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偷税与反偷税博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杨德松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偷税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避税案:不缴少缴税款案(漏税案);违反税收日常管理和发票日常管理案件……

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税收的征纳关系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征的一方务求把该征的税收起来,纳税人一方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少税款支出,于是在征纳双方就产生了偷税与反偷税的矛盾和较量。

本书分为偷税和反偷税两篇,对税收管理进行了全面研究。

内容推荐

近年来,企业界的账务掩饰技术,偷税的技术手段已相当诡密完善,要在这场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中争取主动,首先要对企业界使用的偷税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反偷税执法指南,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本书作者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基层税务工作实践多年,基于上述设想,将多年调查研究搜集所得资料,整理成本书,与读者分享。本书分为偷税和反偷税两篇,介绍了收入隐匿;收支同隐;成本变动;材料变动;工资变动;毛利税负分析;异常帐项解读;企业规模调查;收入隐匿稽查;成本项目监审;职工工资检查等内容。

目录

上篇 偷税篇

第一章 收入隐匿

第二章 收支同隐

第三章 成本变动

第四章 材料变动

第五章 工资变动

第六章 收支同增

第七章 虚列费用

第八章 集团运作

第九章 瞒天过海

第十章 偷税评说

下篇 反偷税篇

第十一章 毛利税负分析

第十二章 异常帐项解读

第十三章 企业规模调查

第十四章 收入隐匿稽查

第十五章 交易实质认定

第十六章 成本项目监审

第十七章 职工工资检查

第十八章 费用类别审查

第十九章 综合分类稽查

第二十章 偷税犯罪侦查

第二十一章 反偷税评说

附录 涉税犯罪刑罚

试读章节

第二章 收支同隐

企业要不交税或少交税,其首选措施是收入隐匿,因为收入隐匿以后,与收入有关的一切税收就没有了存在的附体。收入的发生通常是以支付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为前提的,换言之,企业支付与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是取得该项收入而应承担的代价,收入与其取得收入相关的支出有一定的配比关系,要有所得必有所出,通常所得会大于所出,这其实是一种经济法则。

收支同隐是指收入隐匿以后,与之相关的支出也随之隐匿,与收入相关的支出是指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和费用。收支同隐中的收入隐,指的是企业存在账外经营,即取得营业收入不入账不报税;这里的支出隐指的是与收入相关的成本与费用的隐匿,其中成本的隐匿就工业企业而言,指从采购材料开始,到生产产品入库的整个过程的隐匿,与收入隐匿配套,是一个系统的账务造假工程,会计处理的难度较大,实际上收入隐匿的工业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采取这种模式偷税。就商业企业而言,成本隐匿往前推意味着商品采购的隐匿;费用的隐匿指的是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的全部隐匿和与收入间接相关的费用的部分隐匿,这里说的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指的是与销售产品相关的采购费用和销售费用,具体指直接相关的差旅费、运杂费、招待费、业绩抽成、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这里说的与收入间接相关的费用,指的是管理人员的工资、行政运作费用等,这部分费用不能完全隐匿,因为企业毕竟在经营,账面还体现有收入,有的企业可能按隐匿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进行隐匿。

企业偷税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企业收入隐匿以后,为什么还要隐匿与之相关的支出呢?主要是为了安全和保险。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收入比较少,如果成本太高,费用太多,亏损太大,那么企业公开报表的可信度就很差,在税务采用微机审核报表比率的情况下,企业偷税被逮住的几率就会增大,这可是企业所不愿发生的事情。

收支同隐有超标同隐、绝对同隐和相对同隐之分:

1.超标同隐

超标同隐指某项收入不体现,在与之相关的成本不体现,与取得收入相关的所有费用同样也不体现的同时,还超过比例将本来可与外账收入相配比的部分成本费用隐匿,如工业企业的收入有隐匿时,可能运用成本变动中的虚减成本,降低完工产品的成本单价,其结果是损益表上的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利润率或企业所得税税负比企业真实的指标要好;

