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成之路(大成律师川藏骑行记)
分类
作者 陶鑫良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翻越高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抛开都市的霓虹酒绿去体验一段真正的身心修行之旅。23名来自大成律师事务所全国各地的律师同仁组成的“大成之路”骑行队,怀揣各自的拉萨梦,于2013年6月1日从成都出发,经过28天,历经千难险阻,翻越12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跨过金沙江、怒江,行程2166公里,最终成功抵达拉萨。途中或有顿悟或释然,现在陶鑫良主编的这本《大成之路(大成律师川藏骑行记)》将这些感悟和对人生的体会分享给更多的人,将大成之路所代表的健康的生活理念传递给生活在快节奏状态下的都市人。

内容推荐

23人,28昼夜,2166公里,12座高山,平均海拔4000米,最长单日骑选择188公里,连续骑行16小时,夜骑4小时,穿越6座幽暗隧道;塌方、逆风、雨淋、高反、病痛、失明、摔车、落石、险坠悬崖……血与火的征程,雪与冰的洗礼。以大成律师为主的这群人,放下房子、车子、票子,踏上川藏线,完成了这段惊险、美丽、多情之旅。队员的骑行日记、骑行感悟和人物白描,以及“大成之路”关注者们的真情叙述,共同书写出大成律师的天路传奇《大成之路(大成律师川藏骑行记)》。

本书由陶鑫良主编。

目录

人生如是(序一)彭雪峰

心随诗飞(序二)陶鑫良

第一章:所思在远道——骑行感悟

 上路/郑志

 骑行川藏感言/王敏

 理想不死/张冰

 放下/张冰

 我是你未来的日子(记归队第一天)/张冰

 信仰/张冰

 这里有风(后记)/张冰

 骑到拉萨、活着回来——一个骑行“菜鸟”的川藏行/杨崇新

 有愿必成/高兴

 大成之路——吾诗已成/刘麟

 大成之路“杂记”/杨宇宙

 骑在天路——海天一路/童登勇

 川藏线上的记忆/蒲桂平

 归去来/闫飞翔

 存在/王俊骁

 大成缘/黄勇

 母子共话“大成之路”/何千里田华

 “大成之路”留给我的是感动!/陈斌

 慢下来,等等自己/李一凡

 一生铭记:西行“大成之路”/谢帆

 陪伴/唐文斌

 超越梦想一起飞/毛雄

 社群之美/刘逸星

 一路向西/邵宇

 不要让假想的困难阻步/杜继锋

 生命的重心在何处一记“大成之路”川藏骑行/滕风武

 不负此生/罗毅

 “大成之路”团队建设/罗毅

第二章:所行路浩浩——骑行日记

第三章:所见月皎皎——关注目光

 “大成之路”,来得正是时候/吕良彪

 猜想骑迹寄望大成/张洪

 大道必成/谈晓芸

 我们在一起/瞿霞

 大成之路,大成之梦/闰丽萍

 每个人的大成路/严轶

 为“大成之路”而写/余力麦欣

 心,与你同行/王杰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话,有些爱/刘倩

 “大成之路”随笔/冷云松

 诱惑/金艳彬

 川藏行/徐清

 在路上/杨舒雯

 那一夜/徐新建

 追梦少年/李炜

 写给“大成之路”基金会/张洪

第四章:所忆是悄悄——人物脸谱

 01号队员 罗毅:川藏线上的奇迹

 02号队员 杨宇宙

 03号队员 毛雄

 04号队员 王敏

 05号队员 杨崇新

 06号队员 陈斌

 07号队员 蒲桂平

 08号队员 童登勇

 0g号队员 高兴

 10号队员 刘麟

 11号队员 李一凡

 12号队员 王俊骁

 13号队员 黄勇

 14号队员 谢帆

 15号队员 何千里

 16号队员 张冰

 17号队员 邵宇

 18号队员 闫飞翔

 19号队员 滕风武

 20号队员 唐文斌

 21号队员 刘逸星

 22号队员 郑志

 23号队员 杜继锋

 骑行顾问严轶

行走(跋一) 刘逸星

那路(跋二) 吴晨尧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编后记

试读章节

大成之路——吾诗已成

刘麟

10号队员

大成乌鲁木齐

我的心中,有一段旅途,不在乎路上风景,只在乎与谁同行。

我的家乡新疆,与西藏以神山昆仑山相隔,皆是一路向西的尽头。这两片大美之地,同样地广人稀,同样物产独特,同样拥有少数民族及其宗教信仰……因此,对我来说,“大成之路”骑行川藏的吸引力,并非来自西藏的神秘。催促我出发的,不是磕长头信徒的朝圣地,不是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风景,而我也不像很多都市人一样为了放下、为了找寻自我而奔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的初衷,只在“大成”。

