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捍卫、丁安民和雷伟伟编写的《空间大地测量学中的大气折射理论》较全面地总结了各种观测技术中的大气折射修正问题;在亚毫角秒、亚毫米量级的理论精度上,首次给出了包含水汽影响的、可展开到任意阶次的、能够在极低高度角(例如0.5°处)具有收敛性的天文大气折射和中性大气折射延迟(包括路径弯曲改正)的级数展开模型。
张捍卫、丁安民和雷伟伟编写的《空间大地测量学中的大气折射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所涉及的各项问题。开篇讲解了与大气折射理论研究有关的物理学基础,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对大气折射指数制定的有关标准和决议,不同观测技术中有关的大气折射修正问题等。《空间大地测量学中的大气折射理论》重点是在亚毫角秒、亚毫米量级的理论精度上,给出了包含水汽影响的、可展开到任意阶次的、能够在极低高度角具有收敛性的天文大气折射、中性大气折射延迟以及传播路径弯曲改正的新级数展开模型。《空间大地测量学中的大气折射理论》还初步探讨了天文大气折射和中性大气折射延迟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提出可利用天气大气折射测定 值建立中性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空间大地测量学中的大气折射理论》适合天体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