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杨虎城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魏佳//杨鹏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杨虎城将军是出生于陕西蒲城县的一位著名爱国将领,他因反对内战,要求抗日,和张学良将军联袂发动了震惊中外、彪炳千秋的“西安事变”。中国的轨迹,民族的命运,斗转星移,时空转换。杨虎城将军的一生,是为和平、民主与抗战而牺牲奉献的一生。2013年是杨虎城将军诞辰120周年。杨虎城将军对于年轻人来说,属于过去的时光,但对于千秋青史,对于滚滚历史长河,他永远都是一个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历史将永远铭记杨虎城将军为国家和民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1893年11月26日(光绪十九年十月十九),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贫民杨怀福家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母亲孙一莲抱着孩子喜不自禁。他们给男婴(长子)取名叫“长久”。关中一带有把小孩爱称为“娃”的习俗,因此,这个男孩就被乡亲们称为“久娃”,久”。“久娃子”长大参加革命后,又改名忠祥,彪(音忠),号虎臣、虎城。游历日本时用名“呼尘”。父亲杨怀福擅长木工活,后在孙镇开了一家木匠铺,抽暇常做农具和木器逢集变卖贴补家用。

 杨虎城的童年是在饥荒年景和家境极度贫困中度过的。甘北村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广人稀,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们“靠天”吃饭,极度贫困。1898年母亲生下弟弟,名茂三,亦名虎荣。母亲勤俭操劳家务,父亲辛勤耕耘田地,“一粥一饭当真是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杨怀福没有读过书,是个文盲,但他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再苦再难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识文断字。到了10岁,父亲送他到孙镇一家私塾读书。杨虎城天生聪慧,学习非常刻苦。短短的两年私塾,粗识了文字,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清末民初的陕西兵荒马乱,恰值军阀混战迭起、革命风暴云涌、各种政治势力沆瀣一气粉墨登场之际,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1900年,《蒲城县志》记载,天旱,大饥荒,民食野菜树皮。是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王朝的统治者慈禧带着废黜皇帝光绪避难西安,盘剥暴敛的“恭办皇差”,名目繁多的“筹办回銮”,几乎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偌大的陕西早已容不下一张小小的书桌。13岁的杨虎城辍学到孙镇一家小饭铺做拉风箱和打杂的童工。自古英雄出少年,悲惨的社会境况和颠沛流离之苦,使杨虎城从小就具有抗争精神。杨虎城曾说:“饭铺也就是我少年时期获取知识的一所学校。”

 清政府横征暴敛,鱼肉乡里,三秦大地,饿殍千里。据时任陕西巡抚的升允1911年奏报,为支应两宫,仅地方藩库垫银达60万两之多。在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与压迫下,陕西农民纷纷破产,流离失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此诚“生死存亡之秋也”。父亲杨怀福和众乡亲无以为生,参加“哥老会”从事反对清政府的活动。不料被清政府察觉,遂以兄弟间打架出人命为由,派捕役把杨怀福抓了起来,押解到了西安。母亲焦急万分,杨虎城沉着冷静,告诉母亲他要立即去西安,既便于就近打听消息、了解案情,也可就近去狱中探望照顾父亲。不满14岁的杨虎城带着干粮和一根防狼的木棍走向200多里外的西安。

来到西安,杨虎城栖身于西安二府街的蒲城会馆,他一边给会馆做杂务、打零工,一边“饥挨饿”给位于当时吕祖庙(西安青年路西头)旁的监狱送饭。杨怀福自知凶多吉少,生离别之际,勉慰杨虎城要孝顺母亲,抚育幼弟。1908年5月31日,杨怀福不幸被清廷判处绞刑惨遭杀害,终年44岁。15岁的杨虎城悲痛欲绝,披星戴月,跋涉数百里,一步一步用独车《车将父亲的遗体从西安扶柩归葬。“晴天一尺土,雨天泥拽鞋”,泪水、汗水、血水洒满了扶灵路。非凡的少年经历,受尽了人间辛酸,培养了杨虎城有敢“把天戳了个窟窿”的胆量;历练了杨虎城为民族和民主献身“宁死不屈,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和毅力。

