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契诃夫戏剧全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编著的《没有父亲的人林妖(契诃夫戏剧全集)(精)》表达了作者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内容推荐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编著的《没有父亲的人林妖(契诃夫戏剧全集)(精)》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录

导言

没有父亲的人

林妖

从《林妖》到《万尼亚舅舅》

试读章节

安娜 别唱了……您妨碍我思考。

特里列茨基 很可惜,像您这么聪明的女人,竟然对美食一无所知。谁不会享受美食,谁就是个有缺陷的人……在精神上有缺陷的人!……因为……听我说……这样不行!不能这么走棋!呶?您往哪走?啊,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味觉在人的机体里与听觉、视觉占有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说,它属于人的五种感觉,是人的心理领域的一部分。心理!

安娜 您像是想说笑话……我亲爱的,别说笑话!这与您的身份不合……您发现了没有?您说笑话的时候,我无动于衷。

特里列茨基 该您走了,阁下!……别把马丢了。别笑话我,因为您不明白……是这样……

安娜 看什么?该您走棋了!您怎么想的?您的那位“她”今天会来我们这儿做客吗?

特里列茨基 答应要来的。

安娜 那她也该来了。十二点多了……请允许我提一个敏感的问题……您和她的关系是“不过如此”还是很认真的?

特里列茨基 您指什么?

安娜 说真话,尼古拉·伊凡诺维奇!我不是因为听了流言才问您的,我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这位格列科娃对于您意味着什么?您对于她又意味着什么?说真话,不要说笑话,好吗?真的,我是出于朋友的关心才问您的……

特里列茨基  她对于我意味着什么?我对于她意味着什么?我现在还说不清……

安娜 至少……

特里列茨基 我去看望她,聊聊天,喝她妈妈的咖啡……就这些。该您走棋了。应该对您说,我隔天去见她一次,有时每天都去,和她沿着幽暗的林荫道散步……我跟她讲讲我的事,她跟我讲讲她的事,她还用手摸我的这个纽扣,从我的衣领上拍掉绒毛……我身上常有绒毛。

安娜 还有呢?

特里列茨基 没有了……很难说,究竟是什么吸引着我去她那儿。或者是因为寂寞,或者是因为爱情,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说不好……我只知道,一吃过午饭就特别想她……后来得知,她也同样想我……

安娜 是爱情?

特里列茨基  (耸耸肩)很可能。您怎么想的,我爱她还是不爱她?

安娜 还要问我!您知道得更清楚……

特里列茨基 唉!……您不理解我!……该您走棋!

安娜 我走。尼古拉,我真不明白!在这个问题上,女人很难理解您……(停顿)

特里列茨基 她是个好姑娘。

安娜 我喜欢她,很聪明的姑娘……只是有一点,朋友……别做对不起她的事!……您有这个毛病……您爱胡说八道,您会花言巧语,但都停留在口头上……我会可怜她的……她现在做什么?

特里列茨基 在读书……

安娜 还在研究化学吧?(笑)

特里列茨基 大概是的。

安娜 挺好的姑娘……小心点!您的衣袖把棋子碰倒了!我喜欢这位鼻子尖尖的姑娘!她会成为一位不错的科学家的……

特里列茨基 她看不见路,可怜的姑娘!

安娜 尼古拉,这样吧……您请玛丽雅到我这里来走动走动……我与她认识认识……我不是想当中间人,而仅仅是……我与您一起来了解了解她,然后或者是把她放了,或者是让她知道……但愿……(停顿)我觉得您还是个毛头孩子,所以想干预你们的事情,您该走棋了。我的建议是,或者完全不要打扰她,或是和她结婚……只是结婚,但……到此为止!万一您真想结婚,最好先仔细想想……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她,而不是只看表面,要反复思考,反复掂量,免得以后哭鼻子……您听了吗?

特里列茨基 我听着呢……

安娜 我知道您,您干什么都不动脑子,您结婚也不动脑子。只需要有个女人手指朝您一指,您就神魂颠倒。应该和朋友们多商量……是的……别太相信自己的笨脑瓜。(敲桌子)这就是您的脑瓜!(打口哨)打口哨,我的妈!脑子不少,但不管用。

特里列茨基 打口哨,像个庄稼汉!这个女人不简单!(停顿)她不会到您这儿来的。

安娜 为什么?

特里列茨基 因为普拉东诺夫是您的常客……自从他那次胡言乱语之后,她就不能再容忍他。他以为她是个傻女人,这种想法深入到了他的脑袋里,现在谁也不能改变他的看法!他以为自己有权纠缠傻女人,给她们制造各种麻烦……但她难道是傻女人?他还能了解人!

安娜 这是小事。我们不会让他放肆的。您告诉她,她不必担心。但普拉东诺夫为什么老不露面?他是该到这里来了……(看表)他失礼了。半年没有来了。

特里列茨基 我到您这儿来的时候,经过学校,学校的门窗都关着。他可能还在睡觉。这个坏蛋!我自己也好久没有见到他了。

安娜 他健康吗?

