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雨花英烈狱中斗争/雨花英烈史料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十多篇具有代表性的雨花台烈士同狱难友回忆烈士狱中斗争的文章,如惠浴宇《狱中自有马列天》、温济泽《我的大学是监狱》、陈同生《在最黑暗年月里的战斗》、郑绍文《邓中夏的最后时刻》等,这些文章记述了烈士们在狱中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突出展现了英烈们在中国革命低潮的危急关头、在身陷囹圄的考验面前,利用监狱这个特殊的战场与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动人事迹,讴歌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战斗不息的革命气节,为进一步宣传、弘扬、传承雨花英烈精神提供生动的历史教材。 目录 入狱前后 镣铐锁不住斗志 与恽代英同在狱中的时候 狱中自有马列天(摘录) 七年铁窗(摘录) 我的大学是监狱(摘录) 和大姐们在狱中 沪宁的狱中斗争 邓中夏的最后时刻 狱中回忆记 女监的斗争 在最黑暗年月里的战斗(摘录) 狱中简记 宁海路十九号 不朽的死 视死如归不动摇——忆卢志英烈士在狱中 附录 江南省委扩大会议致狱中同志信(摘录) 江南省委关于十二月三十号举行追悼革命被难战士,扩大反白色恐怖的运动的通知(摘录) 监狱生活 江苏省委关于营救黄励同志的紧急通知 工人及劳苦群众反对罗登贤等之被捕 后记 序言 在中国革命苦难辉煌的历史进程中,监狱是特殊的战 场;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敌人监狱中的斗争,是中国革 命历史长卷中艰辛悲壮的篇章。 1927年国民党政权在南京建立后,采取了法律、行政 、特务、军事等一系列手段残酷镇压革命活动。南京作为 国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反动统治罗网最为严密的地方,国 民党反动派改建、扩建和新建了各式监狱,以关押、摧残 革命者。全国各地被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押解到南 京审讯、判刑,许多人遭到监禁、杀害。邓中夏、恽代英 等雨花英烈就曾被关押于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南京宪 兵司令部)看守所、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等地。 土地革命时期,以邓中夏、恽代英、何宝珍、孙津川 、齐国庆、曹顺标等一大批雨花英烈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 革命志士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的斗争,可以称作是在革命 低潮背景下“最黑暗的地方”战斗,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恪 守忠诚,为真理承受了炼狱般的磨难直至献身,以壮烈的 牺牲发出了革命的最强音;解放战争时期,丁行、谢士炎 、赵良璋、朱建国、孔繁蕤、卢志英等雨花英烈在国民党 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南 京国民党监狱中的最后斗争,以同样的英勇决绝和自觉豪 迈,书写了黎明前的一首悲壮史诗。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 人有这种视死如归和大无畏的坚强品质,有前仆后继的奋 斗与牺牲精神,中国革命才取得最后胜利。 作为幸存者、见证人,雨花英烈狱中难友刻骨铭心的 记忆,是反映雨花英烈狱中斗争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很高 的史料价值;透过丰富生动的细节、特殊斗争环境和斗争 过程的具体揭示,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得到无比真实、无比感人的展现,信仰的力量直抵人心。 走进历史深处,回顾雨花英烈狱中斗争的故事,永远给后 来者以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滋养,获取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的深刻启迪与内在激励。 导语 《铁窗岁月》通过狱中难友的回忆,生动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雨花英烈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的斗争。 本书在《铁窗岁月》一书基础上,新增部分雨花英烈狱中难友、当年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进行革命斗争的老同志的口述和自述回忆材料,节录、选编有关老同志公开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以及在刊物上发表的回忆文章,旨在以更全面、细腻的新维度展现雨花英烈在囹圄岁月中坚贞不屈、战斗不息的革命事迹。 后记 狱中斗争是雨花英烈英勇斗争的突出内容。