时值农历五月,天气渐热,含辛茹苦奔丧却没有钱买棺木装殓安葬父亲,尸首也不好再停放,杨虎城英雄气短,欲哭无泪,又一次陷入悲愤之中。母亲年轻丧夫,两个幼子又在少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以后的日子将如何生计?母亲搂着杨虎城、茂三悲痛欲绝。当时村里的乡亲们都忙着麦收的准备工作,但出于对孤儿寡母的同情和对官府的愤恨不满,纷纷放下麦收的农活,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全村老小一起出动,简单而又隆重地料理了杨怀福的后事,景象十分感人。多年以后,杨虎城依然感恩铭记,1934年杨主政陕西期间,还特意带着长子杨拯民到关押杨怀福的监狱缅怀。P1-6

书评(媒体评论)

父亲曾经讲过,他一生做过三件事:

一是坚持靖国军旗帜,带领出了一支革命的队伍:

二是1927年为了支援配合北伐,坚守西安八个月;

三是与张学良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全面抗战,改变、加速了中国的前进行程。

——杨虎城将军之子杨拯民

祖父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勤政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民族,他不惧牺牲个人;他坚持真理,不畏压迫,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奉献了自己。

——杨虎城之孙也是他的研究者杨瀚

后记

《杨虎城画传》付梓之际,心里颇不平静。10年前,连环画藏界出现一部成稿于七八十年代的关于杨虎城将军的画稿,作者为《第二次握手》、《李宗仁归来》之关庆留先生。笔者潜心廿载收藏张学良、杨虎城暨西安事变文献资料,对此寤寐恩服,辗转反侧。直到今年年初,藏家忍痛割爱,笔者追求十年,梦寐以求,如获至宝。经反复勘正,编撰成稿。杨虎城将军嫡孙、全国政协委员杨瀚先生审阅书稿,提供资助并作序。杨虎城将军侄子杨拯湘先生、台湾著名作家兼《世纪行过一张学良传》总制片人郭冠英先生、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原秘书兼张学良研究专家张友坤先生等给予媒体推介。民革北京市委,民革顺义区支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八一电影制片厂诸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鞠躬感谢。

画传缅怀了杨虎城将军叱咤风云、波澜壮阔的一生,恰如用心血织就的花环呈献于杨虎城将军诞辰120周年。如果它的出版能使海内外读者朋友加深对杨虎城将军多角度的了解,如果它的出版能透过那些泛黄的记忆依然感受到杨虎城将军跌宕起伏的历史瞬间,如果它的出版能为杨虎城将军的研究抛砖引玉,我们心存感念,不胜荣幸之至。

 今不惴学识浅薄,以飨读者,诚请赐教斧正。

魏佳杨鹏

2013年11月2日

目录

正文

序言

由美术工作者关庆留先生根据我祖父杨虎城传记而创作,由杨鹏、魏佳两人编撰文字说明的《杨虎城画传》,经过各方努力在祖父诞辰120周年时能够正式出版。《杨虎城画传》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祖父壮丽辉煌的人生。祖父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勤政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民族,他不惧牺牲个人;他坚持真理,不畏压迫,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奉献了自己的这些业绩,通过一幅幅绘画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些绘画与说明,非常生动逼真,需要我们认真品味。

希望读者朋友通过画传,了解、认识杨虎城。了解革命前辈们为了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所作的奋斗与牺牲。从中汲取精神、经验和教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断增加新的动力与能量。

杨虎城之孙也是他的研究者

杨瀚

2013年10月18日

内容推荐

1936年,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杨虎城将军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与张学良将军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联袂发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促成建立了以国民党、共产党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杨虎城将军最后却惨遭蒋介石报复杀害。魏佳、杨鹏编写的《杨虎城画传》共约12余万字,231幅图。书稿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杨虎城将军壮丽辉煌的人生。 

编辑推荐

杨虎城,陕西蒲城人、民国陕军成就最高的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鼓动张学良出头发动“双十二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 。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魏佳、杨鹏编写的《杨虎城画传》缅怀了杨虎城将军叱咤风云、波澜壮阔的一生,恰如用心血织就的花环呈献于杨虎城将军诞辰120周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