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克海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但是,罗马附近的泉水多,水源稳定,相比一些地方行省,用水条件得天独厚,所以米森又写道:“无论这些古罗马遗址看起来多么壮观,它们肯定不是最庞大、最复杂的;法国南部、小亚细亚和非洲北部修建的引水渠才是最庞大、最复杂的。”他在书中写到的位于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布尔)的瓦伦斯水道桥,我也到过现场,这座有两层拱券的高高的明渠,作为“古代世界最了不起的遗产之一”的一部分,现在扼守着伊斯坦布尔城西的门户,众多车辆穿行于桥下,桥拱之外的城区便逐渐破败,治安变差,大不如城内游人如织的区域里那么整饬,殿宇林立,鸥鹭翻飞。由于嵌入了城市之中,瓦伦斯渠虽然雄伟,却也不如阿斯潘多斯等地的残迹那么苍凉有味。以弗所也有明渠,那是117—138年在位的哈德良皇帝兴建的水渠的一部分,正因为土耳其境内的水渠如此多见,结合米森的书,我推测,以弗所的浴场也属规模相当大的了。

浴场是一个民主的地方,罗马人不分贵贱,都到这里泡澡,所以,水资源管理与政治文明是息息相关的。罗马建筑师能力超群,浴场各部分功能细分到了惊人的程度:地下有复杂的管道系统,池子分为冷水池、温水池和热水池,给水加热靠的是地下的“锅炉房”,燃料是木头。米森在书中写了罗马卡拉卡拉大浴场的结构,说到浴场本身属于一座宏伟的建筑:“一堵外墙包围着一片区域,里面有安静的花园,花园的西边和东边是会议室,南边是两个图书馆。”就我所见,罗马人也把类似的结构和理念带到了其他地方,在以弗所,我们所领悟到的正是那些早已不存于世的人,是如何在仍然可见的建筑的精妙安排下,从单个个体汇聚为一个社会的:民居、仓库、议事所、蓄水池,都在一起,广场两边排列着市集,浴场过去就是厕所——到处写着“公共”二字。

公共厕所总是游人如织。骄傲的现代人,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我注意到,在指示“这里是厕所”的铭牌上有一行小字:“水流不问断。建于公元2世纪”——两千年前就盖了浴室和厕所,而且还都有活水!厕所内的天然坐便器,用两块互成直角的长方形石板组成,两块板上,对应的位置各挖去五六个半弧,这样一排就有了五六个规整的圆洞,互无隔墙,罗马公民一排坐着,边拉边聊天,排泄是他们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前两天有人写文章说,越爱扎堆的人智商越低,“只有庸才才集体上厕所”,这话可千万别让罗马人听见。

经由浴场和厕所的汇聚,人们在这里成为社会。固然,人除了洗澡,还需要居住、集会、交易,但是哪里有水,哪里就会聚集起人群,水关系着文明与文化的萌芽,则是肯定的。米森写到了“水的革命”,他们到处查访,寻找人类最早进行水资源管理的证据,哪怕是一个“用简易堤坝拦起来供饮用或者洗浴的池塘”。结果,在所谓的“黎凡特地区”,即土耳其东南、地中海东岸、美索不达米亚以函和阿拉伯沙漠以北的一片地区,包含今天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四国的大部分,发现了两处已知最早的水井和最早的水坝。于是我们发现,虽说罗马人是利用水资源的大师,但亚平宁半岛上有的是水,相反,酷热极旱的黎凡特,更加考验人类取水、用水的能力。

P140-P141

目录

第一辑 新经验

 自从我妈从台湾旅游回来

 满语课

 草原上的农民

 被语言争夺的舌头

 历史与“我”的几个瞬间

第二辑 读书会

 艾芜小说里的坏人形象

 一个洋人在中国边陲

 历史漫长的终结

 《柳如是别传》可当小说读

 顿悟性时刻

 一个人和他的国

 这始终关乎爱情,没有人知道

 活着是为了不再口渴

第三辑 微观史

 惊心

 营救常医生

 少校的荣耀

 我的“大批判组”生涯

 雪夜对酒长谈

 八十年代的严打(外一篇)

 汪曾祺在张家口

 木刻家轶事

第四辑 人间世

 黄美丽

 活在做官狂想中的老同学

 耻

 奶奶本纪

 县城

 我的大学

第五辑 宇宙风

 茶园日记

 物质还原

 杨苡和她的《青春者忆》

 《老生》后记

 随笔三则

 说说赵际滦的画

 过渡的空白

 十诫

序言

我挺喜欢“选集”对应的英文词:anthology。这个词源起希腊,意为一束采集起来的鲜花。汉语散文,倘也用花作比,堪称异彩纷呈,可供采集的,太多了。想想方方正正的汉字,最初的出生,本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供记事,交流。有意无形中,又为这花,平添了一份视觉上的魅力。

但花朵再多,因了个人的趣味,总得有所择选。这就得感慨了,编选一部出色的年度散文随笔并不容易。一则是每年正式发表的作品,不知凡几,再则编者精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有遗珠之憾,再加上个人趣味不同,成书视野肯定也有影响。好在去年编过一回,攒了些经验,这回上手,倒也没有忙乱。平日就注意搜罗,碰到中意的文章,先就存着,偶或与师友交流,听到有分量的作品,也会找来一读,看能不能佐证印象。如此一来,又存下不少。

不敢妄言书中所选文字篇篇有趣,至少当时读得激动难捺。都说文无定法,但在编选的过程中,还是做了一个大致分类。这些形式,谈不上是编选的原则,目的也不是追求新奇,就是因为恰恰在搜罗的作品中,找到了这么多同类项,就是想和读者分享,作家们在处理同类题材,为什么偏偏做出迥然相异的选择。比如同样是写人,都是在读书,立意不同,视野自然也大有区别。相信读者诸君,自会在这对比中,发现阅读的乐趣,一窥散文堂奥。

不知哪一天,看到马尔克斯的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作家能够为一场革命服务的最佳方式就是尽量写得好些。这话我琢磨了好几遍。他虽然是左派,立场也激进,但就这句话而言,他的本意应该不是强调革命,也不是提倡服务,而是强调写作者的态度:尽量写得好些。这朴素的话语背后,自有一股动人力量。他道出了好作文者的基本写作伦理。尤其是当下的语境中,揣摩他的话,就更耐人寻味。什么样的文章就是好,每个人口味不同,经见的事物有别,味蕾颤抖的动静自然也大不一样。也是受此观念影响,所选散文随笔,力求关照当下,囿于自我,吟吟风月之类,本就不喜,自然也不在搜选范围之内。

具体到篇目,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它?都在每篇文章的最后写明了理由。在此,要特别感谢小强兄,因为他的信任,去年放手让我混闹了一回,今年又让我继续。我欣喜的,不单是又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能把我喜欢的文章汇集成书。这就好比,这一路看到的风景,到了年根岁尾,终是没有散布成过眼云烟。春暖花开,还能时时翻阅,回味。天底下,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

2014年7月24日

内容推荐

陈克海主编的《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精选了2014年度的优秀散文作品,由编者逐一挑选,最终成书。所选之作无一不是精品之作,可供读者欣赏、学习。

编辑推荐

陈克海主编的《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是连续出版两期年选后第三期年选系列。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本集精选了2014年度最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精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