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浒传(上下)/文化读本
分类
作者 (明)施耐庵//罗贯中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也是迄今为止这类题材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内容推荐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精湛的笔墨,讲述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在高俅、蔡京等一批奸臣的迫害下,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后走向失败的精彩故事。书中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等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水浒传》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创作以及对中国人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引首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受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全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鄙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粱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丸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遏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拼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溅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冢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蓬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张颇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吏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官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 船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领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瑾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瑾宋江同奏捷

第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百十五回 张顺魄提百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蛉

第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无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涧

第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谬儿洼 微宗帝梦游粱山泊

试读章节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人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但见: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鲁智深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的恁地?”直入方丈前看时,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智深把禅杖就地下搠着,叫道:“过往僧人来投斋。”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回到香积厨下看时,锅也没了,灶头都塌损。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提了禅杖,到处寻去。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智深喝一声道:“你们这和尚,好没道理!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智深道:“俺是过往僧人,讨顿饭吃,有甚利害。”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那里讨饭与你吃?”智深道:“俺是五台山来的僧人,粥也胡乱请洒家吃半碗。”老和尚道:“你是活佛去处来的僧,我们合当斋你,争奈我寺中僧众走散,并无一粒斋粮。老僧等端的饿了三日。”智深道:“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老和尚道:“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也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赶出去了。我几个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因此没饭吃。”智深道:“胡说,量他一个和尚,一个道人,做得甚事,却不去官府告他?”老和尚道:“师父,你不知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的他。这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杀人放火的人,如今向方丈后面一个去处安身。”智深道:“这两个唤做甚么?”老和尚道:“那和尚姓崔,法号道成,绰号生铁佛;道人姓丘,排行小乙,绰号飞天夜叉。这两个那里似个出家人,只是绿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智深提了禅杖,踅过后面打一看时,见一个土灶,盖着一个草盖,气腾腾透将起来。智深揭起看时,煮着一锅粟米粥。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三日没吃饭,如今现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那几个老和尚被智深寻出粥来,只叫得苦,把碗、碟、钵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智深肚饥,没奈何,见了粥要吃,没做道理处,只见灶边破漆春台,只有些灰尘在上面。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双手把锅掇起来,把粥望春台只一倾。那几个老和尚都来抢粥吃,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那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深吃五七口,昕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只听的外面有人嘲歌。

智深洗了手,提了禅杖,出来看时,破壁子里望见一个道人,头带皂巾,身穿布衫,腰系杂色绦,脚穿麻鞋,挑着一担儿,一头是个竹篮儿,里面露些鱼尾,并荷叶托着些肉;一头担着一瓶酒,也是荷叶盖着。口里嘲歌着唱道:“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凄。”那几个老和尚赶出来,摇着手,悄悄地指与智深道:“这个道人便是飞天夜叉丘小乙。”智深见指说了,便提着禅杖,随后跟去。那道人不知智深在后面跟来,只顾走人方丈后墙里去。智深随即跟到里面,看时,见绿槐树下放着一条桌子,铺着些盘馔,三个盏子,三双箸子,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生的眉如漆刷,脸似墨装,胳胧的一身横肉,胸脯下露出黑肚皮来。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那道人把竹篮放下,也来坐地。

智深走到面前,那和尚吃了一惊,跳起身来,便道:“请师兄坐,同吃一盏。”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两个如何把寺来废了?”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说。”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说!”那和尚道:“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几个老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禁约他们不得,又把长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来都废了。僧众尽皆走散,田土已都卖了。小僧却和这个道人,新来住持此间,正欲要整理山门,修盖殿宇。”智深道:“这妇人是谁,却在这里吃酒?”那和尚道:“师兄容禀:这个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儿。在先他的父亲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狈,家间人口都没了,丈夫又患病,因来敝寺借米。小僧看施主檀越面,取酒相待,别无他意,师兄休听那几个老畜生说。”智深听了他这篇话,又见他如此小心,便道:“叵耐几个老僧戏弄洒家。”提了禅杖,再回香积厨来。

这几个老僧方才吃些粥,正在那里。看见智深嗔忿的出来,指着老和尚道:“原来是你这几个坏了常住,犹自在俺面前说谎。”老和尚们一齐都道:“师兄休听他说,现今养着一个妇女在那里。他恰才见你有戒刀、禅杖,他无器械,不敢与你相争。你若不信时,再去走遭,看他和你怎地。师兄,你自寻思:他们吃酒吃肉,我们粥也没的吃,恰才还只怕师兄吃了。”智深道:“也说得是。”倒提了禅杖,再往方丈后来,见那角门却早关了。

P58-60

序言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些作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中国人最可宝贵的精神食粮。

