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沙龙(第9辑国医大师绝学专号)》由田原、赵中月主编,本书不仅仅就“中医”说中医,而是打开视野,探寻中医的整体生态意义。令人着迷的是:在发现中医,发现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愉快旅程。每个人都能通过中医,与生命“对话”,重新发现自我,发现生命的真相,这是《黄帝内经》开启的中医传承方式,需要我们挖掘和弘扬,需要我们从生物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道术兼顾地把中医的“对话”持续不断进行下去。
《中医人沙龙(第9辑国医大师绝学专号)》由田原、赵中月主编,为“田原寻访中医”品牌图书中的一个系列,以中医文化传播人田原女士与国医大师、民间奇医的最新现场访谈为蓝本创编而成,真实、原味,语言通俗易懂。
《中医人沙龙(第9辑国医大师绝学专号)》陆续推出怀有绝技、秘方、绝学的传奇中医人,讲出他们用大半辈子的人生,体悟、实践得到的经验精华和生命感悟,旨在为国人身心健康问题、疑难重病的医治问题,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和解答;关注中医现状,深入探索中国传统生命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医文化,使读者跟随我们一起,发现不一样的中医,发现“中医原来是这样”。
A专题 悬壶七十载得道而成寿
[编者前言]拾起民间的珍珠
[人物档案]朱良春
[访问缘起]得道而成寿
1. 虫类药。搜刮人体的深层病邪
2. 肾虚,压力下的“时代病”
3. “土花子”献出的绝秘方
4. 读《伤寒论》关键是“心悟”
5. 朱熹公的理学思想是一个高峰
6.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7. 章太炎先生对“五行”的成见
8. 用“因明学”研究仲景,可以更加深切
9. 儿子眼里的朱良春
[后记]莫道朱公老矣真情里相守无恙
B专题 以针传世一世界针灸第一人
[编者前言]见证中医百年
[人物档案]程莘农
1. 过去,针灸扎头和修鞋扎脚没有区别的
2. “流水板”式的穴位歌
3. 中医科学化,这个仗打得差不多了
4. “针灸”应该叫“灸针”
5. 那些年,我们都不许看病
6. 干了二三十年的中医,也不一定都会看病
7. 八年的面瘫,十个月就扎好了
8. 让洋人着迷的针灸大师
9. 扎到位,不等于扎得深
10. 针灸,是以气御针
11. 养生之道有两个:一不生气,二不吃饱
12. 握了大半个世纪的针和笔,都放下了
C专题 杂病圣手一大道无言自澄明
[编者前言]记忆
[人物档案]路志正
1. 石家庄乙脑瘟疫,证明中医治疗是有疗效的
2. 北京的脑炎就要用“苍术白虎汤”了
3. 在卫生部工作。是一个“无名英雄”
4. 用中医征服了外国元首
5. 先生说:你不读《易经》不能为医
6. 蝼蛄、屎壳郎,通下有大功
7. 小经方,中医里的特种部队
8. 现在我呀,每天还在读书
[后记]走向澄明
D专题 中医儿科之父
[编者前言]用一生,守护孩子体内的一轮红日
[人物档案]刘弼臣
1. 学会治天花,就可以包揽内、外、妇、儿了
2. 感冒,儿童万病的源头?
3. 小儿高烧抽风,调理肺中之痰是关键
4. 通晓“内经”和“伤寒”,才治得小儿病
5. 治哮喘,得让孩子少出汗
6. 把土大夫讲不出的道理讲出来,就是科学
E专题 踏遍青山人未老
[人物档案]金世元
上篇:天安门里出来的中华药王
1. 到天安门学中药去
2. 那一年,大药锅边儿上的小学徒
3. 中药行儿,存在规矩里的良心
4. 别让中医败在中药手里
下篇:地道药材,天地之大德
1. 牛黄——老黄牛与人类的肝胆之情
2. 麝香——用生命凝结的绝望之香
3. 田七——“田大夫”的传奇秘方
4. 附子——与“阳”共升
5. 药王的养生经
[后记]药香伴着泥土香
沙龙直播室 大美中医:梁冬对话油麻菜
1. 梁冬的开场白
2. 黄剑,从上天人海,到拍摄中医
3. 徐文兵. 中医“高富帅”
4. 一个好中医。必定有个天真的状态
5. 陈岷:民间中医书,快被日本人收没了
6. 读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不做军阀做医生
7. 不懂中文的日本人,可以整本背诵《论语》
8. 法国人发起的“针灸无国界”行动
9. 徐文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符
10. 雅克先生,83岁学中医的法国老人
11. 化水治病的草根中医
12. 老道长:每个人都有惟一的,最适合他的道理
生命文化沙龙 欲望的能量
1. 很小,道家师傅就为我取了“号”
2. 和身体说句“知心话”
3. 给“欲望”做个能量疏导
4. 修你生命中的那枝“花”
5. 辟谷:利用的是“空腹”的生理环境
6. 潜意识里想被满足的,才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与快乐所在
7. 心无杂念时。灵魂能量耗散最小
8. 涌泉:大地母亲的子宫
9. 年轻怕漏,老了怕崩
长篇纪实文学选载 中国民间中医抗癌纪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