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幽默精品选》将莫泊桑的28篇幽默小说选译结集出版。这些文章构思奇特精妙,情节安排精到,行文明白晓畅,代表着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思考,是具有鲜明的莫泊桑特色的优秀作品,值得读者仔细阅读,对于读者全面认识和了解莫泊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莫泊桑幽默精品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莫泊桑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莫泊桑幽默精品选》将莫泊桑的28篇幽默小说选译结集出版。这些文章构思奇特精妙,情节安排精到,行文明白晓畅,代表着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入思考,是具有鲜明的莫泊桑特色的优秀作品,值得读者仔细阅读,对于读者全面认识和了解莫泊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内容推荐 《莫泊桑幽默精品选》精选了莫泊桑的幽默短篇小说28篇,包括名作《项链》、《野蛮大妈》、《手》、《得到勋章了》以及入选我国中学语文课本的《我的叔叔于勒》等。莫泊桑的小说语言鲜活、情节生动、布局精妙,涉及法国社会的众多方面,既对世态炎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又对下层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亦庄亦谐,感人至深,不愧为大家手笔。 目录 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 田园诗 野蛮大妈 房东太太 安德烈的怪病 聪明人 得到勋章了 相遇 招供 父亲 悔恨 懦夫 小家伙 杀害父母罪 忏悔 嫁妆 老人 手 乞丐 绳子 疯了吗 西蒙的爸爸 墓碑 玛罗卡 春天 诡计 巴黎艳遇 试读章节 他们俩面面相觑,末了,罗瓦泽尔重新穿好了衣服。 “我出去,”他说道,“沿着我们步行经过的路线再走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它。” 说完他就出去了。她依然穿着晚会上的那条裙子,连躺下去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颓然地靠在一把椅子上,火都没有生,脑子里一片空白。 早晨七点钟,她丈夫回来了。他什么也没找到。 他去了警察局和报馆,许诺给拾到项链者以赏金,还去了出租马车公司,任何只要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会跑一趟。 面临这种可怕的灾难,她一整天都在惶惶不安的状态中等待着。 罗瓦泽尔晚上回来时面孔凹陷,脸色苍白,他什么也没找到。 “应该,”他说道,“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告诉她你把项链的扣子弄断了,已经拿去修理。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周旋。” 她在他的口授下写了这封信。 一个礼拜过去了,他们失去了一切希望。 而罗瓦泽尔好像一下子老了五岁,他说: “应该考虑怎么向人家赔这条项链。” 第二天,他们带着装项链的盒子,按照盒里面的牌子找到了那家珠宝店,店老板查了他的登记簿: “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卖的,我应该只供应了这只首饰盒。” 于是他们从一家珠宝店跑到另一家珠宝店,凭着记忆,想找一条同样款式的项链,他们既难过又害怕,两个人都急病了。 他们在王宫附近的一家珠宝店里找到了一串钻石项链,他们觉得与他们要找的那一串一模一样,要四万法郎,店里可以以三万六千法郎的优惠价卖给他们。 于是他们请求珠宝店老板在三天之内不要卖掉它。他们还谈妥了一个条件,如果他们借的那条项链在二月底以前找到了,店里就以三万四千法郎的价钱回收。 罗瓦泽尔存有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余下的就得去借了。 他东挪西凑,这里借一千法郎,那里借五百法郎,这里五个金路易,那里三个金路易。他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代价高的典押契约,和放高利贷的人,和所有不同种族的放款人都打上了交道。他连累到自己整个后半生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践约就贸然签上自己的名字;对未来的恐惧,压在他身上的极度的贫困,可以想见的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痛苦使他惶惶不可终日。他跑去要那条新项链,在珠宝商的柜台上放下了三万六千法郎。 当罗瓦泽尔太太把首饰拿去还给弗来斯蒂埃太太时,这位太太生气地说道: “你应该早一点还给我的,因为我要戴它。” 她没有打开那只盒子,她的这位女友对此很担心。假如她发觉这是个替代品,她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她该不会把她当成小偷吧? 罗瓦泽尔太太过上了穷人那种捉襟见肘的日子。而且,她一下子英勇无畏地打定了主意。必须把那笔可怕的债务还清。她会还清的。他们辞掉了用人,把房子也换掉了,租了一间屋顶阁楼。 她亲自做家中的粗活和厨房里那些讨厌的杂活。她亲自清洗餐具,粉红色的指甲在积满油垢的陶罐和锅底上磨坏了。她亲自动手洗涤肮脏的床单、内衣、衬衫和抹布,把它们晾在一根绳子上。她每天早晨亲自下楼到街上倒垃圾,提水上楼,每上完一层楼都要停下来歇口气。她穿得像个贫民女子,挽着篮子去蔬菜水果店、杂货店和肉铺,讨价还价,遭人辱骂,一分一厘地守护着她那可怜的钱袋。 他们每个月都要还一些钱,另外立一些新的借据,以便周转。 