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忽必烈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治安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吉思汗以蒙古铁骑荡平了欧亚大陆,建立起蒙古大帝国。但是如何统治管理一个文化先进、经济发达的地区,成吉思汗没能来及作出答案。忽必烈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既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清朝统治者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诚如《忽必烈传》作者李治安所言: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本书对忽必烈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内容推荐

李治安编著的《忽必烈传》对忽必烈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人所共知,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铁骑扫荡了欧亚大陆,建立起蒙古大帝国。但是,如何去统治管理一个文化先进、经济发在的地区,成吉思汗没能来及回答。忽必烈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点。他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既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清朝台者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经验。诚如本书作者所言: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煊赫示业 巍然征服功

 第一节 成吉思汗建国与征服伟业

 第二节 窝阔台汗与贵由汗

 第三节 拖雷与唆鲁和帖尼

 第四节 “刚明雄毅”蒙哥汗

第二章 总领漠南事 远征大理国

 第一节 总领漠南军国重事

一、总领漠南军国重事

二、思大有为于天下

三、金莲川开府

 第二节 南平大理

一、祃牙出师

二、迂回远征大理

 第三节 以汉法治汉地的尝试

一、邢州治绩

二、经营河南与关中

三、阿兰答儿钩考

第三章 角逐大汗位 定鼎开平城

 第一节 蒙直亲征川蜀

一、三路攻宋

二、钓鱼城蒙哥猝亡

 第二节 忽必烈统兵攻鄂州

一、奉旨南征

二、渡江攻鄂

三、议和北归

 第三节 开平称汗

一、途中谋划

二、滦水畔的忽里台

 第四节 兄弟阋墙

一、两大汗南北对峙

二、秦陇鏖战

三、亲征昔木土

四、阿里不哥归降

第四章 创建元王朝 附会汉法

 第一节 元帝国的诞生

一、中统建元

二、内而省部,外设监司

 第二节 劝农桑与理财赋

一、劝课农桑

二、王文统理财

 第三节 建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御前奏闻制度

一、中书省总政务

二、枢密院掌兵戎

三、御史台司黩陟

四、从忽里台到省院台大臣御前奏闻

第五章 平定李埴乱罢黜汉世侯

 第一节 狐居兔穴联宋叛蒙

 第二节 调兵讨伐

 第三节 追究同党王文统等

 第四节 罢黜世侯收揽权纲

第六章 倚重阿合马专权二十年

 第一节 从媵人到宰相

一、媵人阿合马登政坛

二、理财入相

 第二节 恃宠专权

一、唯阿合马堪任宰相

二、与儒臣的较量

三、权倾朝野

 第三节 王著杀阿合马及处置

一、袖中金锤击奸雄

二、镇压与追究

