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对人生的一种冥思、顿悟和理解的过程。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能够指引人的心路。
张秀欣编著的《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并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在阅读禅宗智慧的故事之余,体会到佛门之内的点点滴滴。书中充满了玄妙的哲理、机趣,称得上是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堪称有志接触禅学的人必备的一本饶有趣味的好书。其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体验以及睿智的语言,无不透露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禅虽高深,但形式却极其简单、生动。本书能让读者寻得心灵的净土,去探求和寻索,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领悟禅的独特思想魅力。
佛教是教人达于大智慧的宗教,在所有佛教教派中。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一宗,因为禅宗更偏重于自我体悟,自我觉醒,认为这件事是任何人都无法替自己完成的。所以,一心指望佛祖菩萨的帮助终归无济于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让禅的智慧开示我们的生活,让禅的境界净化我们的心灵,觉悟世间一切。解放自我心灵,让生命充满微笑,让生活充满阳光。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由张秀欣编著。
平凡世界,禅道人生
平凡的人生,蕴含着纯真的意趣。禅其实最贴近大众。我们那种回归自然、平凡恬淡的平常心,就是禅心。平和的人生,才能使人活得自在。劳动也好,休憩也好。都能人佛人禅。若是被物欲所牵、被名利所诱,那么,劳动不是劳动,休憩不是休憩,就会堕于人世苦境。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弟子答。“天空够大吧,”师父说,“但我可以用一只手掌遮住整个天空。”
弟子无法相信。只见师父用一只手掌盖住了弟子的双眼,问:“你现在看见天空了吗?”继而,师父把话题一转,说:“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烦恼、小挫折,也像这只手掌,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总是拉近来看,放在眼前,搁在心头,就会像这只手掌一样,遮住你人生的整个晴空,于是,你将错失人生的太阳,错失蓝天、白云和那美丽的彩霞。”
弟子终于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
又一段时间,弟子为人处世总是不拘小节,认为小节无关紧要。
一日,师父问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种天气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当然是下大雨。”弟子回答说。“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湿人们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而不是大雨。”师父说。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湿衣服的怎么会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因为天一下大雨,人们很快就会警觉,带了伞的便会撑开伞来挡雨,没带伞的便会跑到房檐下避雨。但如果下毛毛雨,人们难以感觉,或是感觉到了,也无所谓,认为这点小雨不足以打湿衣服,于是仍我行我素地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觉间,便淋湿了整个衣服。”师父说,“为人处世,我们的言谈举止,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句话语,这些都像毛毛细雨,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不引起注意,不引起警觉,就会在有意无意闻打湿别人的‘衣服’,伤害到别人,同时也会因此打湿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蒙受灾难和损失。”
弟子终于明白了,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是因为人们放松了对毛毛雨的警惕。
【禅悟】人生充满无常,无常即苦。佛法告诉我们。生命的无常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应该面对它、认识它、超越它。世间的一切都有生住异灭的过程,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轮转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无谓的执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痛苦和烦恼。
禅入我心,开启心灵智慧之光
禅是生活中感悟的智慧,无处不在,处处可修。如果一个人一生天天都生活得很实在,很美好,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果,是宋代非常著名的禅僧。
大慧宗果的门下,有一个和尚名叫道谦。他参禅多年,都没有发现禅的奥秘。他的师父派他出远门去办事。他非常失望。为时半年的远行,在他看来,对他的参禅有害无益。
他的同门宗元和尚十分同情,对他说:“我同你一块去好了。我想我可以尽我的全力来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使你不能在路上继续参禅啊。”于是。他们一起远行。
一天晚上,道谦向宗元诉说了自己久久参禅而不能悟道的苦恼,并请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助你的事尽量帮助你,但有五件事我是无法帮助你的,这五件事你必须自己去做。”
道谦忙问是哪五件事。 宗元说:“当你肚子饿、口渴时,我不能代替你吃饭、喝水,你必须亲自吃饭、喝水;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来,我一点也帮不上你。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这席话立即打开了道谦的。扉,他顿时感到快乐无比。
于是,宗元说:“我的事已做完了,再伴游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你继续前行吧。”
半年之后,遭谦回到了原来的庙里。大慧在半山亭远远地看见他,高兴地说:“这个人连骨头都换了。”
【禅悟】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禅道即人道,禅悟即人悟,唯有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觉悟禅道的奥妙。
佛法无边,心净则宁
某日韦刺使问六祖:“弟子常见人口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这办的到吗?”六祖回答:“人有两种,法无两样。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什么地方呢?迷人不知自身就是净土,愿东愿西。悟人知道心净就是佛土净,随遇住处都安宁。”
【禅悟】三千大千世界,实在只如一颗粟米,你说它怎么宽广,却始终会有极限。既然宽广的天地都不值一提,更何况我们的色相肉身呢?因此,执着于躯壳的假象,是何等不智?何等短浅?怎能不求早日脱出?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各各都如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路。道路总是寂寂不动,而行走于道路上的人常不能专心一志,贪看路边美景,留连路上游戏。若是自我不能安定本身的心,殷勤精进,那么到哪儿才能找到自心的安定和适泰呢?只有内心平静了,到哪里都是安宁的净土。P2-5
禅是对人生的一种冥思、顿悟和理解的过程。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能够指引人的心路。
中国佛教的精髓在禅,中国文化的底蕴在禅。禅宗的思想、精神、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灯,成为芸芸众生的精神家园。
禅离我们很近,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阶段。其实,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通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从而使人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说禅,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智之人,不眈与形,不逐与力,不持与技。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的高地。说禅,静心;无欲修禅,怡性做人。静乃是禅的精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入“静心凝神思大道,详察万物品无常”的境界。说禅,守定;性定修禅,淡泊做人。给那颗好胜的心一个休憩的港湾,让它空明通透,真实无妄。说掸,思悟;参悟修禅,慎思做人。渐修顿悟,不得其法,不悟其要,不明其义。让我们思悟人生真谛,到达新的境界。
只有真实的生命才是最善最美的。在空悟的心灵中,人生和宇宙都是空明透澈的,没有一丝阴霾,没有一丝遮挡。除尘扫染,斩断束缚,需要心灵真实的力量。
禅很平常,不是达摩面壁,也不是跏趺而坐,而是寻找一个温馨的“家”。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当被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包围时,读几则充满人生智慧的禅林小故事,通过文字般若的导引,就能放下一切,让生活回到原始的诗意与宁静。明白了这一点,清晨起来做一个深呼吸,就能感觉原来生活是这般美好!
禅是一种生活,是喧嚣尘世中的一道清泉,身处俗世中的一道灵光。用禅心去体会人生,将我们的菩提心、般若心、禅心提炼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禅”是要人们在生活中体悟掸道。离开了生活去求禅问佛,无异于缘木求鱼,无从可悟。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人生活和工作当中,有助于把生活、工作推向更高的意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并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在阅读禅宗智慧的故事之余,体会到佛门之内的点点滴滴。书中充满了玄妙的哲理、机趣,称得上是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堪称有志接触禅学的人必备的一本饶有趣味的好书。其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体验以及睿智的语言,无不透露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禅虽高深,但形式却极其简单、生动。本书能让读者寻得心灵的净土,去探求和寻索,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领悟禅的独特思想魅力。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