她丈夫从傍晚起就开始为一名商人誊抄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帮人抄稿子,抄一页可得五个苏。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年。 十年后,他们还清了全部债务,包括高利贷者的利息和利滚利堆积起来的数目。 罗瓦泽尔太太现在看上去像个老太婆了。她变成了穷苦人家那种强硬、粗鲁的妇人。她的头发乱七八糟,裙子歪歪地系着,双手发红,粗声粗气地说话,洗地板时大盆大盆地往地上泼水。不过,有的时候,当她丈夫去了办公室,她便坐在窗户边,思绪回到从前的那个夜晚,那场舞会,那时她是那么漂亮,那么快活。 如果她当初没把那串项链弄丢,她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生活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使你失足或者得到拯救啊! 然而,有个礼拜天,她为了消除一周的劳累到香榭丽舍大街去转悠时,突然看见一个带着孩子散步的妇人。那是弗来斯蒂埃太太,她依然那么年轻,依然那么漂亮,依然那么楚楚动人。 罗瓦泽尔太太心情十分激动。要过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她现在已经把债务还清了,就要把什么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呢? 她走到她身边: “你好,让娜。” 那一个根本不认识她,正纳闷自己怎么会被一个贫民妇女如此亲热地叫名字。 她结结巴巴地说: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弄错了。” “没错。我是玛蒂尔德·罗瓦泽尔。” 她的朋友尖叫了一声: “噢!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是的,自从我那次见到你以后,我就开始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经历了许多苦难……这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怎么会?” “你一定还记得你借给我去参加教育部晚会的那串项链。” “记得。怎么样呢?” “怎么样,我把它弄丢了。” “没那回事!你还给我了。” “我还的是另外一条一模一样的。为此我们花了十年时间还债。你知道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我们什么都没有……现在熬到头了,我特别高兴。” 弗来斯蒂埃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说你买了一串项链还我?” “是的。你当时并没有发觉,是吧!那两条项链非常像。” 说完她快乐地笑了,显得自豪而又天真。 弗来斯蒂埃太太激动得不得了,抓住她的双手说道: “噢!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我的那一条是仿制品。它最多值五百法郎!……” P9-14 序言 对社会现实的冷静观察 ●赵运仕 莫泊桑,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现为费康市)的一个贵族家庭。1869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1880)一经出版,即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他以“一声雷响”的姿态步入文坛。其他的主要短篇小说有《我的叔叔于勒》(1883)、《野蛮大妈》(1884)、《项链》(1884)等。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目录。1893年7月,因为长期写作的疲倦与不曾收敛的放荡生活,在病魔的折磨下,莫泊桑不幸去世了,年仅43岁。 这本《莫泊桑幽默精品选》,选译了莫泊桑的幽默短篇小说28篇,题材广泛,有写普法战争的,有写小市民和农民生活的,有写爱情婚姻的,也有写腐败的警察制度的,基本上涉及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全部内容。同时,它也集中体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这种艺术成就,首先表现为作品真实地揭示了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小人物的心态。 《我的叔叔于勒》是读者非常熟悉的一个短篇小说。“我”的一家人过着很窘迫的生活,每天都眺望着大海中过往的船只,热切期待着发了财的于勒叔叔的归来。终于有一天一艘船把于勒叔叔带回来了,但他并没有发财,他只是一个老流浪汉,是一个在船上卖牡蛎的穷光蛋。“我”的一家人由希望到失望,继而避之唯恐不及。过去中学的教科书上是这样教我们的:本文批判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世态炎凉的冷酷的社会现实。这种理解过于简单化。“我”的一家生活窘迫,渴望于勒叔叔归来改变现状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样,“我”的一家在失望之余害怕见到于勒叔叔,也应该是在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我们的一个贫困家庭,在年关时节眼巴巴地盼着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挣钱归来,但儿子回来除了满身的风尘之外,便是空空的行囊。这个贫困的家庭能像欢迎凯旋的英雄那样欢迎儿子吗?所以,这个短篇小说,重点还是在于写小人物艰难的生存状态,而这种艰难的生存状态,又使得人情淡化,亲情淡化。莫泊桑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写作的。 《老人》这篇小说,讲的是农民席古夫妇希望老人快点死去,好尽快安排葬礼这一不合常理的事件。