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炜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藏传佛教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在周炜著的《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中描述的是一个佛的世界,一个高僧的境界,一个雅鲁藏布江与长江黄河融为一体的世界,阐述了哪些重要的人物在藏传佛教中起着重大的影响,有时哪些著名的高僧大德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内容推荐

周炜著的《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解释了人类的起源,了解了佛教在西藏的产生、磨难和发展的过程;阐释了哪些重要的人物在藏传佛教中起着重大的影响、那些著名的高僧大德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

目录

序章 赞普的传说

 一、吐蕃人与吐蕃赞普

 二、吐蕃人的天地观念

 三、赞普与天梯的传说

 四、雪域佛光

 五、吐蕃文明

 六、遗嘱的执行者

 七、大臣玛降之死

 八、大唐取经记

 九、朗达玛

第一章 转轮圣王

 一、父亲的故事

 二、莲花幼童

 三、跨越喜马拉雅山脉

 四、桑耶寺和它的护法神

 五、桑耶寺及莲花生

第二章 古格神殿

 一、成佛之路

 二、阿底峡人藏的背景

 三、阿底峡对藏传佛教的贡献与影响

 四、阿底峡大师与托林寺

 五、关于阿底峡大师的《菩提道灯论》

第三章 萨迦寺的智慧水晶

 一、天神玉仁的子孙

 二、萨迦班智达

 三、永远的格言

 四、政治家的选择

 五、元朝皇帝与萨迦法王的主属关系

 六、萨迦法王与萨迦寺

 七、萨迦派显密派系、教义及佛学观念

第四章 忽必烈与元代帝师

 一、家世传说

 二、降生的传说

 三、凉州生活

 四、在元朝皇帝的身边

 五、元朝国师八思巴

 六、千秋使命

 七、坐坛论禅

 八、落叶归根

第五章 恒河之恋

 一、两位雪域的求法僧人

 二、那若巴大师

 三、藏密瑜伽的玄机

 四、菩提树下的机缘

 五、恒河怨

 六、“夺舍秘法”的传说与修炼

第六章 瑜伽修士和他的道歌

 一、血族

 二、复仇

 三、磨难

 四、苦行僧

 五、《米拉日巴传》解读

 六、米拉日巴的道歌与故事

第七章 金色的楚布河

 一、楚布河谷的黑帽僧人

 二、转世再生

 三、第一位转世活佛

 四、五世噶玛巴活佛

第八章 雪域至尊

 一、前世

 二、雪域之光

 三、西部的诱惑

 四、惊雷

 五、宗喀巴是何时开始佛典传授的

 六、宗喀巴佛典传授编年

第九章 顺治皇帝册封的达赖喇嘛

 一、结怨

 二、决战

 三、顺治皇帝与五世达赖喇嘛

 四、关于五世达赖与清朝皇帝的关系

 五、修持与著述

 六、五世达赖喇嘛与甘丹颇章政权

 七、哲蚌寺及格鲁派的学经制度

 八、伟绩

第十章 从南部丛林来的诗人

 一、秘籍中的预言

 二、心灵的自白

 三、真假达赖喇嘛

 四、圆寂之谜

第十一章 六世班禅与乾隆大帝

 一、南木林的神童

 二、打开智慧之门

 三、乾隆皇帝与六世班禅

第十二章 雍正钦点的活佛

 一、少年活佛

 二、雍正皇帝的谕令

 三、十七岁的国师

 四、北京掌印喇嘛

第十三章 高高的经幡

 一、秘密寻访转世灵童

 二、走向圣坛

 三、格西学位

 四、摄政王之死

 五、达赖喇嘛的日常生活

第十四章 安多的五明高僧

 一、前世与转世

 二、遥远的拉萨

 三、高高的法座

 四、重返拉萨

 五、拉卜楞寺的辉煌

 六、传法途中的不幸

第十五章 摄政王

 一、十三世达赖的圆寂

 二、就任摄政王

 三、热振寺与历代热振呼图克图

 四、组织参与达赖转世仪轨

 五、热振事件

 六、热振之死

附录

 法尊大师的西藏情结

 活佛转世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研究

试读章节

一天,莲花生的母亲茶伽女俄丹对增巴南喀说:“虽然我是出自世俗凡界的一名普通女子,还未踏上过智慧之界的土地.但我希望今生能踏上智慧之地,这样我就可以在东北转世为桑哇琼吉玛仲,在那里我会成为万名修女的首领。”