第七章 渡江灭赵宋南北共一家

 第一节 郝经使宋议和及失败

一、国信使南下

二、穷海萦臣有帛书

 第二节 先图襄樊

一、刘整献策

二、围攻襄樊

 第三节 北风三吹白雁来

一、选帅调兵

二、阳罗堡大捷

 第四节 临安末日

一、丁家洲决战

二、火攻焦山

三、进军临安

四、南宋亡国

 第五节 麾兵闽广

一、追剿益、广二王

二、崖山大战

 第六节 三宫衔璧燕山去

一、幼主新封瀛国公

二、南国旧王母

三、纱帽蒙头笑楚囚

四、英风凛凛文天祥

第八章 行省抚江南帝师辖吐蕃

 第一节 阿里别、忙兀台等行省江淮

一、江淮行省创建与阿里别对抗阿合马

二、忙兀台执掌江淮行省

 第二节 阿里海牙等经营湖广

一、阿里海牙经略荆湖南北

二、久任湖广与要束木钩考

三、哈刺哈孙主持湖广行省

 第三节 相威行御史台于江南

 第四节 赛典赤等抚定云南

一、云南王忽哥赤被杀及处理

二、赛典赤抚滇

三、赛典赤之后的云南行省

 第五节 帝师与宣政院统辖吐蕃

一、宣政院等官府设置及其对吐蕃的管辖

二、萨迦派“政教合一”体制的奠定

第九章 分治四等人怀柔南降臣

 第一节 四等人种族压迫政策的制订

 第二节 对其他南宋降臣的怀柔和使用

第十章 冬夏巡幸两都内外布列军卫

 第一节 两都的营建与朝会祭祀

一、上都开平

二、大都汗八里

 第二节 岁时巡幸

一、扈从留守与春菟秋称

二、象背前驮幄殿行

 第三节 重组怯薛与创立侍卫军

一、重组万人怯薛

二、怯薛近侍参与朝政

三、创设侍卫亲军及镇戍军制

第十一章 亲贵享封邑皇子总重兵

 第一节 宗王兀鲁思的演化与限制

 第二节 五户丝食邑制的发展与改造

 第三节 王爵印章 封授的制度化

 第四节 皇子宗王出镇总兵

第十二章 萧墙叛王祸朔漠御驾征

 第一节 海都称雄西北与塔刺思会议

一、海都举兵

二、塔刺思反元联盟

 第二节 昔里吉叛乱

一、那木罕总兵阿力麻里

二、昔里吉等合谋兵变

三、东犯和林及失败

 第三节 海都争夺漠北与元廷的军事防御

一、和林激战

二、强化漠北军事防御体系

 第四节 乃颜叛乱与忽必烈亲征

一、来自东道诸王的反叛

二、象舆东征

第十三章 扬威伐海外黩武丧舟师

 第一节 两侵日本

一、遣使宣谕

二、舟师十万毁飓风

 第二节 屡征安南

一、唆都攻占城

二、强令安南内属

三、镇南王两征安南及失败

 第三节 南攻缅国

 第四节 跨海征爪哇

 第五节 对高丽的占领和统治

一、扶植新国王

二、嗣国王尚公主

第十四章 站赤通天下货舶渡大洋

 第一节 站赤与急递铺

一、完善和推广站赤制度

二、创立急递铺

 第二节 开辟海运

一、一日粮船到直沽

二、海运的改进与扩展

 第三节 鼓励海外贸易

一、招徕蕃商与“官本船”贸易

二、整顿与繁荣市舶贸易

第十五章 倚守敬巧工用札氏西技

 第一节 郭守敬巧思办水利

 第二节 观天术精湛《授时历》流芳

 第三节 札马鲁丁的科技活动

第十六章 学儒重致用崇教告天神

 第一节 忽必烈与儒学

一、早期学儒用儒

二、鄙夷空言义理,强调经世致用

三、热心儒学教育与拒绝科举

 第二节 道教的境遇

一、开平辩论全真教败北

二、至元十八年再焚道藏伪经杂书

三、世祖朝后期的道教诸派

 第三节 释氏掀天官府

一、海云与那摩的启蒙

二、尊帝师与皈依藏传佛教

三、依违于禅、教诸派之间

 第四节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

第十七章 暮年多事秋朝堂风雨骤

 第一节 从和礼霍孙主政到卢世荣理财

一、和礼霍孙以儒治国及失败

二、卢世荣“立法治财”

三、卢世荣被杀

 第二节 桑哥专擅国政

一、桑哥登场

二、尚书省独揽大权

三、大汗荫庇下的专横肆虐

四、桑哥失势被杀

 第三节 完泽、不忽木为相

第十八章 后宫子孙众皇位传承难

 第一节 后妃与皇子

一、察必皇后及其他后妃

二、诸皇子的教育及婚姻

 第二节 真金太子之立

一、汉族儒臣议论“定国本”