所谓无知者无畏,毫无骑行经验的我,为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大成人聚会,报名,买车,拉练三天,奔赴成都。其间很多人问我能坚持下来吗?可怜我当时心中并没有“坚持”这个词,报名表里只有一几和我两个女队员,我丝毫没有给自己设定压力,能骑多远就骑多远,骑不动就坐车去拉萨,六月的我,就抱着这么一副一点儿都不积极向上的心态,走上了川藏线。

前五天的行程,我因为养伤暂时与后援车为伍,一路上随拍、补给,并不能十分感受到队员们的辛苦,只是逐渐觉察到大家看到后援车和我的眼神越来越热烈,那希望之光隔着风镜也在灼烧着我,我不得不想着法子照顾、安抚大家,以至于获得了“管家婆”的美名。第六天的行程,要翻越川藏线的第一座大山:折多山4290,本应再休整几天的我,至此按捺不住,挥鞭上马。一上来就是爬大坡,管家婆能行?这次,我又无畏了一下,欢快而自信地出发了。起初按照预想,我在路上思考了一会儿人生,直到身体略微的困顿感将我从遐想中抽离出来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爬完坡拐过弯还是坡、总是坡似乎永远是坡的困境,身体告诉我如果拐过弯还是坡就真的踩不动了,无奈前面这帮人仍然在从容地踩着,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打算,难道说“坚持”就是用在这个时候?我能不能再坚持几个坡?要不休息一下?不行!不能停……我一边在心中狂吼,一边机械地划着圈儿,灵魂仿佛脱离了身体。太阳的热度、忽而一缕微风的吹拂、车胎擦地的节奏甚至心中怒吼“坚持”的声音,这种种感受越来越具象化,一呼一吸也越来越清晰,忽有一瞬,我恍惚的感觉,世界不过我孤身一人、身前两米而已。在这一路静默的沉淀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印度教、基督教抑或是佛教的苦行修行法的些微力量:苦行的方式能让人迅速将外物摈弃,聚焦于自己的身体,为了压抑身体传来的痛苦信号,人又以强大的意念强行将自我抽离,模糊、虚化念想,或称放空,全身心的感知周围,于是在这一刻,人由身到心地融入了自然,正如佛家禅意: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当下,呼吸,就是一呼、一吸;微风拂过左耳后的发丝,脸侧轻痒,又从右肩溜走了……在自然之间,人已忘我,只有纯粹的感知。

就这样,当下的一脚一脚,让我踩上了折多山,以及之后的每一座山。无论海拔四千米还是五千米,我的所得,世俗地讲:只要出发,就会到达;内心来讲:当下,我只是在我的路上。本是一次不安于室的折腾,却悟了心境,也是一种佛缘。

当然,也不是一念成佛就此淡定无扰了,就像总是念叨着“放下”的冰哥会间歇性地放不下一样,毕竟难行的川藏线,也让我崩溃过。骑行第十天,理塘到巴塘,188公里,前半段轻松写意地上完坡后,面对的是60公里的平路,谁料人品无用遭遇逆风,虽用尽力量也无法御风前行,大风把我的意念都吹散了,眼观鼻、鼻观心那套不管用了,只得依靠外部力量,好在有谢帆默默地陪着我,虽然我已经郁闷到无心开口,但有个人在身边,仍然是强大的支持。那一天,隧道、狗追、下夜路,转山、转水、转佛塔,我们一一经历,看到“巴塘人民欢迎您”的那一刻,男人们在夜空中嘶吼,我放松了,笑了,自省内心,感觉又强大了不少。骑行第十二天,进藏到芒康,翻越宗巴拉山4170,可能一直没休整好,我有点儿体力透支、情绪崩溃,眼看着坡多不止,我说服自己推了两次车,坡度陡时骑行速度直沦落到四码以下,一直鼓励我的队长罗毅也无语,忍不住推了我几把;又据说俊骁沿途写了十七处“刘嶙加油”;快到垭口的时候,队友们下来鼓励我,千里一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王敏接着“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兄弟们骑车在我前后高唱,因着这一切,我哭了,却又充满了力量。

