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就这样结束了
校园的生活总是单纯美丽,大学校园更是如此。美好的四年时光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侯便转瞬即逝。大学四年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在这四年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在散伙晚宴后才感到怅然若失,不知自己该去往何方。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大学生在毕业后的迷茫,我们先从大学生活中找找答案。正值花季、雨季的青少年们,告别了单调的高中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全新的精彩生活。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一心想成为学校骨干,于是便积极主动加入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整天忙于各种活动,认为自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却无暇顾及学业,当面临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匮乏,那些在学校里参加社团的经验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还要靠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还有些人则疯狂地考取各类证,如秘书证、会计证、计算机证和普通话证等,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一张证书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帮助。在求职碰壁时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证书等于能力吗?
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一定缺少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在校园里,甜蜜的情侣随处可见,他们花前月下、相互依偎,许下一生不变的诺言。甜蜜之余,缺课、节日高消费等现象随之出现,这些人因为沉迷在爱情的美好中,忽略了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在面临毕业时,许多爱情没能经受住考验,曾经的美好也只能是回忆罢了。让人不禁怀疑,大学时代的爱情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心中真切对爱的向往?
网游对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畅游于各种网游的虚拟场景中,亦真亦假、美轮美奂,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了满足,他们整日苦恼的是自己如何提高“作战”技术,如何购买更好的装备,如何修炼更高的等级。虚拟世界能给他们的将来带来什么呢?日夜颠倒的生活,课堂上大脑的空白,一张张用生活费用换来的点卡,所有烦恼在毕业时都找上门来,此时,他们才反应过来,四年的光阴就这样荒废了。
大学时的考试比较容易通过。考试前老师的“重点”复习课一定是人最多、最齐的一次,平时的“逃课高手”也都悉数到场。之后,大多同学挑灯夜战,突击上阵,基本能顺利过关。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大学就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阶段,却把未来抛在了脑后。
面临就业了,许多大学生却陷入了迷茫,回望大学时光,不禁感叹大学时间过得太快了,自己什么都还没有学到。
张大鹏就是千千万万迷茫的大学生中的一个,毕业于广东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刚入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方向是什么,所以选择了这个热门专业。
学校开设的课程相当广泛,他虽然各科成绩都合格,但是并没有哪一门学得特别精通。所以,毕业找工作时,他发现自己对通信行业的每个方向都略懂一二,可是自己擅长哪方面、对哪方面感兴趣他完全不知道。
张大鹏说,现在的迷茫都是他主观因素造成的,大学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没有扎实地学好理论知识,本科课程的设置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靠的是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去刻苦钻研,将来就业时也不会如此迷茫了。他还很认真地说:“大学生们千万别轻轻松松‘玩’四年,这样会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如果当初我能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并且努力深钻的话,我现在的工作境况则是另一番景象了。”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项技术专长、熟悉某项技能和操作的实务型人才,但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马上上岗。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出校门时,才发现就业形势严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过于肤浅,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接手工作。于是,他觉得四年大学白读了,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学到,开始迷茫、抱怨,心生悔意。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谭书敏说:“高校人才培养很容易滞后,输送的各类人才不可能和社会需求完全吻合,教育体系内部只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尽量做出调整。”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应该重点培养自己学习、创新、沟通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校方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融入到大学教学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就想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顺利走入职场。
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高校教学需要改革,大学生自身也需努力。”大学生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努力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把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兴趣,并且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形成自己的特长。
P2-4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规划,成功者遵循相似的规则。若不清晰了解,便易伤痕累累。此书会告诉你这些规则。
——富来森集团食品事业部总经理 杜慧君
路,需要我们自己走出来。没有方向,我们会心生胆怯、裹足不前。若心如灯塔,用坚持和勤奋就能走好。
——纳爱斯集团销售总公司总经理 程鹰翔
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知道很多人是在绝望中来到了新东方,但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俞敏洪
现在每个我遇见的笑着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他们只因扛而成长。谁不希望自己活得轻松,没有压力,一切随性,但如果你真的那样去做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都在和你作对。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觉得自己轻松了,那也不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容易了,而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坚强。
——光线传媒节目部联合总经理 刘同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毕业了,即将告别纯真、充满幻想的年代,你要扬起风帆开始新的征程。勇敢而迷茫,不得不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每走一步都是对心和身的考验。有人幸运,有人失落,有人无助地盘算、思考:“我该去往何方?”
