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观点、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文献回顾
2.3 简要评述
3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3.1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史回顾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情况
3.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地流转制度兴起
3.4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征用制度兴起
3.5 本章小结
4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社会福利阶段性现状分析
4.1 福利效应的界定
4.2 “剪刀差”下的农户福利损失(1949~1978年)
4.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社会福利增进
4.4 农地流转的社会福利现状分析
4.5 农地非农化征用的社会福利不确定性分析
4.6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障碍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土地金融视角的理论分析框架
5.1 农地征用中土地权益保障的财政补偿效应分析
5.2 农地流转中的农地金融福利效应分析
5.3 福利导向下农地金融创新的制度设计
6 被征农地权益保障的财政补偿政策效应研究
6.1 近十年各级政府征地财政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6.2 征地财政补偿政策变迁效应的衡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6.3 基于1703个样本农户的征地补偿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福利导向的农地直接金融创新实证分析
7.1 文献综述
7.2 我国农地直接金融的实现途径与土地股份的金融属性
7.3 农地直接金融实证分析——基于昌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案例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福利导向的农地间接金融创新实证分析
8.1 农地金融相关研究的不足
8.2 农地间接金融实现途径与试点现状
8.3 农地间接金融实证研究——需求方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4 农地间接金融实证研究——供给方的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福利导向下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土地金融创新设计
9.1 文献综述
9.2 被征农地增值收益优化配置分析
9.3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两个样本村案例的比较分析
9.4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持续保障土地金融创新设计
9.5 本章小结
10 福利导向下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土地金融创新设计
10.1 理论分析
10.2 实证分析
10.3 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土地金融创新设计
10.4 本章小结
1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 研究结论
11.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支持本书观点的相关科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