莲花生的母亲接着又说:“在西南的米居尔恰,有一位著名的七世转生者叫婆罗门僧诺尔布,他为了利益众生要剁碎自己的身体,谁要能获得这些舍利,谁就能获得成就。所以,所有的人都要前去向他奉献供品,并礼赞他,我也要去取这些舍利。”

莲花生的母亲离开两位幼子上路了。可是,当她赶到西南的米居尔恰时,一名获得圆满修持的修女正好已在此地转世,她取走了所有的舍利。莲花生的母亲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仅仅获得了一根头发.她把头发衔在口中后便返回了。

由于莲花生的母亲对尘世厌恶到了极点,她感到自己的丈夫成了自己修持的障碍。因此她下决心要带着两个儿子离家出走。

增巴南喀对妻子的想法非常恼火,坚持要把两个孩子留在身边。两人最初互不相让,最后只好达成妥协:父亲留下长子,母亲带着次子莲花生出走。

几天后。母子俩告别了增巴南喀,前往南部的印度。当他们到达南方的达贡噶麦朵热巴林时.这位急于获得正果的年轻母亲竟异想天开地将自己的儿子藏在一朵盛开的青莲花的茎秆深处,然后前往西部的乌仗那参加修女法会。据说这次法会上展示了七世转生者婆罗门僧诺尔布本人的碎骨碎肉,她毫不客气地吃掉了这些东西,变成了西部莲花家族修女大法会的首领。然而当她再想起莲花茎中的幼子,并匆匆赶回印度时,儿子已经不在了。她哭天喊地,又伤心又后悔,她相信自己的孩子已被野兽吃掉了。事实上她的孩子活得好好的,只不过他又有了新父母。

原来在南印度的首府仁钦伦珠,国王贡图格和王妃南玛俄丹因为没有儿女,时常感到痛苦和伤心。他们天天向三宝祈祷,希望上天能赐给一个孩子。

也许是他们点点滴滴积累的功德感动了上苍,一位叫意增桑布的婆罗门僧人对他们说:“尊敬的国王陛下,如果明天您领着美丽的王妃到贡噶麦朵热巴林去散步,那么神圣而又可贵的王后一定会得到一个儿子。”

渴望得到儿子的国王和王后果真在第二天来到了热巴林,他们虔诚地向佛陀祈祷,并供奉了许多供品。这时他们看到了面前有一枝莲花茎在摆动,当他们非常仔细地观察时,国王和王后发现了藏在莲花茎中的幼童。在场的人都感到惊讶和欢欣。王后把幼童包在纱巾里回到了王宫。

国王和王后感到极其快乐,他们下令让全体臣民都集中到都城,庆祝王子出生。一位著名的相术专家也被召进宫殿,他仔细研究了王子的胎记,他说:“这位神圣和高贵的王子具有佛陀完美的品德,他将被上天选中。他那白里透红的肤色,预示他将用强有力的语言降伏世间的所有神鬼;他那鼻尖之上的忿怒皱纹.预示他将挫败强大的夜叉军队的抵抗;他那三角形的嘴巴.预示他将成为空行母女神的首领。”

这位术士像所有的算命先生一样,在夸奖了王子的面相后.又预言说他在今后的17年将遭遇灾难,免灾的办法就是把这位王子隐藏起来。

三年过去,莲花生王子可以行走跑动了,国王和王后也忘记了三年前那位术士的警告。一天,莲花生王子躲过仆人们的眼光,悄悄地溜出了密室,来到了宫殿的城楼上,他俯身向下张望,看见一群小孩在城下玩耍,就用弹弓发出了一块石头,也许是上天的安排,那块石头正好打在一个小孩的头上,小孩死了,所有的臣民都聚集在宫殿四周,人们高喊道:“国王夫妇,王子杀死了臣民的孩子,臣民把他们的希望寄托给谁呢?难道不能惩罚王子吗?”

