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全鉴(第2版典藏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战国)孟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孟子全鉴(第2版典藏版)》中吸取了《孟子》其他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典、注释、译文、解读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新颖的阐释。本书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位读者都能沐浴在两干多年来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中。

内容推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被列为“四书”之一,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和哲学思想。其文论证有力,比喻生动,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孟子全鉴》(第2版)在对原典注释、翻译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读者可深切感受到孟子的仁爱思想和思辨智慧,从而将先贤思想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

 ◎ 做人不要轻义重利

 ◎ 最大的快乐是与民同乐

 ◎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损人之事不可为

 ◎ 仁者无敌

 ◎ 身居其位应善谋其政

 ◎ 做人做事仁爱之心是根本

 ◎ 多行善举受益无穷

 ◎ 做法不切实际,就是缘木求鱼

 ◎ 衣食足而知礼仪

卷二 梁惠王(下)

 ◎ 不能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 老百姓的口碑是判断的标尺

 ◎ 不要逞匹夫之勇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与百姓共冷暖才是王道

 ◎ 间接说服,曲径通幽

 ◎ 注重考察,不可轻信

 ◎ 不做万夫所指的人

 ◎ 不能凡事以我为中心

 ◎ 得人心者得天下

 ◎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所向

 ◎ 关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 仁政最能感化百姓

 ◎ 多做善事,积德积福

 ◎ 以仁义之心赢得忠诚与敬畏

 ◎ 小人主宰不了世事发展

卷三 公孙丑(上)

 ◎ 实行仁政,顺应发展

 ◎ 做人要培养浩然之气

 ◎ 学者要坚持“不动心”的研学精神

 ◎ 以德服人,教化天下

 ◎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 政德贤明,仁慈爱民

 ◎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 善于反省,多从自身找原因

 ◎ 闻过则喜的人进步会很快

 ◎ 不要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处理

卷四 公孙丑(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 下级犯错上级有责

 ◎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 独断专行害处多

 ◎ 孝敬是做人的重要德行

 ◎ 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真正的商人不会做垄断市场的事

 ◎ 爱惜人才不是做表面文章

 ◎ 真诚坦率是君子的作风

 ◎ 当今之世弃我其谁

 ◎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卷五 滕文公(上)

 ◎ 大国与小国行仁政的道理是一样的

 ◎ 上级的做事风格对下级有直接影响

 ◎ 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心里就有盼头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除旧革新才能进步

 ◎ 对待父母丧事反映一个人的孝顺程度

卷六 滕文公(下)

 ◎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 节义之人不会为功名利禄所动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得之有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四海归心则战无不胜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君子会坚守自己的节操

 ◎ 发现错误应及时彻底改正

 ◎ 主张正义,为真理而辩

 ◎ 凡事不能走极端

卷七 离娄(上)

 ◎ 有规矩才成方圆

 ◎ 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 仁义关乎国家存亡

 ◎ 修身厚德才能治天下

 ◎ 仁德是无敌于天下的利器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别做把人才往其他地方赶的蠢事

 ◎ 不走正道的人最可悲

 ◎ 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 天下归心靠仁义而不靠战争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不要教条死板,学会通权达变

 ◎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 恪尽孝道,天经地义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懂得反省,修正不足

 ◎ 恭敬有礼是美德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仁义礼智乐是人力所能及的

 ◎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卷八 离娄(下)

 ◎ 圣贤皆有施行仁政的共同准则

 ◎ 从大处着手,以大局为重

 ◎ 和谐相处,上下级要互相尊重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把握分寸,言行有度

 ◎ 做事要合乎道义

 ◎ 学问的至高境界是自得而简约

 ◎ 以善滋养人,德行崇高

 ◎ 仁义为立身之本

 ◎ 学习先人可贵品质

 ◎ 孔孟学说与历史典集源远流长

 ◎ 清醒认识事物的本质

 ◎ 教人应该艺德并重

 ◎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 不畏权贵真君子

 ◎ 反省是一面镜子

 ◎ 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地位往往会支配行动

 ◎ 别被名利束缚心

卷九 万章(上)

 ◎ 多尽孝道,感恩父母

 ◎ 不要被片面的假象所蒙骗

 ◎ 抛却恩怨,感化人心

 ◎ 不要凭空揣度和歪曲他人

 ◎ 百姓拥护很关键

 ◎ 得民心者得天下

 ◎ 争做众人眼中的先觉者

 ◎ 察其交往观其人

 ◎ 聪明人不做蠢事

卷十 万章(下)

 ◎ 集人所长成大事

 ◎ 周朝爵禄条理分明

 ◎ 交友重在观其品德

 ◎ 君子不拒绝正常之礼

 ◎ 德行与身处职位相配

 ◎ 要谦恭地对待有识之士

 ◎ 真正的贤士不会为世俗所左右

 ◎ 交友必先知友

 ◎ 要秉持一定的做事原则

卷十一 告子(上)

 ◎ 莫做有悖人之天性的事

 ◎ 环境对人的本性会有重大影响

 ◎ 关于人的天性存在争议

 ◎ 食欲性欲皆是人的天性

 ◎ “义”具有内在性,也具有外在性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 理义是人们共有的

 ◎ 仁义之心也需要时常滋养

 ◎ 贵在持之以恒,最忌一曝十寒

 ◎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把失去的找回来就是学问之道

 ◎ 清楚轻重环节,避免舍本逐末

 ◎ 仁义之心需要滋养

 ◎ 人的内涵比外在更重要

 ◎ 分清主次才会不偏离实质

 ◎ 喜新厌旧最终会失去更多

 ◎ 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

 ◎ 志可立不可丧

 ◎ 好的人才也得经过长时间考验

 ◎ 做事必须讲条理

卷十二 告子(下)

