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一定要懂的文学知识
分类
作者 王贵水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瑒、刘桢。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贡献。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代表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璃《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

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能作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璃,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璃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璃、山涛、向秀、刘伶、阮成、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文章创作上,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以嵇康的成就最高。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和阮璃的《咏怀》诗82首颇负盛名。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太康诗风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他们努力驰骋文思,以展现自己的才华。

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语言华丽藻饰,描写趋向繁复,句式趋向骈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都有促进作用。陆机,字士衡,在文学、书法方面都颇有成就,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陆机的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潘岳,字安仁,故又称潘安。《悼亡诗》三首为其代表作。因热衷功名,两人均在统治阶级政权争夺的“八王之乱”中被害。

左思《咏史》诗

左思,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留下“洛阳纸贵”的佳话。除了《三都赋》本身的富丽文采及当时文坛重赋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包含了当时朝野上下关心瞩目的内容:进军东吴、统一全国。诗歌代表作品是《咏史》诗8首。因出身寒门,左思怀才不遇,《咏史》诗对扼杀人才的黑暗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笔锋之尖锐,在两晋南北朝是不多见的。此外,诗中还借咏古人,阐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志向。这种风格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

游仙诗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代表诗人是郭璞。诗歌以“游仙”为名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汉魏六朝是游仙诗兴起和成形的阶段,它为后代奠定了一个基本的范式。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给浪漫主义诗歌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对后来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郭璞的《游仙诗》写隐居高蹈,乃是仕宦失意的反映,而非如道家之鄙弃仕途;他所抒发的不是庄子的那种逍遥精神,而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他的游仙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是抒发其苦闷情怀的一种特殊方式。

陶渊明

陶渊明,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当时森严的门阀制度,出身寒微的他怀才不遇,多年来的官场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西洲曲》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最早见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P16-19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诗经》

 《楚辞》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庄子》

 《墨子》

第二章 秦汉文学

 《吕氏春秋》

 政论散文

 汉赋

 《史记》

 两汉乐府诗

 《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东方朔

 《汉书》

 《吴越春秋》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文赋》

 《文心雕龙》

 曹植

 王粲

 蔡文姬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太康诗风

 左思《咏史》诗

 游仙诗

 陶渊明

 《西洲曲》

 《木兰诗》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上官体

 初唐四杰

 文章四友

 吴中四士

 王维

 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

 边塞诗派

 高适

 岑参

 崔颢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鬼李贺

 柳宗元

 诗豪刘禹锡

 元白诗派

 白居易

 元稹

 新乐府运动

 《长恨歌》

 《琵琶行》

 张王乐府

 李商隐

 杜牧

 唐传奇

 《霍小玉传》

 《枕中记》

 《南柯太守传》

 《虬髯客传》

第五章 宋元文学

 白体诗

 晚唐体

 西昆体

 晏殊

 欧阳修

 范仲淹

 柳永

 梅尧臣

 王安石

 苏轼

 苏洵

 苏辙

 《赤壁赋》

 江西诗派

 黄庭坚

 陈师道

第六章 明清文学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杨家府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吴中四杰

 高启

 宋濂

 台阁体

 茶陵诗派

 李东阳

 八股文

 唐宋派

 归有光

 朱有敦

 贾仲明

 《一文钱》

 《四声猿》

 《宝剑记》

 《鸣凤记》

 《玉簪记》

 《东郭记》

 沈璟

 吕天成

 王骥德

 《牡丹亭》

 《西游记》

 《封神演义》

 世情小说

 《金瓶梅》

 《清平山堂话本》

 《简帖和尚》

 《西湖三塔记》

 《杨温拦路虎传》

 冯梦龙

 通俗小说“三言”

 “二拍”

 拟话本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文学

 龚自珍

 《三侠五义》

 《儿女英雄传》

 《荡寇志》

 《施公案》

 《品花宝鉴》

 《花月痕》

 《海上花列传》

 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新月社

 语丝社

 浅草社

 沉钟社

 周作人

 郑振铎

 《呐喊》

 《狂人日记》

 《彷徨》

 《故事新编》

 《野草》

 《朝花夕拾》

 《中国小说史略》

 《阿Q正传》

 “闲话风”

 学衡派

 甲寅派

 “问题小说”

