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拥有读者最多、阅读量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学经典;人人必读的不朽名作,全球亿万读者最值得收藏的寓言故事集。
日知古典,最佳译本,精装典藏,隆重上市!唯一直译自古希腊文的双语对照版,公认最完整可靠的《伊索寓言》全本,国内首次出版:不是译自英文本,而是逐字逐句从权威古希腊文校勘本译出,完整收录寓言346则,未作任何删节,真正呈现原汁原味的古希腊经典名著。
最权威可信的顶级名家译作:译者为毕生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翻译的学者王焕生先生,本书为王先生最为喜爱的译著之一,翻译耗时多载,2014年全新修订。
最佳的古希腊语学习读物,权威学者翻译,宛如名师面授。
《伊索寓言》是欧洲寓言史上历史最为久远、影响也最大的一部寓言集。《伊索寓言》是古希腊语—汉语双语对照本,隶属“日知古典丛书”。本书希腊文本系依据德国托依布纳丛书中伊索之《伊索寓言》(Aesop:Corpus fabularum Aesopicarum,1959—1970年版),其中汇集了由古代到中世纪的各种伊索寓言材料,选收寓言计346则,是学界公认的权威校勘本,本书中译文由古典文学翻译家王焕生先生直接从古希腊原文译出,并逐字逐句地进行了最新的修订,译文精准,朴实无华,堪称国内最权威可信的《伊索寓言》全译本。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篇辐短小,精彩生动,语意深远,丰富的内容和发人深思的教谕使得它的传播得以历久不衰,成为世界上流传甚广的经典文学作品。
1 鹰和狐狸
鹰和狐狸约定互相友好相处,毗邻而居,以为这样可以密切交往,巩固友谊。就这样,鹰飞上一棵大树,在那里孵化幼雏,狐狸则在树下的灌木丛里生育儿女。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在仔细观察,寻找食物,就飞进灌木丛,把小狐狸抓走,同自己的小鹰一起,饱餐了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了发生的事情,不仅为自己的儿女之死而悲痛,也为自己无法报复而伤心,因为他是走兽,无法追逐飞禽。于是,他只好站在远处诅咒敌人,这是缺乏能力的弱者仍可以做到的事情。鹰背叛友谊的行为终究没有能躲过严厉的惩罚。一些人在地里用山羊献祭,鹰从树上飞下去,从祭台上抓起燃烧着的祭牲肠子。在他把那肠子带进巢里后,突然刮起了大风,干枯的树枝被肠子的火星燃着。那些小鹰还没有长好羽毛,就都被烧着,落到了地上。这时狐狸迅速跑过来,当着鹰的面把所有的小鹰都给吃掉了。
这则故事说明,那些背弃友谊的人即使能躲过受害者的报复,也逃不过神祗的惩罚。
2 鹰、穴鸟和牧人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穴鸟…见了那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就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来,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便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怎么扑动翅膀也飞不起来。牧人看见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他捉住,截去了他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询问那是一只什么乌,牧人回答说:“我明明知道他是一只穴鸟,可他自己却想成为鹰。”
这则故事是说,与强者竞争毫无意义,失利时还会招来耻笑。
3 鹰和屎壳郎
鹰追逐兔子。兔子正无处可以求救,这时出现了机遇。他看见一只屎壳郎,便向屎壳郎求助。那屎壳郎一面鼓励他,一面注视着鹰,要求不要抓走向他求援的兔子。鹰瞧不起小小的屎壳郎,当着屎壳郎的面把兔子吃了。屎壳郎记住了这件事情,从此总是注视着鹰巢,只要鹰一产卵,他便飞上去,推滚那些卯,使它们掉下来砸碎。鹰不得不到处躲避屎壳郎,最后逃到宙斯那里,恳求给他一个安全的地方孵育小鹰。宙斯让鹰在他自己胸前的衣褶里产卵。屎壳郎见了,就滚了一个粪球,飞上天空,从那里把粪球扔进宙斯的衣褶里。宙斯站起来,想抖掉那粪球,结果无意中把那些鹰卯也一起抖掉了。据说从此以后,凡是在屎壳郎出现的季节,鹰是不孵卵的。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对任何人都不要藐视,因为不可能有人如此懦弱,以至于受了侮辱也不会为自己进行报复。
4 夜莺和鹞子
夜莺栖息在一棵高高的橡树上,习惯地唱着歌。鹞子看见了,正缺少食物,便猛扑过去,把他逮住了。夜莺意识到自己正面临死亡,便请求鹞子放了他,说他自己不足以填满鹞子的肚子,如果鹞子真的缺少食物,应该去捕捉大一些的鸟。这时鹞子回答说:“要是我放弃手里的现成食物,去追求还没有出现的食物,那我便是个傻瓜了。”
这则故事说明,那些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放弃到手的利益的人是没有头脑的。
5 负债人
在雅典,有个人负了债,债主催他还债。起初他进行推托,要求延期偿还。当债主不答应他的要求时,他便把自己仅有的一头老母猪赶出来,当着债主的面出售。有个买主走过来,询问那母猪是否能下崽,负债人说,那母猪不但能下崽,而且还非同寻常,会在农神节下母猪,在雅典娜节下公猪。买主对负债人的话感到诧异,这时债主说:“请你不要惊奇,这头母猪在狄奥倪素斯节还会给你生下小山羊呢。”
这则故事表明,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胆敢为不可能的事情作伪证。
6 野山羊和牧人
牧人把一群山羊赶去草地放牧。他看见羊群里混进了一些野山羊,傍晚时他便把他们一起都赶进了自己的山洞。第二天天气恶劣,他无法把羊群赶往往常的草地,只好在山洞里喂养他们。他给自己的羊只是适量的草料,仅使他们不至于挨饿,而给那些外来的羊却要多得多,想这样使他们能继续跟随他。天气好转后,他把羊一起赶往草地,那些野山辛爬上山后便统统跑了。牧羊人责备他们忘恩负义,尽管他们得到特殊的照料,然而却弃他而去。那些野山羊回过头来说道:“我们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要更加防备你,因为既然你对我们这些昨天才跟随你的山羊照顾得胜过对你原有的那些羊,所以很明显,要是再有其他山羊来到你这里,你照顾他们又会胜过照顾我们了。”