 ◎ 事物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

 ◎ 人皆可以为尧舜

 ◎ 莫因关系远近而看法不一

 ◎ 利益难以换取永久的和平

 ◎ 礼仪是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 非常之人都有非常的表现

 ◎ 别做追随领导恶行的人

 ◎ 辅助领导就要助其走正道

 ◎ 背仁之才有害于民

 ◎ 纳税率依国家大小而定

 ◎ 以邻为壑害人害己

 ◎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 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愚人之举

 ◎ 君子怎样为官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卷十三 尽心(上)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人要活得明明白白

 ◎ 乐道忘势的读书人最受人推崇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奋发向上才能有所作为

 ◎ 老百姓最需要良好的教化

 ◎ 良知良能与生俱来

 ◎ 人之才学往往来自于忧患

 ◎ 为官必须树正气

 ◎ 君子的三大快乐

 ◎ 心中须有定性,不要随波逐流

 ◎ 奉养老人是传统美德

 ◎ 生活富足,天下归仁

 ◎ 志存高远是做人的大境界

 ◎ 人的义利观不尽相同

 ◎ 价值观决定了人的行为

 ◎ 人要有甄别美丑的能力

 ◎ 积极进取和坦然若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 真仁义的人英名流传

 ◎ 脑力劳动者是社会所需

 ◎ 志行高尚的人才会有儒士风范

 ◎ 做人要有大节操

 ◎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 环境会影响人的气度

 ◎ 不要被虚伪的恭敬所迷惑

 ◎ 被动和主动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 教学是有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的

 ◎ 做人要讲道义和中庸

 ◎ 做学问要谦虚谨慎

 ◎ 爱从自家开始

 ◎ 凡事应知轻重缓急

卷十四 尽心(下)

 ◎ 莫因私利而损他人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仁者方可得天下

 ◎ 要想做事成功,必须自身努力

 ◎ 富贵于我如浮云

 ◎ 为政之举,治国大要

 ◎ 仁政爱民,以民为本

 ◎ 百世之师,影响深远

 ◎ 形象化讲述最受人欢迎

 ◎ 坚守信仰,追求信念

 ◎ 贤明之人有两种可贵品质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不要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弃追求

 ◎ 君子不会听信于命

 ◎ 客观评价他人

 ◎ 用人不要乱猜疑

 ◎ 为政者要为百姓谋福祉

 ◎ 做人莫耍小聪明

 ◎ 发扬和光大优良的风范

 ◎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 合礼是美德的最高表现

 ◎ 做人要保持自己的正气

 ◎ 养心莫善于寡欲

 ◎ 讳名不讳姓也是一种做事风格

 ◎ 不要做好好先生

 ◎ 中华文化需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①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畔(pan):同“叛”,叛变。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坚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所以说,控制人民不迁逃,不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服天下不靠兵器铠甲的坚利。得到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多;失掉仁义的人,帮助他的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家里人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让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家里人都背叛他的人,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君子不战则罢,战则必胜。”解读

人和是天地人三者关系中最重要的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

孟子在这里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上又回到“仁政”话题。

春秋初年,郑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但他的地位却受到生母和胞弟的威胁。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偏爱郑庄公的胞弟共叔段,要求郑庄公把制邑封给共叔段。制邑是军事要塞,郑庄公没有同意,武姜又替共叔段要求易守难攻的京城,郑庄公答应了。

共叔段一到京城,就加高加宽城墙。郑国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对郑庄公说:“各种等级都邑城墙的高度,先王都立有规定。如今共叔段不按规定修城墙,您应及时阻止他,以免后果难以收拾。”

郑庄公说:“我母亲希望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共叔段看哥哥没有对自己采取限制措施,便更加放肆起来,下令让西部、北部的军队听命于自己,并私自接收了周围的城邑来作为自己的封地。公子吕对郑庄公说:“应及早下手制止他,否则周围的战略要地都会慢慢被他掌握!”郑庄公还是不紧不慢地说:“用不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做多了,即使占据再多的地方,也会自取灭亡。”

共叔段看到哥哥没有其他动静,更加放手聚集粮草,聚敛钱财,扩充部队,准备攻打郑庄公。共叔段的百姓对此都十分不满,纷纷跑到郑庄公的地盘上。

这时,郑庄公说:“时机到了!”他派人探听到共叔段起兵的日期后,派公子吕率领两百辆战车攻打共叔段,共叔段只好逃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其永恒的真理性。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原典】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日:“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0,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

P72-73

序言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对发扬光大儒家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主张通过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为政理念,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主张做人要有浩然正气!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典籍,是继《论语》之后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学经典,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以及一些生平事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问的大部分文章论证有力,比喻生动,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孟子的智慧和雄辩,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对于《孟子》的解读,历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读者所处的社会需要服务。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儒家思想,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基于此,编者精心编写了《孟子全鉴》(第2版)一书,书中吸取了《孟子》其他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典、注释、译文、解读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新颖的阐释。

注释部分主要针对一些少为人知的人名或地名、典故以及较为难懂的字词进行重点阐释,结合各种注译版本,去粗取精,取其精华。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基本不背离原文的思想精神。解读部分采用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的方式,是对原文的一种延展和联想,能够激发读者的发散思维,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先贤孟子思想的理解。

本书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位读者都能沐浴在两干多年来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中。

古代经典向来难读,能使一般人乐于接近这种古书,能将“老酒装新瓶”,能使原本让人敬而远之的经典变得轻松易读、趣味盎然,是我们对读者捧读本书的最大期望!

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希望大家通过对《孟子全鉴》(第2版)的阅读和理解,把“无用”之理用在人生的“大用场”上!

编者

2014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