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与思考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东宛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东宛编著的《回忆与思考》让读者们看到了赵东宛同志那波澜壮阔的人生。宏伟的共和国大厦,是由亿万人一砖一瓦垒砌而成的,赵东宛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块基石。本书让读者重温了一个政治家在党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智慧、魄力、品格和领导艺术。

内容推荐

赵东宛编著的《回忆与思考》是一本思想深刻的励志之作。《回忆与思考》以回顾总结的手法,通过一个个激奋人心的故事,体现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事业各个时期的生动现实,反映了一位老领导的深邃思考和真知灼见,激励我们总结经验,认真思考,敢作敢为,在党的指引下奋勇前进。

目录

一、我的少年时代

二、在延安

三、在东北

四、在苏联

五、在第一重型机器厂——难忘的岁月

 (一)参加“一重”厂的建设

 (二)赴京接受设计制造万吨水压机和Φ1150毫米初轧机任务

 (三)知难而进,敢于创新,不断完成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四)可贵的“一重”精神

 (五)在“一重”不堪回首的事情

六、在一机部

七、在国家科委

 (一)关于“高能物理试验中心工程”(又称“八七”工程)

 (二)关于全国科学大会

 (三)关于计算机的发展和引进问题

 (四)关于发展计算机软件问题

 (五)对发展机械工业的意见

 (六)关于全国科技长远规划

 (七)关于科技攻关

 (八)关于科技体制改革

八、在劳动人事部

 (一)关于劳动制度改革

 (二)关于工资制度改革

 (三)关于人事制度改革

九、在人事部

 (一)关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关于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三)关于机构改革

 (四)关于工资制度改革

十、在全国人大

十一、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一)职称改革工作

 (二)博士后管理制度

 (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工作

 (五)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六)知识分子健康问题

 (七)改善知识分子待遇问题

十二、关于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一)完成军队裁员100万期间的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二)大力宣传军转干部中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逐步形成关心、爱护、理解转业干部的风尚

 (三)南京军转安置工作会议

 (四)军转工作必须坚持为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五)从事军转工作八年的感受

附件一 关于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汇报提纲

附件二 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汇报提纲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是河南省南阳市人,1926年10月22日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中。年幼时父亲常在外地做事,母亲是一个上过女子中学的妇女,随父亲在外地。我在四、五岁时就随外婆一起生活,一方面是外婆非常疼爱我,要我住在她家;另一方面父母考虑我能固定居住下来,便于上学。我跟随外婆一直生活至十二岁,直到参加革命。外婆对我影响很大,特别是生活习惯方面。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是一位非常勤劳、非常慈善、关心他人的老人。

按当地习惯,我六岁时(虚岁)被送入小学上学,开始在市立中心小学,三年级时转入市立实验小学。那时上学是很紧张的,从三年级开始,大约早上不到六点钟就得起床去学校上早自习。当时家乡没有电灯,是用蜡烛照明的。自习一个多小时回家吃饭,然后返校上课,只有晚饭后和星期天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但还得做作业和练习毛笔字。我在三年级时转入实验小学,趁着转学的机会跳了一级,从三年级直接进入五年级,南阳当时是鼓励学生跳级的。1937年,我于虚岁十二岁时小学毕业,考入南阳市宛南中学。那时南阳有好几所中学,如省立五中、市立宛中、市立女中、私立南都中学和敬业中学等,教学质量都不错。

我考入中学的那一年,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刚开始时,由于南阳离战场较远,对学校影响不是特别大,还能上课学习。1938年情况发生变化,省政府机关先由开封迁至郑州,后又迁至南阳。接着,大批难民逃至南阳,敌机不断来南阳狂轰滥炸,使很多无辜同胞伤亡。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百年来中国贫弱,受到列强欺凌的历史。这种情景,激起了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和一些同学一起参加了救亡工作。学校一位姓金的老师是中共地下党员,我们俩人接触较多,他对我很好,把我介绍给时任豫西南特委书记的李炳之同志。李炳之同志对我考察后介绍我参加了河南省委(地下党)领导的开封孩子剧团。我参加开封孩子剧团时只有十二岁,并没有革命觉悟,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参加的。当时也没有长期的打算,只是想做一个时期救亡工作就返家继续上学,所以也没有告诉父母和外婆。父母和外婆是从同学的家长那里得知我参加开封孩子剧团的事情,他们很着急,马上派人到剧团找我,让我回家继续读书。

P1-2

序言

赵部长要我为他的回忆录写篇序言,我深感自己不堪此任。他说,我不找领导,就找你写,因为我们长期在一起工作,你对我比较了解,你随便写点什么都行。老领导再三有令,不敢不从,斗胆接了这个任务。

因为编辑工作关系,我成了东宛同志新作《回忆与思考》的第一个读者,并深为其感动、激励和震撼。赵部长是我的老领导,我曾跟随他工作七八年时间。知道他十二岁(1938年)参加革命,十四岁(1940年)到延安,十五岁(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首批学员,后又转学延安医科大学,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又留学苏联,长期从事中央企业和国家原计委、科委、劳动人事部门的领导工作。他一直是我们尊敬的学丰德长的专家型领导。《回忆与思考》使我们进一步懂得,这是他长期参加革命、建设实践,刻苦钻研学习,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磨炼的结果。我翻阅着书稿,浮现在面前的是一位忠于党、忠于事业、永远奋斗不息的政治家、实干家的崇高形象。

《回忆与思考》是一本思想深刻的励志之作。它以回顾总结的手法,通过一个个激奋人心的故事,体现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事业各个时期的生动现实,反映了一位老领导的深邃思考和真知灼见,激励我们总结经验,认真思考,敢作敢为,在党的指引下奋勇前进。

我在东宛同志手下工作的时候,正是他当劳动人事部部长、人事部部长和中央编办主任时期,是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三大改革”和机构改革起步阶段和艰难时刻。东宛同志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和坚定立场,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订改革方案,勇于改革实践,广泛做好宣传工作,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对改革的曲解、甚至诬称,保证了“三大改革”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路线不断前进。欣读《回忆与思考》,让我重温了一个政治家在党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智慧、魄力、品格和领导艺术,深感自己虽处耄耋之年,但远未达到清纯和“随心所欲”,需要继续学习、锤炼。特别是在当前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老领导那种深刻理解、忠诚执行党的路线的革命精神;那种迎风破浪,敢说敢干,敢于改革的大无畏气魄;那种善于学习、勤于思考,锲而不舍、苦干实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