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忠建梁·五代开始
开平元年(907)四月,梁王朱全忠即帝位,国号大梁,建元开平,即为梁太祖。中国重新分裂,五代十国混战开始。 朱温,即朱全忠,原为黄巢部将,中和二年,与唐王重荣战于夏阳,由于援军缺乏,朱温知起义军大势已去,于是举兵投王重荣。唐朝廷授朱温同华节度使、右军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朱全忠兵势强盛,企图篡唐以代,后诏授朱全忠为梁王。朱全忠先后兼并淮北、汉水中下游,东迄山东、四接关中,北与燕南、晋南相接,古称中原之地都被朱所占据。朱全忠先后杀昭宗、立幼主、屠诸王、灭朝士,拥兵自重,境外诸藩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杨渥、钱缪、刘仁恭等不能与之抗衡。当时唐哀帝困居洛阳,正在朱全忠势之掌握之中。
唐天祐四午(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慰问。薛返回洛阳告知朱全忠有意受禅。哀帝被逼下诏,定于二月禅位。二月,李枧(哀帝)令文武百官前往朱全忠帅府劝进,湖南、岭南藩镇也上笺劝进。三月十三日,再令薛贻矩赴大梁传禅位之意。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降御札禅位于梁。命正副册札使张文蔚、苏循,正副押传国宝使杨涉、张策,押金宝使薛贻矩、赵光逢,帅百官备法驾诸大兴。唐天祐四年(907)四月十六日,梁王朱全忠更名朱晃,十八日,梁王服衮冕,即皇帝位,即历史上后梁太祖。二十二日大赦,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唐西京长安,改称大安府,置佑国军。以哀帝为济阴王,迁之于曹州,派兵防守,第二年将哀帝杀死。撤废枢密院,设崇政院,任命首辅敬翔为使。自此,自武德以来经21帝,289年的李唐王朝为梁王朱晃所灭,中国重新分裂。
同时河东、凤翔、淮南、川蜀仍奉唐正朔,抗拒(后)梁。河东沙陀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势不两立;川蜀王建与凤翔李茂贞相约联晋王李克用兵攻梁王。九月,王建在蜀称帝;淮南杨渥则拥兵坐观时局变化。而南方政权诸镇先后向后梁称臣接受册封,契丹也遣使与梁通如,唐灭后割据政权相继形成并展开混战。
王建称帝·建国大蜀
前蜀天复七年(907)九月,王建闻知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大梁,即帝位后,拒绝向梁太祖称臣,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后曾一度改汉,史称前蜀)。册立皇太子,封爵诸王,设置文武百官。授王宗传为中书令,韦庄判中书门下事,唐道袭为枢密使。
王建原籍许州舞阳人,少时不务正业,以屠牛马、盗窃、贩盐为生,有“贼王八”之称。后来在唐末农民起义时乘乱而起,起兵占据川蜀,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安抚息平的政策,当时有很多朝廷官士名族到蜀避乱,得到王建的优厚援置。当时蜀境已成为繁华安定的经济文化中心,领两川、山南西道46州之地,置武信、永平、保宁等10余节度使。王建晚年听信于宦官,H益昏溃,前蜀光天元年(918)六月病逝,享年72岁。其子王宗衍继其位。
徐温专吴权
唐天祐五年(908)杨渥被弑,徐温开始在吴专制政权。淮南地区在唐朝末年一直战争频繁,后来由杨行密据守。唐昭宗李晔授杨行密为吴王,天祐二年杨行密病逝,由其子杨渥袭位。朱全忠篡唐另立(后)梁即帝位后,淮南杨渥拥兵坐观时局变化,但仍称唐天祐年号。杨渥本人凶残好杀,且昏庸无能,其父杨行密旧部将剩下者寥寥。当时任左右牙指挥使的禁军首领张颢、徐温担心杨渥会杀两人,于是在五月率先发动政变,杀吴王杨渥。吴王被弑之后,张颢欲自立王位,幕僚严可求一方面设计阻止,立杨渥之弟杨隆演为王,另一方面联络徐温,以弑君之罪将张颢擒杀,并铲除张颢余党。从此徐温独掌中央禁军,开始专理吴政。 李克用含恨病逝
开平二年(908)正月,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病死,其子存勖嗣继其位。
李克用(856~908),沙陀人,其父李国昌,原姓朱耶,名赤心,咸通年间因镇压宠勋有功而被唐赐李国昌之名。李克用从小跟随其父征战南北,骁勇善战,军中称“飞虎子”,因一目失明又称“独眼龙”。李克用与父李国昌合攻朱全忠,又在镇压黄巢农民起义中立大功,被唐封为河东节度使(太原、领石、岚、汾、沁、忻、代等州,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左权以北),乾宁二年(895)进封为晋王。源驿之变后李克用与朱全忠连年交战,天祐元年八月朱温弑昭宗立李祝,及至后来朱篡唐建(后)梁后,李克用南向恸哭,发誓恢复大唐,无奈头部疽发不治,开平二年正月在晋阳病逝,时年53岁,其子李存勖继位。(后)唐立国后,追谥武皇帝,陵葬雁门。后来李克用旧将挑唆李克用之弟李克宁发动改变,被李存勖擒杀,政变失败。
高僧义存圆寂
后梁开平二年(908)五月二日,高僧义存在福建圆寂,享年八十七岁。
义存(822~908),泉州南安人,俗姓曾,是唐朝末年的高僧。义存出生于佛礼之家,从小深受家族影响,诚心向佛,十二岁时在闽蒲田玉润寺为童侍,十七岁时落发为僧。此后义存离家,遍游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访问各地名山高僧,广传佛经。唐咸通六年(865)义存返回闽中,在雷锋山建坛传教,一时名动海内。乾符(874~879)年间,唐僖宗封义存为“真觉大师”。唐朝末年,王审知占据福建,他本人推崇佛教,因此义存受到很高的礼遇。义存传教行化达四十余年,门下达一千五百人,弟子分布很广泛,时人都称义存为“雷锋和尚”。义存卒后,王审知命按佛礼厚葬义存。
吴越筑捍海石塘
吴越天宝三年(910)八月,吴越钱缪为保护杭州地区而下令修筑捍海石塘。
杭州捍海石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钱塘江海潮向来是杭州城的大患,唐朝以前当地居民就数次筑堤防护,都因潮水冲击难以修好,修成之后马上又被冲毁。这次钱谬组织修建的石塘,用竹笼装巨石,以十余行巨木为栏,并以铁练贯栏杆,做成塘基,修成堤坝能经受潮水冲击。此后很多年杭州城都没有因潮水影响居民生产。钱氏又扩建杭州城,大修亭台楼馆,通衢巷陌,从此后杭州城逐渐发展繁荣起来,成为东南富庶之地。
刘隐割据岭南士人商旅辐辏
开平三年(909)四月,朱温(后梁太祖)封刘隐为南平王,岭南地区尽为其有。次年又进封南海王。
刘氏祖先本大食商人,原居福建,后移至岭南。至刘隐,已经获取了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之职。朱温称帝后,刘氏向北方示好,获取王号。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