“大学生就是社会一分子”的想法被现实打得支离破碎。看看身边已由父母安顿好工作的同学,幸运进入好公司的同学,这样的比较不觉给原本淡定的毕业生增加了几分恐慌。我们鼓起勇气向前行走时,多希望获得帮助,去推开那个心里所知却不曾真正准备推开的职场大门。
伴随着每一个毕业季的到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将要流入职场的大潮中。除了各高等学府的优秀大学生,考研、保荐、提前签约优秀企业的大学生,剩下的大学生只能依靠自己拼杀。
2013年3月的一个上午,我给新员工讲完职业生涯规划后回到办公室,在整理文件时,一位新员工跑了进来,表达了在上午课程中我帮他解决职业疑惑的感激之情。这是一位毕业后来到上海一年多,换了好几份工作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定位的员工。我以为他是恭维,这样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晚上约了几个以前的同事一起聚会,大多是和我一起工作三四年的原下属,在闲谈中聊到了职业发展的问题,在激烈的讨论后,他们也表示了对我过去帮助他们的感谢。
深夜习惯性临睡前的思考,回想2003年作为普通学生的我,在毕业时的无助和疑惑,回想自2007年开始做毕业生和新员工的职业规划培训,一次次互动式的沟通探讨,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我被冠以“现实主义激励”,没有浮华地煽动,没有高高在上的目标口号,没有华丽的词藻渲染,或许通透、直接、朴实是他们感觉有帮助的理由。在曾经获得收获的同事的鼓励下,我决定将多年来的职业体会写出来,献给即将踏入职场和踏入职场不久的人士,准确而言就是临近毕业和毕业后工作5年内的朋友们,但愿这样的分享对这些人能有所帮助。
对于那些不愁工作、不愁发展的凤毛麟角的优秀者,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但关于职场竞争、职场定位的章节可以给出借鉴。我总相信:普通人才是最需要相互帮助的人群。本书每章节力求简洁朴实,还原职场平实的一面,在案例选择和故事分析上也力求来源于经历中的原型。在章节设置中,主要考虑了毕业生求职进程中所遇所想的变化过程,内容中突出不同角度的思维解决。例如,第2章对伪信心、迷茫、态度进行探讨,是从不同方向上挖掘自身独特自信心的源头;关于自我定位与规划也被放在不同章节中通过不同角度诠释;从第6章开始,主要讲的是职场中的问题思考,如何生存、如何应对困难等。
世间本无完美,所以世人追寻。初入职场不是只有进入大公司才算有发展,不是只有高薪水才算是好职业,大部分曾因就业而迷茫的大学生和中小企业一样,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职业应该算是最好的价值投资方式,它所带来的收益应该远远跑过GDP和物价,否则就是投资或经营的失败。我们所熟知的“打工皇帝”、“行业教父”级成功人士,就是正确的职业投资回报。他们的天赋、专长、个性并不是每个人所能拥有的,所处的时代和机遇也不可能重现,但无论是平凡者还是超凡者都遵循着一定基本原则:定位、心态、关系。受篇幅、经历所限,关于三者,也很难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但不失为开启职业思考的一把钥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总感受希望和重重压力,希望成为一本对大家有帮助的书,压力也就源于这希望的寄托。所以很多地方反复在层次上、结构上推敲,幸运的是,我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感谢那位鼓励我写作的同事小梁,他也是书中案例、故事的原型之一,感谢罗小红女士和玄刚先生给予我很多的指导,感谢九九维康总裁杨鑫先生、中国纳爱斯公司营销部程鹰翔总监,还要感谢北京盛世卓杰传媒公司总经理王景先生,以及对本书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的人。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书中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谅解。
胡波
2014年7月
胡波著的《你若绽放工作自来》针对大学生毕业前后及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和问题,不仅讨论了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且助力更多年轻朋友快速成长。通过阅读《你若绽放 工作自来》,让未毕业的读者可以提前体验毕业求职、职业发展的过程;已经毕业的读者可以通过它找点不同阶段的调整点,可以实时查阅、解决问题,这是一本成为入校大学生以及面临求职面试大学生的贴身职场工具书。
1.胡波著的《你若绽放工作自来》是一本大学生就业培训指导、入职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培训等用书。购买者:大学生、初入职场3年之内的职场新人;企业员工内训团购。
2.职场新人是看书的主流人群,并且对初入职场会面临诸多困惑,本书是指点迷津之书,重点围绕个人职场定位和调整职场或人生心态展开分析,并提出很多很有效的解决之道。
3.作者是一名职业培训师,长期主讲企业新员工入职、大学生就业培训。作者通过进入到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的机会,向企业宣传推广本书,促进企业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