二、册立真金与那木罕的愤懑

三、真金太子崇尚儒术与忽必烈猜疑

 第三节 皇孙甘麻剌封晋王与铁穆耳总兵

一、甘麻刺封晋王镇守漠北

二、铁穆耳持皇太子宝总兵称海

 第四节 铁穆耳嗣汗位

一、三大臣受遗诏·

二、进献传国玉玺

三、上都“忽里台会议”定策

第十九章 蒙汉杂揉梦功过纷纭说

 第一节 不嗜杀、轻刑等惠政

 第二节 知人善任使

一、巧掌用人尺度

二、用人所长特许便宜

三、乐于纳谏择善而从

 第三节 缔造元帝国的功业

一、少数族君主统一和治理南北的第一人

二、创立并实施“内蒙外汉”二元模式

三、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推动者

 第四节 蒙汉杂糅梦的喜与悲

试读章节

而后,在与札木合及泰赤吾氏贵族较量的“十三翼之战”中,铁木真军力受挫而归附者转多①。

接着,铁木真与金朝内外配合,藉斡里札河战役进攻东邻劲敌塔塔儿部,败其精锐,掠其民众。1201年,他还击溃了札木合率领的塔塔儿、泰赤乌等部族联盟军队。1202年春,再次出兵,彻底消灭了塔塔儿部,为父亲复了仇②。

1203年,铁木真与克烈部王罕决裂,双方先后在合兰真和折折运都山展开激战,最终克烈部败亡。

翌年,铁木真迎战率军来攻的乃蛮部太阳罕,在纳忽山一带大败乃蛮军,灭亡了国土广大,百姓众多的乃蛮部③。

铁木真终于用他的铁骑和弓箭,将蒙古诸部统一在自己麾下。

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头的“忽里台”(蒙古语“聚会”)贵族会议上,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还建九脚白旄纛,立国号“也客蒙古兀鲁思”(大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就这样诞生了。

成吉思汗又着手规定了草原游牧帝国的一系列重要制度。

首先是设置九十五千户。

全体牧民百姓被统一编组在十进制的九十五个千户内,千户之下,又有百户、十户,并且划定相应的牧地。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千户成员“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必须在划定的千户内游牧和应役,不得擅自离去。千户长那颜(蒙古语“官人”)由大汗任命的有功贵族和那可儿(蒙古语“伴当、同伴”)世袭担任。千户之上又设左、右翼两个万户,节制所属的数十个千户①。

千户制度从总体上取代了旧有的氏族部落组织。它的编组又分两种情况:一是那些始终忠诚于成吉思汗的部落首领或主动归附的部落首领,获准将其本部族众统一编组为若干千户;少数功勋卓著的那可儿也被特许收集其散亡的族众组建千户。二是多数千户由蒙古诸部统一战争中覆灭瓦解了的不同部族的人民混合组成,另行委任千户长管领。

千户作为全体蒙古人军民合一的组织,结束了蒙古诸部林立的旧体制,构建起大蒙古国新的基本统治秩序。

其次,组建万人怯薛护卫军。

怯薛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成吉思汗在原有五百五十名怯薛护卫的基础上,扩建起万人大怯薛,包括一千名宿卫,一千名箭筒士,八千名散班。散班从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及平民(白身人)的儿子中挑选有技能、身体健壮者充任,带有强制人质的色彩。

怯薛集中了草原游牧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号称“大中军”。其职司主要是:保卫大汗金帐,随从大汗出征和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宿卫负责夜间值班,箭筒士和散班负责白天值班。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总称四怯薛。

成吉思汗任命最亲信的那可儿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杰”,世袭担任四怯薛长。还有各种世袭任职的专门执事:如火儿赤(主弓矢者)、云都赤(带刀者)、昔宝赤(掌鹰隼者)、札里赤(书写圣旨者)、必阁赤(掌文书者)、博儿赤(掌烹饪饮食者)、阔端赤(掌从马者)、速古儿赤(掌内府尚供衣服者)、答刺赤(掌酒者)、怯里马赤(译员)等。成吉思汗又规定,怯薛护卫的地位高于在外的九十五千户那颜①。

