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家去旅行》编著者陆建元。
较之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体验,旅居则可以称之为一种奇妙的生活方式。本文作者8年多的旅居札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温情、幽默、智慧却又厚重的幸福生活。从上海到束河、台湾、威海、桂林、北京,再到现在旅居的大理,作者带着他的妻子、牵着他们的狗、载着他们的行李,一路流浪、一路生活、一路感悟。其间或风趣或惊艳或沉重或辛酸的一段段故事,让人动容,让人心驰神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背着家去旅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陆建元 |
出版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背着家去旅行》编著者陆建元。 较之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体验,旅居则可以称之为一种奇妙的生活方式。本文作者8年多的旅居札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温情、幽默、智慧却又厚重的幸福生活。从上海到束河、台湾、威海、桂林、北京,再到现在旅居的大理,作者带着他的妻子、牵着他们的狗、载着他们的行李,一路流浪、一路生活、一路感悟。其间或风趣或惊艳或沉重或辛酸的一段段故事,让人动容,让人心驰神往。 内容推荐 《背着家去旅行》编著者陆建元。 《背着家去旅行》内容提要:八年前回国,和妻子在国内一直行走在路上。从青岛开始,居住了大半个中国的美丽小城市。一边工作一边体验参与当地居民生活,一边写游记一边欣赏美食风景,一边谈情说爱一边养狗养猫……无关旅游咨询也无关景点介绍,这是一本关于幸福的书。记录着作者和他的妻子坐在车顶看流星,窝在家里喝小酒或者走到海边放烟花。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享受着被地理和距离分割的各种人生。 目录 第一章 束河——左手到右手,隔着一座雪山 游牧夫妇的一天 闭上眼,轻轻呼吸 留一个午后,送给白沙
第二章 台湾——遗忘的时间 饮食男女 台客眼中的台北 永和豆浆的传说 请在河岸留言 漂洋过海斯坦威 砾石中的小小世界 龙的传人 寻找黑鲔鱼 老板,给我两斤时间,乘上九份
第三章 威海——如果豆豆在海边苏醒 漂浮的季节 齐鲁之风 韩式料理 世界尽头的路 写一个关于豆豆的故事 天使的苹果
第四章 桂林——似水流年 每一扇窗,都有一幅山水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村歌 八月桂花酿,满城米粉香
第五章 北京——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冬雪 北京篮球故事 画家的礼物 至交
第六章 大理——远方 六千公里的短暂人生 为你跳支独舞 烈日的盛宴 雨季不再来 远方的大鼓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里的牛肉面要价100台币,合人民币约20元,但跟上海18元一碗的永和大王牛肉面相比,单以牛肉的分量对比的话,大概就是吴宗宪和罗家英各自剩余的头发总数的区别;质量的话,我想用牛肉面和康师傅牛肉泡面来类比也并不算太过分(尽管在上海时我也挺喜欢永和大王的餐饮)。 由于我俩十点后才起床,梳洗完出门基本十一点过后了,因此常把老伯的面当做早午餐。面摊十一点开张,卖完收摊,下午两点经过那里已经空空如也。你看就几张塑料折叠桌椅,两个锅子,最简陋偏僻的地方价格却很贵,真材实料又色香味俱全,两三小时就能卖完,收入至少四五千,这得让大陆多少偷工减料的餐馆老板羡慕嫉妒恨啊。 除了住所附近的小店和路边摊,每周固定有两天我们也会去饶河夜市。从基隆路往东北方向走到八德路,约20分钟的路程,由于下午一般我都对着电脑埋头工作,于是这一段路刚好和妻聊聊一天中发生的琐事,吃饱回来的时候也能悠闲地散步以消化满肚子的美食。 台北的夜市不少,不过去多了之后会发现雷同的甚多,唯独每个夜市必定会有一两种特色小吃,给人感觉整个夜市就是由它们撑起场面,然后各路摊贩像瓜藤般地附着朝四周延伸。初次去夜市的人完全不必担心,一般这类重量级的中流砥柱摊位不是在入口,就是正中央。 