历史的星空,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民。在这些明珠中,《资治通鉴》则是分外夺目的一颗。

《资治通鉴》写于北宋神宗年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自幼爱好历史,出仕为官以后,仍读史不倦,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设局续修。此后,司马光无论在政治上如何进退沉浮,书局一直随身而设。

北宋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日益强势,北宋王朝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为了给统治者提供治世的方案,司马光遂下定决心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于是他自请外放,到洛阳做御史台去了。在洛阳的这段岁月,司马光过起了不问政事的日子,带着自己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开始了《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几个人历时19年,终于编纂而成这部巨著,司马光为此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曾说道:“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宋神宗阅书后很是喜欢,认为此书“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亲自赐名为《资治通鉴》,希望可以借鉴历史上的得失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294卷,洋洋洒洒300多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前后跨越1362年,内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全书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史料价值极高,在我国官方编纂的史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曾评价此书道:“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他在肯定《资治通鉴》历史价值的同时,也极高地评价了它的文学价值。

读史可以明志,为了使这部经典得以普及,为了让大家能轻松愉快地了解历史,了解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体悟历史和人生的规律,我们推出了这部国学经典读本《资治通鉴故事全集》。本书收录了编者从《资治通鉴》中精选的一些经典且独立完整的故事,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向读者生动展现了这部鸿篇巨著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快捷地掌握《资治通鉴》的精华,更可以从中感悟中华历史文化之神韵,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