这则故事是说,不应该与那些待我们这些新结交的人胜过对待他们原有的朋友的人结友谊,因为在我们与他们长时间结交之后,他们又会结新交,并且待那些新交会胜过对待我们。
7 猫和母鸡
猫听说一处鸡舍里的母鸡病了,便把自己打扮成医生,带上医疗器具,来到那里。猫站在鸡舍前,询问鸡群:他们身体怎么样。母鸡们回答说:“只要你能离开这里,我们就会很好。”
人们也是这样,坏人蒙骗不了聪明人,即便他们显得非常友善。
8 伊索在船坞里
一次,善讲寓言故事的伊索空闲,来到船坞。船匠们嘲弄他,要他作答。伊素说道:最初世界上只有混沌和水,后来主神宙斯想让土元素出现,便吩咐土吸海三次。于是土开始吸水。土第一吸后露出了山峰,第二吸后露出了原野。伊索接着说:“如若土遵照宙斯的命令吸第三次水,那时你们的手艺就没有用了。”
这则故事说明,嘲笑比自己聪明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给自己招来更大的不快。
P3-13
一
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伊索寓言》是欧洲寓言史上历史最久远、影响也最大的一部寓言集,丰富的内容和发人深思的教谕使得它的传播历久不衰。
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与今天的希腊大体相仿。它的主要部分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地区,此外还有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爱琴海中诸岛及沿岸部分地区。当时生活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的希腊人人数并不很多,但他们却在距今数千年之前,利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有限条件,创造出令后人一直赞叹不已的灿烂文化。这里既有古今吟诵不绝的长篇巨制荷马史诗,时至今日仍然经常被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还有各种精美绝伦的雕塑和绘画等,而寓言则是他们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杰出的文学创作才能的另一种体现。
虽然伊索作为一位寓言作家在古代非常有名,但关于他的生平传下来的材料却很少,而且不甚确切。现今掌握的有关伊索生平的一段最重要的历史记述,见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史著《历史》中的一段叙述。希罗多德在记述埃及历史时提到:“罗多皮斯……是萨摩斯人赫菲斯托波利斯之子雅得蒙的女奴,并且与写作寓言的伊索同为一个主人的奴隶。”希罗多德在那里强调,他认为伊索是赫菲斯托波利斯的奴隶的证据是,当伊索被得尔斐人加害,得尔斐人遵照神示要求,召请人去领取为伊索被害而支付的赔偿金时,只有上述雅得蒙的同名孙子去认领。希罗多德在这里提到的罗多皮斯是古代一位名伎。希罗多德认为:“罗多皮斯的壮年是在阿马西斯为王的时期。”古代希腊人的“壮年”概念一般指40岁左右。上述阿马西斯是埃及国王,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在位。由此人们一般认为,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人。
除上述史料外,根据一些其他材料推测,伊索可能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弗律基亚,曾经是一个名叫克珊托斯的人的家奴。伊索由于天资聪颖而获得自由后,游历希腊各地,给人们讲述各种寓言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据称伊索讲述的寓言中有的涉及得尔斐神示,揭露祭司的虚伪,从而引起祭司们的不满。得尔斐位于希腊中部的群山之间,是古代希腊祭祀阿波罗的著名圣地,那里的阿波罗神坛发出的神示受到人们的高度崇奉。据说得尔斐人趁伊索受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公元前560年—前546年在位)遣他出使得尔斐之机,设下圈套,诬陷伊索偷了圣庙的金器,判处伊索死刑,把他推下山崖。上述希罗多德提到的得尔斐祭司为伊索之死交付赔偿金即指此事。
公元1世纪时曾经有一篇伊索传记在希腊东方流传,基本就是根据上述那些情节结合伊索的寓言故事编写的,并非信 史。
公元前5世纪有一幅瓶画,画着一个外貌丑陋的老人,躬身而坐,面对一只狐狸,显然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伊索。如同古代寓言本身主要是普通劳动者源自生活实践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共同智慧一样,伊索的这一形象也集中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出身卑微,但富有智慧;形象丑陋,但心灵高尚。
……
现在这个版本采用的是德国《托伊布纳希腊拉丁古典著作文库》(Bibliotheca Scriptortim Graegorlllll et RomanorumTeubneriana)中1959—1970年出版的古希腊文本《伊索寓言集》(Corpus fabularum Aesopicarun)。该版本汇集了由古代到中世纪各种伊索寓言材料,选收伊索寓言计346则,其中包括普遍承认的伊素寓言307则,另外从各种古代抄本和版本选录了39则。全书采用古希腊文原文与中译文并列对照编排形式,译文从古希腊文译出。原文版本中基本寓言(第1—307则)一般收录了1—3种主要的古希腊文文本,本译本翻译时绝大部分寓言采用的是第一种文本,从文字风格角度考虑,只有第67、103、256则寓言采用的是第二种文本,第51、69、84、96、100、116、143、163则寓言采用的是第三种文本。
王焕生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