饶河夜市的招牌是药炖排骨和胡椒饼,其名气甚至盖过了夜市本身。 “喂喂喂,我在饶河夜市!” “在吃胡椒饼哦?” “不是啦,我在买牙刷……” 如果你用以上那句话作答,估计电话另一头的人能有半天接不上话来。 来饶河夜市,不吃胡椒饼你来干啥? 这家胡椒饼摊,在夜市妈祖庙的人口处。约巴掌大的胡椒饼,现做现烘烤,拿到手上还不觉得怎样,咬上一口,里面的热气一声不吭地迎面扑来,夹杂着牛肉汁与胡椒的香味,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凑近闻一下,实在有够受的。 同样是香味,闻起来一个味道,吃起来又一个味道,滚烫的牛肉,面粉浓烈的烤香味,胡椒配得感觉上有点过分,但又觉得不过分,嘴里的余味立刻就会逃走,总之三种味道原汁原味,像一口气看了半个小时炫目的烟花一样,心情无比满足。 有一次因为不想排队,买了隔壁另一家的胡椒饼,相比之下个头大了不少,馅也饱满,大概不想被那家胡椒饼抢了所有风头,老板希望从外形视觉上吸引到一部分客人。 但就是感觉不对。也有胡椒味,也多汁,想必缺少的就是面粉、调料与牛肉之间的默契,称作胡椒味牛肉饼更恰当些,称作胡椒饼就稍显名不副实。 和妻逛饶河夜市,我们会在原住民大伯开的野味摊吃烤斑鸠,喝一瓶风味纯正的小米酒,趁着微醺去排队买一个胡椒饼。 我们会坐在妈祖庙的门口,身边是络绎不绝的香客进进出出,我小心地咬一小口薄脆的边,感觉里面的肉汁还在翻滚,妻双手捧着用力吹,稍微凉一点后再咬第二口。也有和我们一样拿着胡椒饼坐在一旁吃的食客,大多数时候也就彼此点点头,会心一笑,烫得发麻的舌头此时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什么客套话来了。 吃,在台北,是相当深奥的学问,这种文化的张力和吸引力几乎像老槐树根一样牢牢附进了这里的土壤,品种和样式之复杂绝对不是看了《米其林指南》之类就可以一目了然的。午餐、夜市,其实即使过了午夜,甚至临近黎明,它依旧以其变幻莫测的身段曼舞在各个舞台。 比如复兴南路上的清粥小菜,在口味地道这方面,就绝不比泡沫红茶、西门町民歌餐厅或者费玉清的笑话这些响当当的名头来得差。 粥店营业的时间一般是从下午一直到隔天天亮,一听就知道那是专供夜猫子盘踞的地方。凌晨时来这里喝粥的大多是KTV唱完歌的三五好友,十八号房跳舞跳累的浓妆美眉,林森北路夜总会喝得醉醺醺的大叔,还有赶工赶到天昏地暗的加班族,总之有点“再不清爽地吃点东西洗洗嘴巴就会变成曾国城”的调调。 粥是这里统一的主食,找到座位后,服务生会直接端上一桶粥,这个不用点,是送的,吃饱为止。 然后去主厅(基本上在每个粥店的正中央),那是很大的一个台子,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下粥小菜,从咸蛋、榨菜、炸虾、豆干、花生到蟹脚、生鱼片、鹿肉,应有尽有。 菜都很小份地摆在小碟子上,精致得像Tiffany的展览品。选好想要的小菜,拿给服务生,回到座位开始呼噜呼噜地喝粥。 还是粥最好喝。 说不上为什么,小菜看起来再怎么鲜美,最好喝的还是这一锅免费的白粥(绝不是因为不限量我才这么说)。一种无法言语的满足感,每次去我们都是停不下来地一碗接着一碗,配一口鱼干或卤味,米饭的香味几乎包裹了所有的味蕾。 其实粥本身虽好,但若让妻在家里认认真真地熬上一锅,也不见得比不上——这就是所谓“不能仅仅用舌头去体验台湾美食”的关键所在了,就像在冈山吃的羊肉炉,去阳明山上闻飘浮的茶香,吹完莺歌的陶笛叫上一碗米苔目,是那种“所有零件都必须在场一起工作”才能心领神会的滋味。 黑漆漆的天空,安静休息的都市,不想睡觉或睡不着觉的食客,热腾腾的米汤和台北女孩般多彩多姿的小菜(这个比喻妻肯定会反对),这样的地方与其称作消夜,不如直接纳入某种层次的Life Style更来得恰当。 A Taipei Style。 八年来我们旅居过不少城市,其间不乏种种令人怀念的美味佳肴,和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饭馆。P34-P37 后记 旅居的这些年,经常有人会问:“你们跑过那么多地方,觉得哪里最好?” 说不上来,这简直就像要我立刻指出八九十年代TVB的电视剧哪一部最经典般叫人头痛的问题。我的回答一律是:每个城市/小镇都有让我们着迷的地方,大多都是独一无二的,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很难说哪里最好。 不过这样的答案往往不能让提问者满意,人们更倾向于把所知的东西归类,路上相遇的旅者们经常会告诉你:他们去过的某个景点最漂亮,某个民族最淳朴,某个国家最混乱或者某个城市的背景最适合炫富这类的看法。