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老故乡情--我的人事人才新闻作品集》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近30年,有散文、通讯、报告文学、杂谈等体裁,主要内容为人事、人才,是邹望春同志先后任县市局办公室主任或者分管文字工作时所作。它从某个侧面记录了作者在人事人才领域走过的3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那些新闻,如今已成历史,但细读,会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那个社会背景,那些如今想来令人捧腹或心酸的人和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河不老故乡情--我的人事人才新闻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邹望春 |
出版社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山河不老故乡情--我的人事人才新闻作品集》中的文章时间跨度近30年,有散文、通讯、报告文学、杂谈等体裁,主要内容为人事、人才,是邹望春同志先后任县市局办公室主任或者分管文字工作时所作。它从某个侧面记录了作者在人事人才领域走过的3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那些新闻,如今已成历史,但细读,会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那个社会背景,那些如今想来令人捧腹或心酸的人和事! 内容推荐 《山河不老故乡情--我的人事人才新闻作品集》是邹望春同志在岳阳市人社部门工作20多年来有关人事人才题材的新闻作品合集。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散文杂谈等文种,约20万字。这本册子与其说是他对自己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阶段回顾,还不如说这是一位人社干部心路成长的历程,更是人社人心系民生、忧乐常怀的全新注脚。 目录 报告文学 山河不老故乡情 烈士头颅 穷山瘦水 园丁情怀 黄土地上的恋歌 情系大山 那醒目的蓝盾 绿色交响曲 通讯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 培训外向型经济人才 简居深山有人望 多渠道发掘人才资源 全方位搞活人才交流 精心栽培 激励聘用干部挑大梁 万家忧乐最关情 默默无闻的追求 市人事局搞活人才 服务经济建设 发展就是硬道理 “工作迷”徐秋荣 一杆旗 一面镜 一架人梯 岳阳市人事局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风口浪尖 公仆本色 运筹全局大事 构筑战斗堡垒 跨越断层 开发人才资源 服务经济建设 荡起双桨划大船 公务员考试大探秘 调查报告 聘用制干部的苦恼和忧虑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优化聘用干部素质 围绕山区建设 发掘人才资源 改革之路就在脚下 洒下一片真情 收获一片浓荫 围绕一个中心 唱好三个主角 岳阳经济建设呼唤跨世纪企业家队伍 人事相宜 教学相长 岳阳大学生就业透视 散文 做您的儿子,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里的人民永远怀念彭总 青山巍巍铸丰碑 男人三十岁 三月雨 重逢 镂刻心灵的你 出发 平江九中赋 四月 从春雨里走来 新闻消息 十四岁少年勇擒盗窃犯 江口小学重视体育教学 忘私小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 平江县完善乡镇干部合同制 平江县对区乡干部全部实行选聘制 有心插柳自成荫 栗山区注重做好乡镇聘用干部的思想稳定工作 平江县农民为全力抗旱干部请功 整顿烟草市场杜绝非法经营 山沟里的揽储状元 金龙区对干部以政绩论奖赏 千余名科技人才挑起“大梁” 平江县人事局开展百日百分竞赛活动 平江县人事局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干部管理亟待加强 湖南省平江县采取“三控两消”措施遏制机构人员膨胀 全省人事编制部门办公室工作会议在岳召开 我市积极筹备参加全省人才智力交流会 临湘县选送“永久牌”科技人才到大专院校对口培训 岳阳县20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 湖南岳阳市加快聘用制干部业务知识更新 国家公务员制度今年起在我市推行 泪罗市实行财政制约控制机构膨胀 临湘市录用国家干部实行量化考核 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参政水平 保密教育常抓不懈重点环节突出防范 我市职称评聘工作步人良性运行轨道 脱下戎装再展宏图 两万名干部将参加国家公务员制度知识竞赛 岳阳市人事局廉政建设动真格 岳阳市创优争先活动有声有色 我市七百余名乡镇机关干部告别“皇粮” 我市将面向社会招考国家公务员 大洲乡立碑禁赌 岳阳:百名人事干部加入“突击队” 岳阳市通报处理89名考核不称职人员 岳阳市为下岗专技人员举办专场人才交流会 岳阳市人事局着力培养女性人才 走出机关下基层与民一起干实事 人才潮涌巴陵城 事业单位有组织入市选才 3000岗位虚位以待 共襄义举奉献爱心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服务全市经济建设 杂谈 论资排辈几时休 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 我为这一职业骄傲 一个老话题一个大问题 人才环境的方方面面 从刘裕用人所想到的 愿教师职业光辉耀眼 “风度”小议 与时俱进打造一流人才市场 坚持群众观点 当好人民公仆 善于发现甘于呵护 心得感悟 轻吻世博 大芬油画 利用解放思想法宝破解人事人才难题 听石教授的课 极地女神李乐诗 坐在女儿课桌前的思考 跋 四月的春天 一个普通人并不普通的情怀 后记 试读章节 烈士头颅——刘同卿烈士小传 1933年6月12日,平江长寿街河南桥头的树上挂着一颗志士的头颅。 他,就是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悬赏捉拿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检查部部长——刘同卿。 刘同卿,1902年10月出生于黄金洞石田村望狮屋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刘训议和母亲陈恒顺均于早年病故。小同卿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爱,不得不承担生活的重担。在那兵祸连连、土豪劣绅横行乡里的黑暗岁月里,他像一棵稚嫩的幼苗,在凄风苦雨中顽强地挣扎着。正是这样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性格。 1927年10月,刘同卿参加了石堰乡苏维埃政府农民赤卫队。这是一支用土枪土炮武装起来的农民队伍。刘同卿第一次从队长手里接过发给他的土枪,他的脸涨得通红,一股革命热情在他心中燃起了火焰。他暗暗发誓:“我要用它捣毁这个黑暗的世界,扭转颠倒了的乾坤!”刘同卿积极组织农民武装,同鱼肉人民的土豪劣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28年3月,刘同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扬言要“血洗黄金洞”。