以雨花英 烈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的斗 争史料,一直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南京党史部门史料征 集编研工作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雨花台 烈士纪念馆曾共同编辑出版了《铁窗岁月——共产党人在 南京狱中的斗争(1927—1937)》(简称《铁窗岁月》) 一书,通过狱中难友的回忆,生动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与 解放战争时期,雨花英烈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的斗争。为 进一步丰富充实雨花英烈狱中斗争史料,本书在《铁窗岁 月》一书基础上,新增部分雨花英烈狱中难友、当年在南 京国民党监狱中进行革命斗争的老同志的口述和自述回忆 材料,节录、选编有关老同志公开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以及 在刊物上发表的回忆文章,旨在以更全面、细腻的新维度 展现雨花英烈在囹圄岁月中坚贞不屈、战斗不息的革命事 迹。 本书的出版建立在许多从事文史研究、编辑出版工作 前辈的智慧结晶基础之上,在此,向有关部门所付出的辛 勤努力致以敬意。同时感谢孙稚如同志对本书编辑工作的 大力支持。时光荏苒,岁月倥偬,许多老同志与世长辞, 相关人员音讯阙如,希望有关版权人见书后与我们联系。 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相关作者回忆难免有所偏差; 同时因作者文字表达习惯不同以及时代的因素,原文中有 些词句在今天看来略欠规范。为保持原貌,在不影响理解 的前提下,对原文一般不作改动。在部分篇目中,“的” “地”“得”“那”“哪”“他”“她”“它”“象”“ 像”“作”“做”等不分,均未作改动。原文中连续引号 或连续书名号间用顿号以及“一二八”的表述,根据现行 出版规范,连续引号及连续书名号间的顿号不再保留,“ 一二八”改为“一·二八”。文中错别字、通假字用[]表 示,缺字用()表示。特做说明。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精彩页 入狱前后 黄觉庵 1927年9月间,我进了上海大夏大学后不久,就加入了共青团。1928年3月,组织上调我到南京做团的工作。当我去团省委机关转关系时,团省委的同志见我没有用化名,就随便给我起了一个化名叫“黄一民”。那时,南京团市委书记由贺瑞麟担任,秦了君负责宣传,我负责组织。王汇百是团城中区委书记,负责学校工作。 我们经常在浦口、浦镇开会。那年“五一”前夕,我们参加了市委在浦镇召开的纪念“红五月”大会,地点是在一个山上,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团市委书记贺瑞麟等参加了会议,中大许多同志也来参加了会议,大约有100人,山头上还放了哨。孙津川在会上讲了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讲“五一”的意义和当时的形势,动员大家搞武装斗争,作暴动准备。会议的空气非常热烈,大家喊口号,唱《国际歌》,很激动人心。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这天上午,中央大学的党团员在鸡鸣寺台城城墙上开支部会,主要内容是讨论支部下一步的工作。我记得王崇典、齐国庆、刘德超、王汇百、王澄、曹庸方[芳]夫妇等参加了支部会,我和史砚芬也参加了。史砚芬当时是团省委巡视员,到南京来检查工作的。 那天会后,我们各自分散走开,我和史砚芬、王汇百下了山,从中大的侧门进去。进校以后,我们发现有个穿黄军衣的人跟踪我们,我们就站在布告栏前观察动静,肯定这人是在跟踪我们后,就决定走出校门后分散开来。谁知刚出校门,这人就叫门警将我们遭[逮]捕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人叫龙俊,是中央军校的学生。在警察分局讯问我们时,他在场作过证。被捕后,史砚芬改名余晨华,并从衣袋里取出印有余晨华三个字的名片来。看来,他是作好了被捕的准备的。我说我叫黄彝铭,是中央大学学生,住在某某斋、多少号。彝铭这个名字,从被捕开始用到出狱时止,后来未再用过。 我们被捕后先押到警察分局,后又押到市警察局,当时我身上还有一张条子,是史砚芬早晨刚交给我的,上面是国民党军事技术学校的两个共青团员的组织关系,在押送途中,我乘敌人不注意,将条子嚼烂、吐到一个桥下的流水中去了。我们被关在看守所的三间号房内,史砚芬居中,我和王汇百在两边。当天晚上八九点钟,我们被分别提审。敌人吊打我,用皮带抽,也使用了一些欺骗利诱的办法。看守所是用旧木板搭的房子,墙壁上有几处宽缝,我和史砚芬互相讲述了被审的经过。我说我们是经王汇百介绍才初次认识的;我只对敌人讲我们聚会是商量怎样办一个文艺刊物。史砚芬说他对敌人讲,他是由常熟到南京来治病的。又说王汇百已经叛变,因为王1927年被捕过,有旧案,顶不住敌人的威逼,就供出我们为一般党团员。史砚芬对王进行了批评教育。我们商量了以后,决定进一步教育王汇百,稳定他的情绪,防止他再出卖其他同志。对于王汇百所供出的情况,我们决定坚决不承认,只说是准备参加一个文艺团体,商量搞文艺刊物。 当天下半夜,王汇百就被放了出去,从此我们再未见到过他。以后我们受审时,敌人用王汇百做例子,引诱我们变节,说不承认是共产党,将要杀头;只要帮他们做事,就没有生命危险,可以受优待。我们没有理他们。5月6日清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窦昌熙被关进我住的号子里来。他告诉我,齐国庆、王崇典等一些中大同学被捕了。不久,我们被转到江苏省特别刑事法庭,这里关押了许多人,中大其他被捕的同志蒋玉珍、龙隐、刘德超、曹庸方[芳]和中学的章师培、钱懋猷等也关押在这儿。我们被提审时,是到距看守所二三里路的法庭上,我和史砚芬两个人戴一付手铐,一起提去,分别审讯。史砚芬被审了两次以后告诉我,他的案情复杂了,监狱里有人供出他参加过宜兴暴动,但在法庭上,他坚决否认。史砚芬是宜兴暴动时的副总指挥,我听他说有人供他参加过宜兴暴动,深深地为他担心。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