人们喜读“四大古典名著”,甚至因此喜看由“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其喜爱的内容和喜爱的原因也许各有不同。例如,有的喜爱这些作品中鲜活的人物,谈论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周瑜、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可以眉飞色舞,情动于衷。有的喜爱这些作品中生动的历史,谈论起康乾盛世的逸闻异事、宋江起义的来龙去脉、三国时期的战场风云、唐僧取经的艰难曲折,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的喜爱作品中丰富的生活,谈论起贾府的宴席、大观园的诗社、武松打虎、林冲夜奔、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可以绘声绘色,心旷神怡。在这些作品中,有历史,有生活,有人物,有故事,它们不仅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生存样式的许多特点,而且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精神风貌。可以说,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当然,人们欣赏“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咀嚼他们的故事,品味他们的生活,并因此而追溯那一段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各人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会一样的。这是因为,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之中了,人们读到的既是作品本身,又是他们自己。仅以《红楼梦》为例,有的以为是“淫书”(如毛庆臻、梁恭辰),有的以为“是说贾府盛衰情事”(如王希廉),有的以为“乃演性理之书”(如张新之),有的说是写金陵一等侯张谦家事(如周春),有的说是写宰相明珠家事(如徐柳泉),有的说是写清世祖与董鄂妃隐事(如王梦阮、沈瓶庵),有的说“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如蔡元培),有的说作品“无非痛陈夫妇制度之不良”(如海鸣),有的说“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如胡适),如此等等,真所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应该承认,任何一个读者都有权从自身的角度、按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作品,并且,正是读者的解读,不断充实和丰富着作品的内涵,使作品能够始终“活”在人们中间。肯定某一种解读,而否定其他的解读,不仅会扼杀作品的鲜活生命,而且在事实上也行不通。人们对“四大古典名著”解读的分歧,正是作品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表征。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所以被读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读,固然源于读者个性的千差万别,但也与作品本身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息息相关。因为这些作品能够为不同读者的不同解读提供足够的信息源。只要读者是依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予以解读的,我们就应该承认这种解读的价值,承认它是作品内涵的一部分。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读者固然有解读作品的权力,但读者对作品的文化信息了解的程度却决定着其解读的深浅,对作品的文化信息了解得越多,对作品的理解也就越深。如果对作品的文化信息缺乏了解,就有可能出现误读,以致曲解作品的意义,损害其解读的效力。例如,如果不了解封建社会贵族男女的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并无权力决定自己的婚姻,就不能懂得《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表达方式,就会误以为林黛玉对感情的执著和无休止的情感试探是一种心理病态。如果不了解封建时代的艺人处于社会底层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歧视,就无法理解贾宝玉与琪官互赠汗巾为何引起贾政的震怒从而大张笞挞,也无法理解林黛玉对王熙凤、史湘云等将她与戏子小旦比较会那样恼怒。如果不了解宋代社会“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以及优待官吏的基本国策,以致造成“积贫积弱”的社会态势,就无法理解弥漫在《水浒传》中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和“去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的向往。如果不了解“三国故事”在民间的发展以及结义对于下层民众的意义,就不能理解《三国演义》为何要以“桃园结义”开篇,关羽华容道私放曹操为何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如果不了解唐宋以后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因此形成的“三教合一”的文化态势,就不能理解《西游记》对儒、释、道各有取径、又各有批判的复杂立场,以及对陆王心学的特别关注。如此等等。

以上所举是荦荦大者。而那些与今人不尽相同的吃穿住行、礼尚往来、休闲娱乐、风俗习惯等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常常为读者所忽略,如果不了解这些生活细节,同样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以《红楼梦》中宝黛关系为例,如果不了解古代社会不允许贵族男女私相授受,更不允许肌肤之亲,就不能理解宝玉要看宝钗手腕上的香串子而宝钗并不将手腕伸与他看,而是将香串子从手腕上褪下来递给宝玉,以恪守贵族女子的行为规范。但是,宝玉却可以去牵黛玉的手,去摸她的手腕。宝黛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固然与贾母安排他俩从小吃住在一处,因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所形成的自然情感和生活习惯有关,”然而,当他们进入男女有别的年龄后,这种关系却是不符合封建礼教的,他们的行为也是不符合当时贵族男女行为规范的。因此,宝玉与黛玉的感情及其行为就不可能得到贾府上下的认可甚至为大家所反感,而宝钗的行为却得到了贾府上下的称赞。人的自然感情和社会规范的冲突,可以通过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凸显出来,如果阅读《红楼梦》不了解这些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就很难真正读懂。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其他作品,也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有鉴如此,揭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重要文化信息,并作必要的相关解释或说明,无疑是有意义的。于是我们编写了这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文化读本,希望能够对普通读者阅读“四大古典名著”有所帮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了解这些名著中的重要文化信息,从而正确解读作品,而且“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于直观地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这里所说的文化信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举凡政治、经济、民族、宗教、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园林、建筑、风俗、习惯,等等,只要是可能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阅读理解的,我们都尽可能加以解释。当然,这种解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而有关价值性的判断,则交由读者自己去完成,因为这是读者的权力。如果在个别地方,为了便于解释某些文化信息,或者为了加深读者对某些现象、某些情节或某个人物的某个方面的注意,我们也会提供一些自己的阅读理解或价值判断,希望读者能够将这些内容视为我们之间的心得交流,不要因此影响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如果这套文化读本能够架设起读者深入了解作品文化信息的桥梁,促进读者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这也是我们推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文化读本的初衷。

长期以来,岳麓书社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所出版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多种版本享有盛誉,拥有广泛的读者。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新文化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为了让人们对融人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有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编撰了这套文化读本,以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是岳麓版四大名著的一种新版本,是拉近传统文学经典与普通读者距离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新文化建设中出版社贯彻与时俱进思想的新努力,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同。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在其成书或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些版本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而有些版本则存在内容上的差别,这些内容上有明显差别的版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自然不会完全一样,我们的文化解读却只能依据某一种版本,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好在读者阅读我们的文化解读后,可以举一反三,因为许多文化信息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同作品中的文化信息也是相通的,这就可以弥补因版本问题带来的文化解读上的缺憾。我们解读的“四大古典名著”的底本为:《红楼梦》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杨继振旧藏本《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水浒传》用明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本《忠义水浒传》(征王庆和征田虎部分用袁无涯刊一百二十回本《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补足),《三国演义》用清康熙刊本《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用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