 新潮社

 冰心

 《斯人独憔悴》

 《超人》

 王统照

 《山雨》

 叶绍钧

 《潘先生在难中》

 《倪焕之》

 “乡土小说”

 王鲁彦

 《菊英的出嫁》

 彭家煌

 台静农

 《怂恿》

 许钦文

 蹇先艾

 自叙传小说

 郁达夫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冯沅君

 废名

 许地山

 鸳鸯蝴蝶派

 《玉梨魂》

 张恨水

 郭沫若

 《女神》

 《尝试集》

 湖畔诗人

 汪静之

 冯雪峰

 冯至

 闻一多

 徐志摩

 朱湘

 孙大雨

 李金发

 蒋光慈

 朱自清

 丰子恺

 瞿秋白

第八章 新时期的文学

 白洋淀诗群

 莫应丰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古华

 叶辛

 张洁

 王蒙

 宗璞

 张贤亮

 《绿化树》

 蒋子龙

 高晓声

 贾平凹

 张炜

 《古船》

 阿城

 莫言

 张承志

 徐怀中

 李存葆

 刘索拉

 先锋派小说

 余华

 改革文学

 反思文学

 寻根文学

 朦胧诗

 顾城

 舒婷

 梁小斌

 于坚

 海子

 西川

 翟永明

 王家新

 王小妮

 多多

 莽汉主义

 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韩东

 张抗抗

 欧阳江河

 斯妤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周涛

 余秋雨

 陈忠实

 《白鹿原》

 阿来

 王安忆

 池莉

 王朔

 王小波

 韩少功

 李陀

 郑义

 李杭育

 郑万隆

 陆文夫

 邓友梅

 扎西达娃

 马原

 刘绍棠

 路遥

 格非

 方方

 刘震云

第九章 外国古代文学

 荷马史诗

 赫西奥德

 《伊索寓言》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俄狄浦斯王》

 阿里斯托芬

 贺拉斯

 维吉尔

 教会文学

 英雄史诗

 骑士文学

 但丁

 《神曲》

 薄伽丘

 《十日谈》

 七星诗社

 拉伯雷

 《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

 高乃依

 拉辛

第十章 外国近代文学

 巴洛克文学

 弥尔顿

 莫里哀

 笛福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博马舍

 狂飙突进运动

 歌德

 席勒

 哥尔多尼

 卢梭

 《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

 “湖畔”诗派

 威廉·华兹华斯

 柯勒律治

 骚塞

 乔治·桑

 拜伦

 “拜伦式英雄”

 《唐璜》

 雪莱

 济慈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

 弗里·德里希·施菜格尔

 耶拿派

 诺瓦利斯

 路德维希·蒂克

 海德堡浪漫派

 阿尔尼姆

 布伦塔诺

 霍夫曼

 夏多布里昂

 斯塔尔夫人

 拉马丁

 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缪塞

 果戈理

 《死魂灵》

 《钦差大臣》

 莱蒙托夫

 裴多菲

 爱默生

 梭罗

 华盛顿·欧文

 爱伦·坡

 库柏

 霍桑

 惠特曼

 麦尔维尔

 《抒情歌谣集》

 大仲马

 《基度山伯爵》

 《三个火枪手》

 凡尔纳

 《草叶集》

 《白鲸》

 司汤达

 巴尔扎克

 梅里美

 《嘉尔曼》

 小仲马

 《茶花女》

 都德

 鲍狄埃

 狄更斯

 《双城记》

 萨克雷

 《名利场》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

 安妮·勃朗特

 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萧伯纳

 高尔斯华绥

 《岛国的法利赛人》

 《有产业的人》

 阿瑟·柯南·道尔

 宪章派诗歌

 厄内斯特·琼斯

 威廉·詹姆斯·林顿

 杰拉尔德·梅西

 海涅

 毕希纳

 韦尔特

 凯勒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别林斯基

 屠格涅夫

 车尔尼雪夫斯基

 杜勃罗留波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

 谢德林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契诃夫

 《变色龙》

 《汤姆叔叔的小屋》

 马克·吐温

 亨利·詹姆斯

 弗兰克·诺里斯

 斯蒂芬·克莱恩

 欧·亨利

 杰克·伦敦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匹克威克外传》

 《猎人笔记》

 易卜生

 《玩偶之家》

 左拉

 《萌芽》

 莫泊桑

 《羊脂球》

 龚古尔兄弟

 《热曼妮·拉瑟顿》

 《艾丽莎女郎》

 霍普特曼

 乔治·吉辛

 布莱克

 约翰·罗斯金

 王尔德

 马拉美

 魏尔伦

 兰波

 波德莱尔

 《恶之花》

第十一章 20世纪欧美文学

 “长河小说”

