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本质(卷2)》,陈宣良将讨论人类文化的“共同的基层”的问题。这里涉及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本质的问题。而根据作者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本质最清楚地体现在人类成为人类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最根深的本质,是在人类的原始文化的状态中最清楚地展现着的。张光直先生认为,人类社会在原始文化的时代,在世界上的各个地方,是大体一样的,因此,他将这种氏族部落时代的文化称为人类文化的共同基层。这种共同基层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是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连续性的道路,另一个,就是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破裂性或者说断裂性的道路。
第一章 游团时代的人类生活
第一节 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定义
社会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关于原始共产主义的概念
关于“群婚”
第二节 人类是如何变成人类的
智力和直立
前人类生活的一般环境:生态过渡带
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定居
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节 游团社会
游团的概念
游团中的一夫一妻家庭
家庭:财产与分工的基本组织
禁忌和游团的制度
第四节 人是智慧的动物——关于文化的本质的思考
游团社会概述
作为公共话语权力的文化智慧
第二章 氏族部落社会
第一节 澄清一些关于氏族部落组织的概念
兄妹结婚的神话和所谓“血缘家庭”
关于性禁忌出现的原因
关于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二节 氏族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氏族部落出现的场景
氏族部落组织的出现
氏族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第三节 氏族制度考
氏族与家庭
氏族制度:母系的血缘和男性的社会主导
女嫁男家
村落生活:从婚前性自由说起
财产关系或者说氏族所有制
酋长和酋长的一夫多妻制家庭
小结
第四节 禁忌——人类社会最初的公共权力
食色禁忌
性禁忌是人类最初的禁忌
母系氏族社会和食禁忌的出现
食色禁忌下村落群的生活
话语的本质
话语权力的地位及存在形式
禁忌的意识结构
第三章 连续和断裂:畜牧文化.暨游牧文化——英雄时代出现的世界性背景——的产生
第一节 畜牧文化,或者欧洲文化的起源问题
问题的提出:从一夫一妻的婚姻和一夫多妻制说起
畜牧文化
游团村落——公社
第二节 关于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或者说游牧生活方式的本质
游牧文化出现的历史原因
游牧文化的起源
氏族部落组织的解体
关于游牧部落的问题
游牧文化的意义或者本质
游牧文化的出现是否是“社会分工”?
关于游牧生活方式和军事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