刘同卿率领30名赤卫队员,巧妙地周旋,带伤与数十倍之敌英勇奋斗四个多月,屡立战功。终因寡不敌众,赤卫队大部分队员伤亡,乡苏维埃政府也遭到严重损失。刘同卿最后奉命潜回家中养伤。革命的暂时低潮和剧烈的伤痛交织在一起,刘同卿心急如焚。他为了召集失散的队员,经常出没在深山密林。有时他尚未痊愈的伤口被荆棘划破,鲜血便夹杂着晶莹的露水流淌。 1930年10月,刘同卿任石堰乡二村苏维埃主席。1931年,刘同卿调任石堰乡苏维埃主席。他认真总结前段斗争的经验教训后,同乡苏维埃其他负责人一起,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很快动员和组建了一支农民武装队伍。 1931年年底,钦民区苏维埃政府调整了领导班子,刘同卿先后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互济会主任和区苏维埃主席。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反扑,导致我区、乡、村苏维埃政府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刘同卿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 刘同卿对革命的忠诚、坚贞,受到了湘鄂赣省委的赞誉。1932年5月,刘同卿被任命为省苏维埃检查部部长。面对我党“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刘同卿双眉紧锁,思绪万千:“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的蒋介石反动政策,已使我党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今天,我们内部却斗争不断,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刘同卿不怕丢官、不怕死亡,敢于纠正不正确的做法。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丝不苟地调查核实每一个案件。一次,他奉省委之命,到石堰乡苏维埃政府检查工作,发现已有八名干部被定为“恋爱研究社”反动组织的成员,即将处决。刘同卿经过调查,发现这八名干部确属无辜,便严厉批评了乡政府的错误做法,释放了这八名干部。 1933年4月,刘同卿在长寿地区开展地下工作。6月的一天深夜,一名国民党暗探钻人长寿南街12号院子。刘同卿刚联络回来,便遭到了歹徒的杀害,时年31岁。第二天,敌人将刘同卿的头颅挂在河南桥头。而烈士的光辉形象深深地铭刻在人民的心中,长寿街从此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原载湖南《平江将军传》1985年第二卷) P10-11 序言 文字与文明总是相依相随的。文字之于文明,在将历史碎片和文化脉络,用固化的形式予以传承;文明之于文字,好比大观园里的红叶、宇宙中的星辰,成就其存在与价值。中国人对文字向来情有独钟。新闻界的朋友借诸文字、媒介,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表达人民群众的诉求,交流典型经验,弘扬主旋律。 市人社局邹望春同志不是专业记者,日前送来他即将在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山河不老故乡情——我的人事人才新闻作品集》清样,请我写几句话,我抽空读了一遍。这是他在人社部门工作20多年来有关人事人才题材的新闻作品合集。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散文杂谈等文种,约20万字。他每年坚持在公开报刊发表一万多字的文章。在我看来,这本册子与其说是他对自己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阶段回顾,还不如说这是一位人社干部心路成长的历程,更是人社人心系民生、忧乐常怀的全新注脚。 望春同志一直兼任人社局的新闻发言人,分管宣传工作。他的文字,没有华言丽语的肆意铺陈,没有四言八句的刻意雕琢,更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不论是对新闻事件的场景再现,还是对先进典型的刻画,抑或是对人社改革的思考,无不沁润着泥土芳香,充溢着淳朴情感,蕴含着理性因子,值得人事干部,特别是新公务员一读。尤其他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能业余坚持20多年来笔耕不辍,这种精神确实非常可贵。 玩文字又被称作“爬格子”,就像泥水匠人砌房子,过程其实是非常枯燥的。所以,坚持从事文字工作并始终葆有激情的人更是难得。无论是几十百把字的“豆腐块”,还是洋洋洒洒几千上万字的“大工程”,都需要全情投入,用心作文。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没有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是很难坚持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令人欣慰的是,望春同志做到了。基于此,我为他点赞。 希望人社部门的同志,特别是从事文字和宣传工作的同志,都能自觉肩负起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重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情关注民生冷暖,树美德、建新功、立善言,为推动人社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尽抒笔墨才情,竭力有所作为。 值望春同志书稿付梓之际,表示祝贺。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后记 整理文件资料时,发现尚保留着一些过去在报纸、杂志公开发表的一些小文章或者“豆腐块”,沉睡在抽屉里,纸张大多已经发黄。 这些文章时间跨度近30年,有散文、通讯、报告文学、杂谈等体裁,主要内容为人事、人才,是自己先后任县市局办公室主任或者分管文字工作时所作。故乡平江有道菜叫“十样景”,这些东西虽然也像“大杂烩”,但全部出炉于业余。它从某个侧面记录了自己在人事人才领域走过的3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那些新闻,如今已成历史,但细读,会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那个社会背景,那些如今想来令人捧腹或心酸的人和事! 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要把它收录在一起,编成一个小册子,纪念自己“爬格子”的岁月,同时也让远在天国的父亲知道,他的儿子对所效力的职业拥有的执着和忠诚!感谢市委常委、组织部王瑰曙部长,市委宣传部彭东明副部长,广州军区政治部舒达文同学给本书题序和跋,感谢《中国劳动保障报》程兴林老师赐墨题签,感谢中国人事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辛勤劳动,感谢同事何龙、汤潇同志,女儿邹苑佳利用假日对本书进行整理,于是,一本小册子便这样印刷成“书”。 邹望春 2015年清明节前夕于岳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