我并不怀疑其真实性,对旅者个人来说,旅途中受当地人的一次盛情款待或遭遇小偷骗子都足以产生一些无可避免的主观性。并直接影响他们对那里的评价。 我想这大概就是旅居和旅行之间最大的区别了,相对于背着包拿着《LonelyPlanet》或((米其林指南》,尽情汲取这世界每一个角落精华的旅者,旅居生活远远没有那么梦幻。那些被人津津乐道的特色被时间慢慢侵蚀,如同镀金佛像的表面,渐渐浮现出来的东西平凡且普通,无论如何也无法被冠以什么之最或什么第一的名头。可是对于旅居者来说,这些东西却显得如此沉重珍贵,在它们面前,旅行本身变得无比卑微,更遑论比较其好坏高低。 况且褪去金衣的佛像,还是佛像,不是吗? 一直觉得,评价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方,最起码也得在那里实实在在地生活过一段日子,菜市场里挑选过蘑菇,电器店里寻找过节能灯,,出门时记住公共汽车的时刻表。还有在当地音乐电台里听过怀旧DJ们对谭咏麟和罗大佑的个人感觉。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那种逛了逛山沾了沾水,吃过两顿农家乐然后开始品头论足起来的旅行指南,有他们自己的立场.当做旅行杂志的路线参考还说得过去,但当做该地方的评价,则有些力不从心了。 其实真的在一个地方住过了一年半载,也未必能道出个所以然来,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突出,众多的民族赋予了城市鲜明的个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一层层地将其包裹在内。住下的那一天起也许你会说:哦,原来就是这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慢慢地再也说不出这样的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深呼吸,或者把目光放在远方。这有点像在看陈道明演的电视剧,或者Kevin Spacy的电影,一种称得上冲击心灵的东西,在平平淡淡的语气与表情中不断地,一波接着一波地涌上来。 因此对于旅行,时间的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一个地方,以“天”来安排的旅程和以“周”或者“月”来安排的旅程能给你完完全全截然不同的体验。就好像你在喜爱的咖啡馆点上一杯摩卡,一处是不停看着表限定自己15分钟内喝完,另一处是读着史蒂夫。金的小说慢慢品尝,两者之间仿佛隔着好几个人生。 并不是孰是孰非的问题,出发点不同,旅行本身就不曾有过非此不可的理由,我和妻每年便会拿着廉价航空机票去世界各地作几次短短的度假游,借此冲淡常年旅居生活中那些挥之不去的疲惫感。 只是若你从未做过以“月”甚至“年”为计量单位的旅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请无论如何务必尝试一次。去过的或者没有去过的地方,一些从未凝聚过的东西会随着时间慢慢在你心里滋长。即使当你重新回到原来熟悉的生活,那小小的世界也已经不似往日,夜阑人静时,你依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段微弱的,但顽强跳动着的节奏。 记得那年我们决定搬去威海住,公司的同事打电话问我打算待多久,我说不知道,待到想离开的时候再说吧。事实上最后我们住了一年半,所住的小区房价都翻了整整一倍。 我们抵达威海的时间是傍晚七点,刚转进环海路的时候一阵海风迎面直扑而来,然后可以看到一长片延绵的海滩,月光映着一层层海浪像浮动的钢琴键,涛声有节奏地做着和弦。除此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安静,让人想靠在一起或者深陷在沙子里听Dori s Day版本的《Whatever will Be,will Be》。 我缓缓地开着车,我们的公寓就在不远处,十二小时的长途旅程即将结束,春季的威海海边有些冷,不过在暖暖的车内稍微拉下一点窗缺再适合不过。说不上累也说不上轻松,这一刻我和妻在海边小路上慢慢地朝新家驶去,两人都有着“到了,开始生活吧!”那种把规划和安排统统扔到大海对面去的舒畅心情。 你看,如果此时附加一个“下个月必须回去”的条件,所有的一切势必都将变得不同。 WhateVer will be,will be.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