其实,在路上,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难;没那么风光,但也没那么落魄。我们在悬崖边的客栈享受过最美的星光,穿行过阵阵的油菜花香;有过雪山引路,有过蝴蝶为伴;更多的是湛蓝的天、浮夸的云、静谧的林荫大道以及朴素的“扎西德勒”声声,虽然也有暴晒、雨淋、淌水,有落石、烂路、逆风,但我们一路以酒当歌、醉眼笑谈,这一切的一切,美好或不甚美好的体验的最后,终有到达。

拉萨,拉萨。

在拉萨的日子,我没有四处奔波观光,而是奢侈地睡着懒觉,窝在藏家院儿里发呆、读书,或在寺庙里闲晃,就如最爱的色拉寺的下午,我们躺在大殿门前冰凉的石板上,捻着无谓真假的菩提念珠,静会着鸟鸣寺更幽。在藏地,有生活在别处的惬意,也让人生出了发自内心的慢,慢下来,生活。

以上,大成之路,我只能描绘所想,并不能传递所感,沉淀在我心中的,已悄然润墨,这一点,仓央嘉措似乎也与我同感:

写成的黑色字迹

已被水和雨滴消灭

未曾写出的心迹

虽要拭去也无从

有一些无声话语,只有寻梦的人彼此才能听得见,大成之路的鸣响,既已在我心中了,相信你也会听得见。

2013年7月3日于拉萨

P27-29

序言

人生如是

彭雪峰

“大成川藏骑行”过去四个多月了,队长罗毅、一凡公主找到我,要我为《大成之路》写个序。看着他们,记起他们走过的年轻激越,经历过的成功洗礼,还有重返尘世后的舒缓甚至新的不解,我该说点什么呢?

我想说,我知道川藏骑行的自始至终你们经历了多少的不易,这不仅仅是路途的艰险、条件的恶劣、伤病的困扰和体力的不支,还有筹资时的艰难、矛盾时的争论、困境时的焦虑、分离时的担心。然而,我也知道,这一路,沿途的风景是那么的壮美,伙伴的团结是那么的感人,后方的鼓励是那么的贴心,胜利的喜悦又是那么的难忘。

我想说,川藏之行其实就是浓缩的人生!春雨夏花、秋霜冬寒,从来就不只是一种风景。所以,面对生活,我们就该如同面对川藏行。我们不仅要能坐拥万众瞩目的辉煌,还要能容忍无人喝彩的落寞。我们不仅要能挥洒激情燃烧的不凡,还要能安于默守陈规的平淡。面对生活的不同阶段,沿途的不同境况,我们应该抚平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以一种平常而感恩的心态去欣然接受这一切多姿多彩的变幻。

我想说,人生其实是一场更大的骑行,体会过川藏之行的苦乐甘辛,应该懂得从中最应该收获的恰恰是一种骑行的精神,不被暂时的困难压垮,不被小小的胜利冲昏,然后以这样达观、积极的精神去迎接人生骑行中更大的挑战,而不是反而让这场可贵的体验之旅把我们打败,丢失了自己,那样的话,我们就失去了这次骑行的意义。川藏之行是生命价值的体验,也是生命力量的释放,为我们的一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这种财富的获得给我们带来的应该是释然而不是沉重。再宝贵的财富,获得了就该放下,我们无法背负着沉重的黄金上路。

我想说,我知道川藏线上经历的磨难不胜枚举,其实人生亦如是。但是怎样才能使我们所经历的磨难实现它该有的价值呢?我以为,当是在我们回味它时,不是在咀嚼苦涩,而是面带微笑,甚至充满感激;当是将这磨难变成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而不是终日戚戚然的呻吟。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变成深切的怀恋。”片段的累加构成了人生的全部。每一个片段的意义就在于贡献一段绚丽,最终铸就人生整体的辉煌,即使是挫折和磨难也有其独特价值。川藏线山高地阔,风光无限,充盈着美好,也遍布着荆棘,一如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切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去看待它。以享受的心态看待忍受的里程,一切都会充盈幸福,反之则郁结忿懑。

我还想说,川藏骑行虽然结束了,但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人生的骑行才刚刚开始。川藏行中的清纯、圆融、酣畅和重返尘世后的浑浊、纠结、功利可能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如何能继续保持心境安坦、动静等观,是生活提出的新的考验,做好这门功课的难度,也许并不亚于骑行本身。因此,仍然需要眼盯前路,砥砺向前,把川藏行中大成人拼搏、团结、包容、民主、乐观的精神一步一步踏进人生的车轮,造就出骑行人更大的辉煌。

愿所有的骑行队员,还有我们四千多名大成人,一路顺风、平安!