怯薛的组建,不仅使大汗控制着一支强大的亲卫军及宫廷事务机构,还能协助大汗行使中央政府的诸多职能。故对大蒙古国游牧君主制的奠定和巩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创制蒙古文字。

起初,蒙古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即使是发布号令和派遣使者往来传递消息,也只能用手指刻记②。成吉思汗攻灭乃蛮部,俘虏了该部掌印官塔塔统阿,从塔塔统阿处知道了畏兀儿字刻于印章,“出纳钱谷,委任人才,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等效能。于是,成吉思汗命令塔塔统阿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并教皇子诸王学习③。经塔塔统阿等人的工作,创制了畏兀儿字蒙古文。

蒙古文字的创制,是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标志之一,也促使蒙古族的文化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其后的成吉思汗“札撒”和历史文学巨著《蒙古秘史》等,均是用畏兀儿字蒙古文书写的。

第四,任命大断事官。

断事官,蒙古语日札鲁忽赤。1206年,成吉思汗任命养弟失吉忽秃忽为大断事官,其职责主要是,掌管民户分配和刑狱词讼。

P4-6

序言

与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堪称蒙元一代的伟人。

在人们的脑海中,成吉思汗几乎成了蒙古征服的代名词。提起忽必烈,人们又马上会联想到元朝大一统帝国。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继承者中最杰出的政治家。他吸收汉法,毅然南下,迁都幽燕,建立了与大蒙古国略有不同的元帝国。他成功地平定南宋,完成了统一中国南北的大业。他创立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的行省制度,把江浙、江西、湖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辽阳等地置于行省管辖之下。他创立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大大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他实施帝师、宣政院和政教合一制度,第一次将吐蕃纳入中国版图并进行直接、有效的治理。他第一次在元帝国广袤疆域内统一发行纸币,第一次开辟东南粮食北上的海道运输。他重用郭守敬和札马鲁丁,支持他们从事世界先进水平的天文、历法及水利等的科学研究。他崇信喇嘛教,又兼容并蓄,对儒学、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文化采取一定的保护优待政策。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给予忽必烈很高的赞誉:“大可汗,是一个最智慧,在各方面看起来,都是一个有天才的人。他是各民族和全国的最好君主。他是一个最贤明的人,鞑靼民族从来所未有的。”①即便屏除某些过头的赞誉饰语,忽必烈仍不愧为13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二十年前,笔者随杨志玖师学习元史,开始研读包括《元史》、《史集》在内的诸多史书。读书之余,两点直观感受,油然而生:一是成吉思汗征服亚欧的功业,令人惊叹不已,其取得成功的原因,也令人疑问丛生,兴致盎然;二是忽必烈在少数民族中第一个统一和治理中国南北,同样令人拍案赞叹,其动机、背景及利弊得失,也充满了困惑狐疑。这两个感受,几乎陪伴着笔者近二十年学治元史的全过程。笔者在撰写《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和《行省制度研究》两本拙著之后,上述感受更为强烈,其中的一些疑问开始有了答案,对这两个人物的思考也比较深入和理性了。

1999年,人民出版社陈鹏鸣同志和我谈起撰写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传记之事,希望我选写其中一传。我考虑再三,觉得自己对早期蒙古史研究较少,国内外成吉思汗传记已有数十种。相对而言,忽必烈传记目前仅有周良霄、罗沙比等五六种,有关内容自己也比较熟悉。所以表示愿意承担《忽必烈传》的约稿。

记得在承担约稿之初,蔡美彪先生曾经对我说,撰写《忽必烈传》实际上相当于写半部元史。

忽必烈是元王朝的创建者,他在位三十五年,占去元朝百年历史的三分之一。而且,元王朝的大部分典制奠.定于忽必烈,许多重要事件发生在忽必烈时期。在这个意义上,蔡先生的“半部元史”说颇有道理。

