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Preface
第一章 近中期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意义
一 “走出去”的必要性:保需求和谋发展
二 “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脉络和成效评价
一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沿革
二 既有“走出去”企业的投资行为特点
第三章 当前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障碍
一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二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不好”的制度成因分析
第四章 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经验
一 国内经验
二 国际经验
第五章 未来十年“走出去”的机遇和要求
一 未来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形势
二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重点领域分析
第六章 统筹调整“走出去”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议
一 政府统筹调整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制度
二 资源型企业认清天时地利人和,苦练内功,选择某些领域差异化发展
特别关注一 “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
特别关注二 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
参考文献
林家彬、刘洁、卓杰等编写的这本《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是《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的姊妹篇,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完成。这个为期一年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走出大V后又开始U形爬坡的关键时点上尤为及时,既明晰了未来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中国矿业发展的影响,也明确了中国资源型企业在某些领域“走出去”是兼顾“保需求”和“谋发展”的不二选择。全书以四个问题(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资源型企业“走出去”为什么特别重要、资源型企业为什么在“外面的世界”走不好、在哪些领域有较好的“走出去”前景、有哪些政策和制度需要调整)为线索,从高端决策咨询机构的视角给出了答案,并对“‘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和“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这两个现实问题给予了专门回答。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认为,中国矿企在“走出去”时有两个普遍问题:
①“走出去”却难以“走进去”,海外并购成功率不高,在并购时容易经济问题政治化。
②“走出去”却赚不回。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约有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且与中国企业国内投资情况迥异的是,大企业往往遭遇大烦恼。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认为,尽管目前矿企“走出去”存在若干“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障碍,但借鉴跨国矿企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只要政府统筹支持各方面对外投资,矿企把握天时地利并按国际惯例开发运营,中国未来十年就可能发展出一流跨国矿企。
林家彬、刘洁、卓杰等编写的这本《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以四个问题(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资源型企业“走出去”为什么特别重要、资源型企业为什么在“外面的世界”走不好、在哪些领域有较好的“走出去”前景、有哪些政策和制度需要调整)为导向,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并走得好需要克服的制度性障碍,然后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系统的政策建议。书末附上了对“‘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和“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这两个问题的专门回答,使读者也能在“切身利益”之处从本书中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