2.绝对同隐

绝对同隐指某项收入不体现,与之相关的成本不体现,与取得收入相关的所有费用同样也不体现,就是说在企业公开的账目上,不存在隐匿收入所配比的成本费用的任何痕迹,其结果是损益表上的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利润率或企业所得税税负与企业真实的指标相同;

3.相对同隐

相对同隐指某项收入不体现,与之相关的成本大部不体现,其中小部分成本移置到企业体现收入的成本之中,人为加大外账收入的成本率,同时与之相关的费用有一部分并未完全隐匿,其结果是损益表上的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利润率或企业所得税税负比企业真实的指标要稍差一点,但又不太明显。

超标同隐虚降企业外账的成本率和费用水平,采取的是超比例瘦身原则,绝对同隐通常不改变企业外账的毛利水平和费用比率,讲究的是比例瘦身原则,相对同隐会虚增企业外账的成本率和费用水平,采取的是有保留瘦身原则。

支出隐匿分成本隐匿和费用隐匿:

1.成本隐匿就商业企业来讲,收入不开发票不体现外账,即实际卖得多,外账体现少,为了平衡库存,外账上采购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即实际购得多,外账体现采购的少,而且外账上体现少购的数量,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恰好是该期隐匿收入的商品数量;就制造企业来说,外账上就应少生产入库产成品,从源头控制就要做到外账上少采购入库原材料、包装物入库,生产工人的造册人头也随之减少,外账上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可能会比实际的少;其他核算营业成本的企业可比照工业企业运用此法。以上是就成本的绝对同隐而言的,成本的相对同隐可能是与供应商协商,通过虚减采购数量同时虚增采购价格[即运用进价加成法],从而达到虚增外账营业成本率,使成本隐匿的比例小于收入隐匿的比例。

实行收支同隐偷税的企业,其会计处理流程也会与正常的会计处理不同,就拿生产产品数量来说,由于企业存在收入隐匿,必然产生生产隐匿,再靠前推就要采购隐匿,所以有收支同隐的制造企业,在期初产成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其产成品核算上的会计处理程序是,先计算出外账统计的月销售数量,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外账上登记发出数量,并以此确定当月应生产入库数量,计算公式为:

本月外账应生产入库数量至本月外账产成品销售数量+外账期末最低存量一外账产成品期初存量;

其生产成本中本期应投入材料金额计算公式为:

本月外账应投人材料金额>本月外账完工产成品包含材料金额+外账生产成本中期末材料最低金额一外账生产成本中期初材料金额;

其生产成本中本期应投人材料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本月外账投入材料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外账期末材料对应的最低产品产量一外账期初材料对应的产品产量;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的投入金额是与产品的配方和成本结构相对应的,企业外账上当期体现的出料金额,是由特定的材料品种和相应的材料数量所构成,也就是说外账上一定的出料数量金额可以代表一定数量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在外账上材料消耗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外账材料的采购数量就基本确定了,其计算公式为:

当月外账某材料采购入库数量>外账上该材料当月出库数量+该材料期末外账最低库存量一该材料期初外账库存量。

在收支同隐模式下,从材料采购、外账材料领用到产品入库都是按照外账销售情况往前倒推估算的,这个在存货上的假账处理也讲究一个以销定产,以耗定购的控制原理,它有一个前提条件是,期末数额不能为负数,即材料和产成品不能出现数量负数和金额负数,生产成本中的材料项目不能出现金额负数,存货各品种的期末库存数额都不能出现异常。

企业存在收支同隐时,其存货的控制方法为:当某项存货销售时如客人要发票,则购进时亦向供应商索要发票,反之,如销售时客人不要发票,而企业又不准备申报收入时,则不向供应商索要发票,反过来说,只要账面有库存,从长远来看,其货物销售后就一定要开发票给客人,或虚开给其他需要发票的单位,或以未开发票的收入申报纳税,总之没有发票进出的收支,一般不通过银行收付款,反之如通过银行收付款的收支,则一定要开票给客户或向供应商索要发票,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外账上的应收预收或应付预付平账。

