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蓉蓉、王玉贵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编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力求使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书简明扼要、系统完整、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便于教学和自学,可作为成人高教和高等院校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也可供广大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及理论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1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1
二、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12
第二节 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13
一、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历程/13
二、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15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兴起/18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20
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和局限/21
第二节 洋务运动/23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23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23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25
第三节 戊戌维新运动/26
一、维新运动的背景/26
二、维新运动的经过/27
三、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28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兴起/30
一、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30
二、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31
第二节 武昌起义与建立民国/34
一、武昌起义与全国响应/34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35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5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36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36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8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0
一、新文化运动/40
二、五四运动/4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4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44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47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48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48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49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国民党对全国的统治/54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建立/54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54
三、国民党政权的性质/55
第二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56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56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57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58
四、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60
第三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61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61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62
第六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65
一、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局部进攻/65
二、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67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68
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国内和平的初步实现/68
二、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72
第三节 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日战场/73
一、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73
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75
第四节 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和意义/79
一、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及其基本经验/79
二、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80
第七章 新中国的诞生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82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82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83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85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86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86
二、土地改革与农村的群众动员/88
三、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8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90
一、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90
二、第三条道路幻想的破灭/91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9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3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与《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93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94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95
第八章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一节 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97
一、新生政权的巩固/97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108
第二节 建设和改造并举的过渡时期/118
一、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18
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23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实施/13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第一节 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143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43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45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151
一、反右派运动的严重扩大化/151
二、“大跃进”的失误/152
三、对“左”倾错误的纠正与反复/155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67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183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83
二、冤假错案的平反/187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190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启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192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2
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1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20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20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2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219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4
一、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224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2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