国王回答说:“为了得到这个孩子,我和王后曾经历过许多的痛苦,我们愿意为臣民之子付杀人赎金,希望你们放过这个才三岁的孩子,你们好好想一想吧!”

臣民们又喊道:“当我们这些臣民犯下任何一种错误时.国王您的法律就会打击在我们的头上,难道法律不能触及这个犯法的王子吗?”

国王看着城下愤怒的人海,知道自己再也保护不了王子.只好说道:“如果要用法律形式打击人,那么你们就去惩罚他吧!法律对所有的人都是公正的。”

P27-29

序言

一、吐蕃人与吐蕃赞普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藏是人烟稀少的干燥高原,其北部是羌塘大草原,西南边是白雪皑皑、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特殊的地形地貌使西藏成为一块让人难以进入的封闭地区。除拉萨河、年楚河和尼洋河等地区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外.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游牧民,他们生活在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造就他们成为身体强健、吃苦耐劳的民族。

也许正是这种由重重高原大山所形成的自然屏障,尤其是高与天齐的高原地理让藏族先民的思维空间伸向了天界。于是.这种现实给藏族最古老的文化烙上了天的印迹,古代藏族成了崇尚“天”的民族。

确实,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地理结构给西藏古老的文化结构带来了不朽的价值,天与地的和谐统一,成为藏族古老文化起源的焦点,于是,在藏族先民的观念里,一个一个的神话顺理成章地把藏族佛教文化中的许多因子归结到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化,由此也构成了藏族的古代文明。

关于人类的起源,尽管现已有科学的解释,但藏族神话却把它与天联系起来,确切地说是与居住于天界的菩萨联系在一起的。在《汉藏史籍》、《西藏王臣记》等藏文史书中都记载有这个故事:大慈大悲的圣者观世音菩萨来到南赡部洲,在布达拉山上,面朝北方观看,思考引导雪域有情众生的方法。通过日夜六时的观察。看到雪域吐蕃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佛陀未曾到过,佛光未曾照到,没有佛法,众生还够不上教化的对象,充满了无边的黑暗,没有人类。这时菩萨心想,要教化雪域各地,首先应当派遣一个能衍化成人类的化身前往。说来也巧,这时菩萨前出现了一个名叫哈努曼陀罗的猴子。观世音菩萨就对它说:“你能在雪域修定吗?”猴子答:“能!”于是从观世音皎洁的心间月轮中现出一个罗刹女来与猴结合,生下了六个孩子,从此西藏有了人类。

藏族先民从佛教中借鉴了历史循序发展的思想和人类逐渐进化的概念。他们认为人类最早是一些光明灿烂的天神,而随着大地的形成却逐渐变得暗淡无光和迟钝愚笨起来。其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最早吃的是一种地脂,即大地的前身,而后来则摄取其他食物了。吐蕃人是通过佛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译文才熟悉了这些佛教传说的。

吐蕃人自认为由“猕猴”而衍生而来,古代羌族人也自称为它的后裔。根据石泰安研究,这类部族共达六个之多,均自猕猴和罗刹女最早的六位儿子繁衍而来。这六个部族又细分为四个“长兄”部和两个“幼弟”部。人们在一般情况下还在这一名表中再加入第七个部族,即“舅父”部。后者与天上光辉的神或最早的一枚蛋有关.其他传说还认为人类系由此蛋起源。藏族作者们还在这一分类图式中加入了另外两类居民。其一仅包括一些外邦之地:象雄、苏毗、吐谷浑和弭药;其二是一些在有史记载以来的时代中才为人所知的民族。而藏族人自己却把他们看作是非藏族人。确实,某些人对他们特点的分析可以允许将之与汉藏走廊的土著人联系起来,尤其是同羌人加以比较。在唐代汉人的记载中(公元600~800年的一些评论),羌人和吐蕃人具有大量共同的文明特点。