特里列茨基 他一直很健康,活得好好的!P7-10

序言

安东·契诃夫(一八六○--九○四)既是个小说家又是个戏剧家。

列夫·托尔斯泰对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推崇备至,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认为就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而言,十九世纪的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可以与契诃夫抗衡的。但托翁对契诃夫的剧作评价极低。一九○一年的一天,契诃夫去探望到克里米亚养病的托尔斯泰。临别时,大文豪对契诃夫说:“莎士比亚的戏写得不好,而您写得更糟!”然而一个世纪过后,恰恰是当年不入托尔斯泰法眼的莎士比亚和契诃夫,成了当今世界两位最令人瞩目的经典戏剧作家。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有威望的大戏剧家彼得·布鲁克的导演代表作便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契诃夫的《樱桃园》。

在十九世纪末看低契诃夫戏剧的不单是托尔斯泰一人。当时的戏剧评论界普遍不接受这位剧坛新人。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七日《海鸥》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失败之后,当时最有名望的剧评家库格尔写文章对此剧作了毁灭性的批评:“契诃夫先生是小说家出身,他有一个致命的误解,他认为小说笔法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神圣的戏剧领地。由于有了这个致命的误解,这个原本就不及格的剧本,便变得不可救药了。”

当然还得承认库格尔的眼力,他在《海鸥》中看出了契诃夫的“小说笔法”,以为这样就破坏了传统的戏剧规则,于是把它打入了另册。而契诃夫的戏剧革新也的确包含有戏剧散文化的诉求。他在创作《海鸥》时给友人写了两封信。一封信写于一八九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您可以想象,我在写部剧本……我写得不无兴味,尽管毫不顾及舞台规则。是部喜剧,有三个女角,六个男角,四幕剧,有风景(湖上景色);剧中有许多关于文学的谈话,动作很少,五普特爱情。

另一封信写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剧本写完了。强劲地开头,柔弱地结尾。违背所有戏剧法规。写得像部小说。

《海鸥》对当时欧洲戏剧传统的“戏剧法规”的冒犯,显而易见。在第一封信中指出《海鸥》是“四幕剧”,就违背了分幕的“戏剧法规”。

我们知道,传统的欧洲戏剧的分幕一般都采取奇数结构,即分五幕或三幕。奇数分幕结构的剧本易于获得高潮居中的戏剧性效果。契诃夫背离奇数结构的编剧传统,把他所有的多幕剧都写成四幕剧,这正好反映了他不想像其他的剧作家那样去刻意追求戏剧的高潮点,而是把舞台上的戏剧事件“平凡化”与“生活化”。契诃夫开了“散文化戏剧”的先河。

在十九世纪末的俄罗斯,能够认识到契诃夫戏剧美质的戏剧家,只有正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起筹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聂米洛维奇一丹钦科。他于一八九八年四月二十五日,给苦闷中的契诃夫写了封信,表达了要排演《海鸥》的愿望:

戏剧观众还不知道你。应该让一个有艺术趣味、懂得你的剧作的美质的文学家(他同时又是个出色的导演)表现你。我以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选。我抱定了揭示《伊凡诺夫》和《海鸥》中的对于生活和人的灵魂的奇妙展现的目标。《海鸥》尤其吸引我,我可以完全担保,只要是精巧的、不落俗套的制作精良的演出,每个剧中人物的内在的悲剧就会震撼戏剧观众。

丹钦科的这封信没有得到契诃夫的积极回应。丹钦科便于几天之后的五月十二日又发出一信,用近于哀求的口吻对契诃夫说:“如果你不给,那会置我于死地,因为《海鸥》是唯一一部吸引着作为导演的我的现代剧。”契诃夫终于被丹钦科的诚恳所打动。

这样就有了在世界戏剧演出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舞台演出——一八九八年十二月十七日莫斯科艺术剧院《海鸥》首演。

……

我的导演工作道路的开始是独特的:不是因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才约略懂得了契诃夫,而是因为契诃夫才约略懂得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就在焦菊隐在重庆翻译契诃夫几个多幕剧的时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两个刚刚登上戏剧舞台的青年人——黄宗江和于是之却被契诃夫的独幕剧《天鹅之歌》深深感动。于是之读过《天鹅之歌》后说“这个戏写出了演员的辛酸与风骨”,而黄宗江写了篇名为《空台赋》的散文,为契诃夫这部独幕剧叫好。他们两位一直有登台演出这个独幕剧的想法,但终于没有实现。二○一二年九月,北京人艺在纪念中国小剧场运动三十周年之际,由濮存昕和何冰两人来演出了《天鹅之歌》,之后何冰还演出了独角戏《论烟草的害处》。但在中国演出次数最多的契诃夫独幕剧还是《熊》和《求婚》。

回想十年前的二○○四年,这年是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破天荒地在中国举办了以“永远的契诃夫”为口号的国际戏剧节。王晓鹰导演的《普拉东诺夫》(《没有父亲的人》)为开幕戏,林兆华导演的《樱桃园》为闭幕戏。

刚刚宣布国际戏剧节开幕的时候,有些记者还发出疑问:契诃夫不是小说家吗?怎么会有契诃夫戏剧节呢?但当戏剧节成功举办之后,这样的疑问就不再有了。

在戏剧节举办过后不久,我和王晓鹰导演应邀到北京图书馆作讲座。主持人说了一句很让我感动的开场白:

五十年前,我们请汝老先生在这里讲契诃夫的小说,今天我们请童道明先生和王晓鹰先生在这里讲契诃夫的戏剧。

今年是契诃夫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破天荒地在中国出版了《契诃夫戏剧全集》。抚今追昔,我们能想起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焦菊隐和李健吾这两位可敬的戏剧前辈,是怎样地怀抱着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完成了他们的皇皇译著;与此同时,我们也深信,《契诃夫戏剧全集》的出版,能让更多更多的人认识到:契诃夫不仅是个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戏剧家。

二○一四年六月十六日

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