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乱世天下/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朱全忠建梁·五代开始

开平元年(907)四月,梁王朱全忠即帝位,国号大梁,建元开平,即为梁太祖。中国重新分裂,五代十国混战开始。 朱温,即朱全忠,原为黄巢部将,中和二年,与唐王重荣战于夏阳,由于援军缺乏,朱温知起义军大势已去,于是举兵投王重荣。唐朝廷授朱温同华节度使、右军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朱全忠兵势强盛,企图篡唐以代,后诏授朱全忠为梁王。朱全忠先后兼并淮北、汉水中下游,东迄山东、四接关中,北与燕南、晋南相接,古称中原之地都被朱所占据。朱全忠先后杀昭宗、立幼主、屠诸王、灭朝士,拥兵自重,境外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缪、刘仁恭等不能与之抗衡。当时唐哀帝困居洛阳,正在朱全忠势之掌握之中。

唐天祐四午(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慰问。薛返回洛阳告知朱全忠有意受禅。哀帝被逼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二月,李枧(哀帝)令文武百官前往朱全忠帅府劝进,湖南、岭南藩镇也上笺劝进。三月十三日,再令薛贻矩赴大梁传禅位之意。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降御札禅位于梁。命正副册札使张文蔚、苏循,正副押传国宝使杨涉、张策,押金宝使薛贻矩、赵光逢,帅百官备法驾诸大兴。唐天祐四年(907)四月十六日,梁王朱全忠更名朱晃,十八日,梁王服衮冕,即皇帝位,即历史上后梁太祖。二十二日大赦,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以哀帝为济阴王,迁之于曹州,派兵防守,第二年将哀帝杀死。撤废枢密院,设崇政院,任命首辅敬翔为使。自此,自武德以来经21帝,289年的李唐王朝为梁王朱晃所灭,中国重新分裂。

同时河东、凤翔、淮南、川蜀仍奉唐正朔,抗拒(后)梁。河东沙陀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势不两立;川蜀王建与凤翔李茂贞相约联晋王李克用兵攻梁王。九月,王建在蜀称帝;淮南杨渥则拥兵坐观时局变化。而南方政权诸镇先后向后梁称臣接受册封,契丹也遣使与梁通如,唐灭后割据政权相继形成并展开混战。

王建称帝·建国大蜀

前蜀天复七年(907)九月,王建闻知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大梁,即帝位后,拒绝向梁太祖称臣,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后曾一度改汉,史称前蜀)。册立皇太子,封爵诸王,设置文武百官。授王宗传为中书令,韦庄判中书门下事,唐道袭为枢密使。

王建原籍许州舞阳人,少时不务正业,以屠牛马、盗窃、贩盐为生,有“贼王八”之称。后来在唐末农民起义时乘乱而起,起兵占据川蜀,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安抚息平的政策,当时有很多朝廷官士名族到蜀避乱,得到王建的优厚援置。当时蜀境已成为繁华安定的经济文化中心,领两川、山南西道46州之地,置武信、永平、保宁等10余节度使。王建晚年听信于宦官,H益昏溃,前蜀光天元年(918)六月病逝,享年72岁。其子王宗衍继其位。

徐温专吴权

唐天祐五年(908)杨渥被弑,徐温开始在吴专制政权。淮南地区在唐朝末年一直战争频繁,后来由杨行密据守。唐昭宗李晔授杨行密为吴王,天祐二年杨行密病逝,由其子杨渥袭位。朱全忠篡唐另立(后)梁即帝位后,淮南杨渥拥兵坐观时局变化,但仍称唐天祐年号。杨渥本人凶残好杀,且昏庸无能,其父杨行密旧部将剩下者寥寥。当时任左右牙指挥使的禁军首领张颢、徐温担心杨渥会杀两人,于是在五月率先发动政变,杀吴王杨渥。吴王被弑之后,张颢欲自立王位,幕僚严可求一方面设计阻止,立杨渥之弟杨隆演为王,另一方面联络徐温,以弑君之罪将张颢擒杀,并铲除张颢余党。从此徐温独掌中央禁军,开始专理吴政。  李克用含恨病逝

开平二年(908)正月,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病死,其子存勖嗣继其位。

李克用(856~908),沙陀人,其父李国昌,原姓朱耶,名赤心,咸通年间因镇压宠勋有功而被唐赐李国昌之名。李克用从小跟随其父征战南北,骁勇善战,军中称“飞虎子”,因一目失明又称“独眼龙”。李克用与父李国昌合攻朱全忠,又在镇压黄巢农民起义中立大功,被唐封为河东节度使(太原、领石、岚、汾、沁、忻、代等州,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左权以北),乾宁二年(895)进封为晋王。源驿之变后李克用与朱全忠连年交战,天祐元年八月朱温弑昭宗立李祝,及至后来朱篡唐建(后)梁后,李克用南向恸哭,发誓恢复大唐,无奈头部疽发不治,开平二年正月在晋阳病逝,时年53岁,其子李存勖继位。(后)唐立国后,追谥武皇帝,陵葬雁门。后来李克用旧将挑唆李克用之弟李克宁发动改变,被李存勖擒杀,政变失败。