它同样写的是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贫困的席古夫妇要忙着种田,无暇顾及垂死的老人,只好希望老人早一点驾鹤西游,使生者与死者都得到解脱。这是生存状态所决定的唯一的选择。 类似于这样的短篇小说还有《乞丐》《绳子》等。莫泊桑在这些作品中,把小人物悲惨的生存状态和脆弱的生命形式表现得入木三分。他没有着力去表现某种社会背景,去描摹他所处的时代,他写得很人性化,只是冷静地把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展示出来,借此折射出残酷的社会制度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让读者窥视到一个时代的面貌。这使得他的小说主题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有人说,莫泊桑的作品缺少深刻的意蕴。这不对,我们不能因为作品没有大加挞伐的力度和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说它不够深刻。莫泊桑是一个小说家,他洞察人生,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这就够了;过分地提出教训或批判,会削弱故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况且,那也不是小说家的任务。 这个选译本中有不少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如贪图虚荣的玛蒂尔德,善良正直的铁匠菲力普,类似于祥林嫂的奥希贡师傅,勇敢不屈的野蛮大妈,后悔没能抓住人生机遇的萨瓦尔老爹等。在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上,莫洎桑着重于心灵和情感的展示,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和一定的生存状态下必然有的合乎情理的行为举止,揭示其心理与性格的真实。比如说《野蛮大妈》中的野蛮大妈这个人物,她火烧德国士兵的行为,并不是某些文学史上所说的是一种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在她得知儿子战死之前,她对四个德国士兵没有一点仇恨,反倒对他们年少而远离故土抱有一点同情。在得知儿子的死讯后,野蛮大妈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内心充满了仇恨,这才有了火烧德国士兵的壮举。这样写人物形象,是真实和自然的,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莫泊桑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他的每一个短篇小说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或一个场景。这些简单的生活细节或场景,在莫泊桑的笔下却极其生动而耐人寻味。整个小说故事情节单纯,布局却精巧,尤其是结尾,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功效。可谓设悬念不着痕迹,“抖包袱”极尽自然。《手》《田园诗》《懦夫》《野蛮大妈》《绳子》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特别是《项链》这一篇。一个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罗瓦泽尔夫人,为了盛装打扮出席部长的晚会,向朋友借了一条项链,晚会上她出尽了风头,会后项链却丢失了,只得借贷赔偿,经过了十年的辛劳才最终还清债务。结果却得知,项链其实是假的。小说的结构如果只是按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来写,就显得平淡,但有了项链是假的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整个故事就生动起来了,人物由可怜转而为可悲、可叹,作品的意义也因此更加深刻了。 需要指出的是,莫泊桑在讲故事的时候,喜欢在作品中介入一个讲故事人物。这个人物好像在引导读者亲临故事发生的现场,去倾听,去欣赏。实际上,这是莫泊桑安排结构的又一妙处。讲故事人的穿针引线,或补叙故事的背景,渲染气氛,或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激情,恰到好处地调整着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整体风格是幽默的。这种幽默,不仅表现为对一些丑陋东西的讽刺与嘲笑,更表现在他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认识清醒而且冷峻。这种幽默,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幽默,所有的人笑了而他自己没笑,所有的人哭了而他自己没哭,就像林语堂所说的:“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常于泪中带笑。” 《田园诗》中那位年轻男子吮吸着在火车上邂逅的胖女人的乳房,二人悠然自得,既是一幅田园画,也是一幅幽默画。《懦夫》中的美男子西诺尔面对决斗时前后不同的表现,乃至于最后自杀,令人啼笑皆非。《绳子》中奥希贡因为一根绳子而神经错乱和《乞丐》中那位残废乞丐的死亡,则让人有一种“笑中带泪”的苦涩。 这些作品没有离奇的夸张,没有插科打诨,给人的感觉不是震撼,而是一种轻微的触动。读《田园诗》后的微笑,读《项链》后的轻叹,读《绳子》后的感愤,那不正是作品轻轻地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吗?这也正是莫泊桑的冷峻的幽默带来的艺术效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