藏族古老的神话通过天,解释了人类的起源,但核心是要解释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过程,尽管这种解释是非理性的,但它的神话色彩却是令人神往而又有一定的逻辑性。

雪域吐蕃有了人类,而它的统治者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在藏族古老的神话解释中首先把它的着眼点放到鬼、神上面,然后归结到天。于是西藏的传说中先有了鬼神统治者,然后才有了天神下降为人主的神话。

所以拥有一位首领是因为“必须为那些无国君的黑头人指定一位首领”。根据敦煌写本的记载,这就是那些派向天上的使节们的观点。在公元823年的一篇文献中也隐喻到了这一先例,在提到墀祖德赞(汉籍中的可黎可足)的时候记载道:“大蕃圣神赞普白天而降,入主人间,成为黑头人的君主”。

关于天神降为人主的神话讲道:

雪域有了人类,出现了许多小王,可是观世音菩萨想,如果雪域没有诸圣者的加持力,没有一位统治者,要想兴起佛教是很困难的。于是由圣观自在菩萨加持诞生了一位王子,他就是护狮王的三儿子。这位王子的相貌异乎常人,眼睛像鸟一样从下往上合,长着碧玉般的眉毛,手指连在一起,牙齿像海螺。护狮王觉得他是鬼怪变化而来的,是可怕的凶兆,要手下人把他杀了。大臣们不愿意用武器把他杀死,就把他放在铜箱里,钉上钉子,抛人恒河。一对老夫妇得到了铜箱,救了王子。当王子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后,逃人了雪山之中。这时,观世音菩萨运用胜慧光明照射他,从而改变了他的意趣。他来到江脱神山顶上,举目远望.忽见雅隆河谷,犹如将天上的快乐功德搬到了人间那样美好!这时,他又看到了雅拉香波神山的白雪。王子最后到了贡布神山的山顶上,沿着木神天梯下降,正巧被12名牧童看见。他们问王子:“你是谁?”,答日:“赞普。”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王子用手指朝天一指。牧童们听不懂他的话,感到十分惊奇.就说:“这人是从天上来的赞普,可以当我们的王。”于是将他放在一个木头座位上,用脖颈将他抬回家中,因此得名为聂赤赞普(意为颈座之王)。

这就是创立吐蕃王朝的第一位国王聂赤赞普。由聂赤赞普开创的世系共包括30代赞普。吐蕃赞普自天而降的特征持续了历代王朝,在千年之后又通过达赖喇嘛而纳入佛教之中。

这就是雅隆的第一位国王。“雅隆”一名意为“很高的行地”,也用以指吐蕃的其他地区,本处所指的雅隆地区是发源于哲古湖的一条河的喜马拉雅山河谷,此河于泽当附近从右岸注入了雅鲁藏布江。这是联结印度和吐蕃的一条最为合乎情理和最近的路。但今天却不大有人来往了。该河谷是最为肥沃的地区.最为适合耕种。泽当是吐蕃继拉萨和日喀则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在距两条河的汇合处不远的一个叫做洛卡的地方,河谷中隐蔽了该地区最为古老的历史建筑藏王古墓,在雅鲁藏布江的北岸向西定一程远便是桑耶寺,这是西藏最为古老的寺院。