高僧义存圆寂

后梁开平二年(908)五月二日,高僧义存在福建圆寂,享年八十七岁。

义存(822~908),泉州南安人,俗姓曾,是唐朝末年的高僧。义存出生于佛礼之家,从小深受家族影响,诚心向佛,十二岁时在闽蒲田玉润寺为童侍,十七岁时落发为僧。此后义存离家,遍游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访问各地名山高僧,广传佛经。唐咸通六年(865)义存返回闽中,在雷锋山建坛传教,一时名动海内。乾符(874~879)年间,唐僖宗封义存为“真觉大师”。唐朝末年,王审知占据福建,他本人推崇佛教,因此义存受到很高的礼遇。义存传教行化达四十余年,门下达一千五百人,弟子分布很广泛,时人都称义存为“雷锋和尚”。义存卒后,王审知命按佛礼厚葬义存。

吴越筑捍海石塘

吴越天宝三年(910)八月,吴越钱缪为保护杭州地区而下令修筑捍海石塘。

杭州捍海石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钱塘江海潮向来是杭州城的大患,唐朝以前当地居民就数次筑堤防护,都因潮水冲击难以修好,修成之后马上又被冲毁。这次钱谬组织修建的石塘,用竹笼装巨石,以十余行巨木为栏,并以铁练贯栏杆,做成塘基,修成堤坝能经受潮水冲击。此后很多年杭州城都没有因潮水影响居民生产。钱氏又扩建杭州城,大修亭台楼馆,通衢巷陌,从此后杭州城逐渐发展繁荣起来,成为东南富庶之地。

刘隐割据岭南士人商旅辐辏

开平三年(909)四月,朱温(后梁太祖)封刘隐为南平王,岭南地区尽为其有。次年又进封南海王。

刘氏祖先本大食商人,原居福建,后移至岭南。至刘隐,已经获取了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之职。朱温称帝后,刘氏向北方示好,获取王号。P3-7

目录

五代十国

 朱全忠建梁·五代开始

 王建称帝·建国大蜀

 徐温专吴权

 李克用含恨病逝

 高僧义存圆寂

 吴越筑捍海石塘

 刘隐割据岭南士人商旅辐辏

 王审知经营福建

 五代发展皴法

 刘守光称帝国号大燕

 岐蜀因婚事开始连年混战

 梁大败于晋

 梁发生政变朱温为次子所杀

 蜀国击退南诏

 梁发生康王之乱

 诗僧贯休圆寂

 契丹称帝建元

 吴与吴越征战

 王建病逝·王衍即位

 刘岩称帝建汉

 布袋和尚去世

 梁晋为天雄兴兵

 契丹文字创成

 契丹大举南侵

 梁禁私度僧尼

 晋并四州

 后唐建立

 梁灭亡

 唐庄宗宠优伶

 吴越立国

 李严使蜀

 后唐灭蜀

 魏博军乱

 后唐庄宗死·明宗即位

 毛文锡入后唐

 辽太祖去世

 后唐置端明殿学士

 花蕊夫人遇害

 楚国建立

 徐温卒

 吴王称帝

 两川争盐利

 唐平王都

 唐许民间酿酒

 契丹东丹王降唐

 东西川联合反唐

 后唐置场市党项马

 荆浩发展新画法。

 韩倔作《香奁集》

 辽治矿冶

 后唐印卖监本《九经》

 辽设定斡鲁朵

 杜光庭纳儒入道

 契丹人与汉族人服装互相影响

 后唐征求唐野史

 唐恢复月首入阁

 王延钧称帝·闽国内乱

 孟知祥据两川建国

 蜀中刻经

 吴越王去世

 蒋承勋出使日本

 段氏大理国建立

 石敬瑭起兵灭后唐建晋

 吐谷浑叛契丹附晋

 徐知诰称帝建唐

 石敬瑭对契丹称儿皇帝

 董源创江南山水画法

 闽王兄弟相攻

 大殷建国

 安重荣被杀

 石敬瑭忧死

 契丹大举攻晋

 南唐前主食丹药死

 契丹灭晋

 南唐灭闽

 契丹建国号辽

 契丹北归

 楚权易手

 刘知远称帝建汉

 刘弘熙残虐

 后汉三镇连叛

 郭威灭汉

 郭威称帝建国

 刘崇建北汉

 南旱北水

 南唐灭楚

 周蜀刻《九经》

 柴荣即位后周

 南唐设科举

 周汉战于高平

 周世宗简选诸军

 周世宗三征南唐

 周世宗毁佛铸钱

 周世宗北伐

 五代滥旋刑罚

 汴梁城形成

 西蜀画风兴盛

 沧州铁狮子铸成

 栖霞寺舍利塔建成

 云岩寺塔出现观音檀龛

 《旧唐书》成

 《花间集》成

 李璟、李煜父子为词

 《福乐智慧》流传

 回鹘文形成

 辽作星图

 辽行新历

 《唐会要》编成

 顾闳中作《韩熙载夜宴图》

 黄筌、徐熙画花鸟

 陈桥兵变赵宋代周

宋辽金夏

 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

 宋废除宰相坐议礼

 宋立算学

 宋皇室崇佛

 宋修治漕运四渠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开始编编敕

 宋刑统颁布

 宋国子监开学

 宋行刺配

 宋重禁盗

 宋设置茶叶专卖市

 宋军平蜀

 宋初三大家奠基宋山水画

 李成山水画独成一派

 范宽画山水

 宋太祖征北汉

 宋太祖平定南汉

 秧歌出现

 宋行募兵制

 宋画院成立

 竹纸推广·纸品种大增

 行团发展

 铜版印刷出现

 四大刻书中心形成

 重铸正定铜像

 汉文大藏经开始成集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乱世天下(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 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乱世天下(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乱世天下》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