是为序。

彭雪峰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后记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

人生如同单程高铁,疾驰如飞,永不回头。客居于天地间,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一件物品能据为己有,除了记忆、除了精神。重复的生活,如挫似刀,摧残着青春;飞奔的岁月,如风似尘,吹散了活泼。当光阴使者向我们宣判,终将告别,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世界我确曾来过?或许,只有凭记忆来证明生命的贫瘠或厚重,借精神来传扬人生的黯淡或荣光。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又何曾留下什么痕迹呢?好在我们有“大成之路”。在夏季川藏高原上交会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山、那些水、那些风、那些路、那些病、那些痛、那些笑、那些泪……都已随着2013年的结束,而离我们远去。然而,我们,却满载而归。我们毕竟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并活在历史进程之中。“大成之路”上的脚步,已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

这本是源于罗毅组织的一次自发性挑战活动,它的成功,除了依靠征程中队友们的团结、意志和纪律,也离不开大成同仁、家属和朋友们的热情支持。

要感谢彭雪峰、吴晨尧、陶鑫良、王杰、张效峰、刘倩、杨舒雯、王司辰(张洪之女)、冷云松、曹寅、范兴成、刘记、余力、麦欣、张杰、黄妙等同仁朋友为“大成之路”的慷慨解囊,没有强大的物质保障,骑行川藏线要艰难百倍;这些朋友和骑行队员捐款结余的部分,已汇入大成之路基金。

要感谢陶鑫良、吕良彪、黄兴、瞿霞、徐新建等几不间断的歌诗文章,这些是骑行队每日的精神食粮。

要感谢王忠德、郭宏清、钱红骥、马江涛、商建刚、赵敏、纪敏、张洪、党亦恒、徐文萍、郑文、徐清、蔡丽红、贾新辉、李潇漪、孟红、刘军杰、黎智勇、马佳、殷巧红、道日纳、马玲、陈凌、杨柳、刘亚平、柳建朋、黄华、苏秀芬、李洪奇、江荣卿、姚岚、王章伟、张颖、张东、钱洁、孙志洋等同仁以各种形式,或在后方关切、或来前线支援,让更多的人与“大成之路”相知相遇。

要感谢田华阿姨、毛英、金艳彬、李诗依等所有的家属亲朋,你们的理解和信赖让骑行队员奋勇前行;要感谢严轶、王浩、张杰、李如荣师傅等技术指导和后勤保障人员,你们不求回报的热情周到服务使骑行队后顾无忧;要感谢九零后公益人谈晓芸,她义务全程承担了海报、文化衫设计等创意设计工作;还要感谢吴勇、张懿、王敏、陈斌、毛雄等摄影师,除了作者自行提供的部分照片外,本书的图片主要出自他们之手。

大爱无言,大恩不谢,以上的文字不能表达我们感激之万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参与者姓名,已经作为作者为本书提供了文稿,不再一一鸣谢。同时,“大成之路”参与人数众多,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海涵。

拉萨,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大成之路”的又一个起点,是大成律师事务所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延续,是大成精神发扬光大的里程碑,大成人在大成之路上将继续前行,永无止境,大成人会用实际行动向律界内外展示大成精神的力量。就在本书成稿之际,由厦门分所郭宏清牵头主办、“大成之路”基金支持的“大成之路”第二季台湾环岛骑行已经启动;第三季“大成之路”天山行也在筹备之中。

本书各板块分别由以下几位执行编委负责组稿:刘麟(骑行感悟)、高兴(骑行日记)、麦欣(关注目光)、张一君和滕风武(人物脸谱),罗毅负责了序跋部分的组织和题记,闫飞翔分担了繁重的协调和组稿工作。同时,本书部分内容脱胎于《大成生活》大成之路特刊,特刊的编委会尤其是高美丽、关琦、许秋芳、刘雅慧等付出了智慧和辛苦的劳动,他们也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指导意见。感谢王勤帮忙联系了出版社。当然,还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毛静彦编辑,她认真负责有效率,保障了本书的顺利出版。

吾诗未成待天成,一番苦旅一飘蓬。

相虽无相难觅踪,心确有心浮云影。  世事无常惜欢会,兄弟同德战长风。

百年弹指皆忘却,菩提树下话西征。

谨以此书纪念永志难忘的大成之路。

(《大成之路》编委会

(执笔人:郑志)

2014年2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