聂赤赞普做了部落首领以后,人们就在长满红柳和香莎草的山坡上,修建了西藏第一座王宫雍布拉康,献给了聂赤赞普。这座王宫的遗址,就在离山南泽当镇不到15公里的地方。当然也有学者否认这种神话的说法。据西藏著名学者恰白·次旦平措的研究,聂赤赞普出生在西藏的波沃地方,也就是今天林芝地区的波米县。他的母亲叫姆增,在兄弟九人中他排行最后。他离开家乡,去吐蕃中部的原因主要是他性格倔强、能力很大,不愿受地方官吏的欺侮和控制,终于被当地人驱逐出境。恰白先生引苯教的观点说:聂赤赞普去过27个地方,这些地名不仅现在可以辨认,而且清楚地表明了他依次从波沃到工布,然后经达波到达雅隆河谷。他是从波沃地方来的王,故尊号为“悉补野”(波沃之王)。

不管聂赤赞普是天神下凡,也不管他是吐蕃人,还是来自汉地的樊尼,这个在西藏一直非常有影响的天神下降为人主的神话,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代藏族人的一些重要观念,而这种观念有时往往又是理解西藏历史乃至文化的关键。

……

朗达玛还不甘心,他又命令把仿造的弥勒转法轮佛投入湖中.当佛像入水时,湖泊发出了巨大的喧嚣声。很快,拉萨、桑耶等地的寺庙大门,都按朗达玛的吩咐用泥封起来抹成了墙壁,并在墙上故意画上了出家僧人饮酒作乐的图画,以此来戏弄佛教。

这时.有一位瑜伽师正在耶巴的贝吾岩洞中闭关静修。他就是我们在本节的开头介绍的那位发誓要杀死朗达玛的乌鸦转世者白吉多杰。一天半夜,吉祥天女变化成一个女人来到岩洞中对他说:“现在吐蕃的成就者,只你一人。现在是你杀死那个万恶的藏王的时候了。”第二天早晨,他向侍从问起拉萨的形势,侍从向他详细说了藏王毁佛经过的情况后,白吉多杰想起了那只该杀的驮运泥石的牛,于是将自己的白马用炭末涂黑,身穿外黑内白的大氅,带着铁弓铁箭来到了拉萨。

这天,朗达玛对仆人们说:“昨夜做了一个噩梦,我身子不大舒服。”他想到宫廷外散散心,就信步来到大昭寺门前的唐柳下。

这时,白吉多杰正好骑马路过这里,他一眼就认出了正在唐蕃碑前念念有词的藏王。白吉多杰便借着对藏王礼拜的手势扣箭在弦,将发辫往背后一甩,松手放出了一只暗箭,射中了朗达玛的眉心。白吉多杰大声喊道:“罪恶的国王已经被杀了!我的名字叫黑魔鬼雅协!”说完就飞身上马逃走了。他一口气逃到玛栋河.冲洗了马身上的炭末,又将大氅的白里翻过来穿上,高举着铁弓.消失在去耶巴贝吾岩洞的路上。

再说朗达玛被眼前发生的事惊呆了,他中箭倒在地上,两手死死握着箭杆说道:“要么早杀我三年,要么晚杀我三年就好了!”说完就死去了。对他临死前的话,后来的人们解释说:“早三年杀他”是说那时他还没灭法,“晚三年杀他”是说那时他会改信佛教。也许在藏族人看来,朗达玛的遗言正是他对毁灭佛教的忏悔。

白吉多杰逃走后,吐蕃王室派出九名骑手去追杀他。当他们赶到白吉多杰修行的岩洞时,只见白灰掩没了足迹,白绸洞帘里面放着狼皮和鹰鹫毛皮做的衣服,一扇小窗子开着,满地抛撒着鸟毛,白吉多杰带着一些经书早逃往东边去了。

随着朗达玛的死去,从九天降到雪域的神圣赞普终于退出了西藏的历史舞台。从7世纪开始,数辈赞普的不懈努力才为吐蕃迎来了佛教文化的曙光,而一代赞普的叛逆却把他们的事业毁得干干净净,直到几个世纪以后,佛教的曙光才重新普照雪域.但这段苦难的历程谁会忘记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