2.费用隐匿通常指与隐匿收入相关的费用如运杂费、差旅费、广告费、保险费、业务宣传费、应酬费、检验检疫费等在外账上不体现或少体现,而在企业的内账上报销。一方面,直接费用的发生可能是与某项收入相联系的佐证,如广东某保健品企业在沈阳连续有报刊广告费支出,那么相对来说,就应该有在该地的营业收入体现,而且体现收入的多少与广告的投入力度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沈阳的客户不需要发票,保健品企业叉不想体现收入报税或想少体现收入少报税,那么这些广告费在企业的外账上就应该不体现或者是少体现;另一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大量存在收入隐匿的情形,其外账上体现的人员工资,租金支出、固定资产规模(影响折旧费用)等间接费用支出也可能随之隐匿。

在收支同隐模式下,企业外账列支的费用金额及其费用明细构成是由企业外账体现的毛利总额空间和设定利润率进行确定,这个确定一是费用总额的确定,二是费用明细项目构成比例的确定,包括有扣除指标限制费用项目如应酬费、福利费、广告费的确定都是一种预先设定,其中总额确定在毛利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可决定外账体现的利润率,有扣除指标限制费用项目的确定可使企业所得税上的纳税调整项目保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使其各项有扣除标准的费用均有调整金额,但调整的幅度在预先的设定之内。

收支同隐是企业普遍使用的偷税模式,由于收入隐匿支出也随之隐匿,企业公开的利润表上体现的是收支比例大体相符,营业毛利、利润水平都还不错,特别是在企业运用超标同隐及绝对同隐时,其利润率和毛利率比企业实际的水平还好或基本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所以单纯从利润表上的相对比率去审查,往往看不出多少破绽,其资产负债表中由于存货水平随收入隐匿而隐匿,外账应收账款、预收账款与外账收入保持直接比例关系,外账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又与外账的存货采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企业将固定资产规模、投入资本规模也同步比例隐匿,那么从审查企业公开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可能发现多大的问题,所以说收支同隐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偷税模式,单纯依靠会计报表和税负测试进行税务稽查选案往往会陷入误区,如某企业年度报表体现收入500万元,销售毛利率35%,利润率15%,增值税税负率8%,注册资本50万,总资产125万元,我们通常会认为这家企业各项指标都非常好,可能还是每年的诚信纳税先进企业,但该企业其实际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隐匿收入达3500万元,是外账体现收入的8倍,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采用了“收支同隐”之“超标同隐”或“绝对同隐”进行比例瘦身的技术处理,如果不对其生产规模进行实地考查发现,又有谁会联想到,这样一个指标完好税负优等的企业,会是一个隐藏完好巧妙的偷税大户!

存在收入隐匿特别是实行收支同隐的企业,其外账的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和人工规模比企业的实际规模要小得多,企业外账规模缩水的比例通常与收入缩水的比例相当,对于存在收支同隐的企业,只能通过对企业进行规模调查来发现其偷税的迹象,如何应对企业运用“收支同隐”偷逃国家税款,并如何对此类偷税企业进行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以还原其本来面目,这是摆在税收研究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课题。

P12-15

序言

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税收的征纳关系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征的一方务求把该征的税收起来,纳税人一方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减少税款支出,于是在征纳双方就产生了偷税与反偷税的矛盾和较量。

近年来,企业界的账务掩饰技术,偷税的技术手段已相当诡密完善,要在这场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中争取主动,首先要对企业界使用的偷税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反偷税执法指南,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本书作者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基层税务工作实践多年,基于上述设想,将多年调查研究搜集所得资料,整理成《偷税与反偷税博弈》一书,与读者分享。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陈兴平教授、许琼琳律师、涂连东注册会计师(律师)、郑庆仲注册会计师(律师)、许育辉律师等专家、同行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撰写历时两年多,参阅了大量的涉税专业书籍。偷税与反偷税的理论与实务浩瀚无边,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偏颇与不足之处,敬请前辈、老师、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赐教。

编 者

2008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