 毛姆

 格雷厄姆·格林

 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

 戈尔丁

 金斯利·艾米斯

 约翰·福尔斯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

 艾丽丝·默多克

 《大海啊,大海》

 法朗士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莫里亚克

 安德烈·纪德

 塞利纳

 蒙泰朗

 安德烈·马尔罗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阿拉贡

 布莱希特

 《飘》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奥吉·马奇历险记》

 劳伦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儿子与情人》

 《虹》

 托马斯·曼

 《夜色温柔》

 《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

 “硬汉”形象

 玛格丽特·米切尔

 高尔基

 蒲宁

 库普林

 《决斗》

 《石榴石手镯》

 马雅可夫斯基

 叶赛宁

 扎米亚金

 法捷耶夫

 《青年近卫军》

 巴别尔

 普拉东诺夫

 《安娜·季莫菲耶芙娜》

 茨维塔耶娃

 奥斯特洛夫斯基

 普里什文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阿·托尔斯泰

 布尔加科夫

 左琴科

 西蒙诺夫

 列昂诺夫

 奥维奇金

 解冻文学

 拉斯普京

 佩列文

 《海燕》

第十二章 现代主义文学

 艾略特

 《荒原》

 奥尼尔

 《毛猿》

 卡夫卡

 《变形记》

 《城堡》

 《审判》

 《致科学院的报告》

 《饥饿艺术家》

 《地洞》

 斯特林堡

 伍尔芙

 《戴洛维夫人》

 《灯塔行》

 《欧兰朵》

 艾里森

 《隐形人》

 叶芝

 瓦莱里

 里尔克

 梅特林克

 庞德

 勃洛克

 巴尔蒙特

 勃留索夫

 特拉克尔

 韦尔弗

 恰佩克

 阿波利奈尔

 《醇酒集》

 布勒东

 乔伊斯

 《尤利西斯》

 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

序言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国文学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这里,您可以对晤名家,浏览名作,出入各派,或在百家竞艳中激荡心灵,或在逸事典故中知人论世。浓缩中国文学精华,可以引领我们进行一次情趣盎然的文化之旅,一览诗词中华的泱泱风范。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文学知识的读物,对文学知识做了梳理,扩充了内容,方便读者掌握知识点。全书融知识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内容包括作家、作品、文体、术语、名著名篇、社团流派、运动、风格等方面。同时,本书还增加了外国文学常识、展现其他国家人文传统,开阔读者视野所准备的普及读物。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早期西方文学中崇尚人类智慧、提倡人本主义的高贵精神,了解人性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使它复兴而回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用智慧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完成了一部部传世经典。

本书引领我们走进绚丽缤纷的中外文学圣殿。一册在手,让我们尽情享受这一场文学盛宴!本书是为喜欢中国文学、渴望了解中国文学、希望开阔眼界、提升人生品位的读者所准备的普及读物。

内容推荐

王贵水编著的《你一定要懂的文学知识》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文学知识的读物,对文学知识做了梳理,扩充了内容,方便读者掌握知识点。全书融知识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本书引领我们走进绚丽缤纷的中外文学圣殿。一册在手,让我们尽情享受这一场文学盛宴!本书是为喜欢中外文学、渴望了解中外文学、希望开阔眼界、提升人生品位的读者所准备的普及读物。

编辑推荐

王贵水编著的《你一定要懂的文学知识》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文学知识的读物,对文学知识做了梳理,扩充了内容,方便读者掌握知识点。全书融知识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内容包括作家、作品、文体、术语、名著名篇、社团流派、运动、风格等方面。同时,本书还增加了外国文学常识、展现其他国家人文传统,开阔读者视野所准备的普及读物。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早期西方文学中崇尚人类智慧、提倡人本主义的高贵精神,了解人性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使它复兴而回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用智慧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完成了一部部传世经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