蔡先生语重心长,呵护后学,给我以很大的鼓励和鞭策,使我时时想着要把《忽必烈传》写好。但是,究竟能不能写好这“半部元史”,我又感到学识浅薄,心中没底,只能是尽力而为。

概括地说,撰写《忽必烈传》的宗旨有三:其一,全面系统地描述和诠释元王朝的缔造者忽必烈,让这位曾经对13、14世纪的中国和亚洲产生很大影响的人物,进一步为世人所了解认识;其二,以忽必烈其人为切入点,深化对元代历史的探索和认知;其三,笔者始终抱着这样一个执著的愿望或追求:认真揭示忽必烈在少数民族中首次统一和治理中国南北的来龙去脉和曲折经历,以及动因、背景和利弊得失。

如果这本书能够就上述三方面给予读者比较满意的答案,那将是笔者深感欣慰的。

《忽必烈传》毕竟是传记,体例上应该和断代的元史有所不同。经过一番考虑,本书在体例上拟作如下安排:全书共计十九章,内容又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忽必烈的家世与四大汗留下的基业。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藩王时期的忽必烈。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七章),忽必烈在位前二十年建元朝、平定李碹之乱、重用阿合马,灭南宋统一南北等重要活动。第四部分(第八章——第十六章),忽必烈在位期间行省分镇、吐蕃治理、种族分治、两都巡幸、宗亲分封、平定叛王、海外征伐、站赤外贸、科技儒学宗教等政事功业。第五部分(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忽必烈暮年政治、后妃皇子和皇位传承。第六部分(第十九章),关于忽必烈的总体评价。

由于元朝皇帝的特殊身份,《忽必烈传》的内容不可能仅限于忽必烈私人事迹,自然会跟他在位三十五年的重要政事及制度实施,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本书拟采取与上述情况相适应的写作方式,即以传主忽必烈人生历程为纵向主线,又横向涉及他在位三十五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中以传主为主导的重要史事。纵与横结合,人与事兼顾,写成的结果,实际上是“忽必烈及其时代”。在专制王朝的条件下,帝王是王朝的中心人物,当时许多重要事件都是围绕帝王个人延伸发展的。忽必烈个人传记很难和他所在的时代截然分开。这似乎也符合一般帝王传记的惯例。

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资料的不完善。与元史有关的史料,虽然比汉唐以前诸断代丰富一些,但比起宋史、明史、清史,就相形见绌了。有关元世祖忽必烈的史料,也大体如此。关于忽必烈时期的朝廷重要史事,史料记载还算比较丰富,可涉及到忽必烈个人性格、情操、才识和作风,史料方面的零散和缺漏,就比较严重了。这种史料记载的客观困难,给写作带来许多不便,致使笔者企望描述、揭示忽必烈个人性格、情操、才识的努力难以如愿以偿。有些场合确有“巧妇难为无米炊”的苦楚。这一点,敬请读者见谅。

还有一个问题,文言与白话的使用。考虑到这套传记的通行惯例,考虑到某些文言文史料十分生动、翔实,本书的处理方式是:凡情节重要和描述生动的史事或人物言语,多半使用史书原有的文言文;凡是不太重要的史事或话语,一概使用白话文。这样虽然有半文半白之嫌,但在叙述描绘的生动和真实方面却可以增色不少。本书属于历史学传记,这样处理应该是比较适宜的。

不凑巧的是,承担此书撰写5_-作以后,本人先后忝居南开图书馆和历史学院职务,人在公职,身不由己,搜集资料和写作,大部分需要利用夜晚时间或休息假日,写作速度放的较慢,竟然历四寒暑。今天总算完成了任务,我也如释重负。

断断续续的写作,有时会影响思维的连贯性,但时间较长,倒可以从容研读史料,从容构思,反复修改,说起来也有它的益处。效果究竟如何,只能让读者评判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