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格障碍与调适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儿科学
作者 (美)兰迪·拉森//戴维·巴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格障碍与调适运用特质研究取向来理解人格障碍,十分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格障碍的本质。《人格障碍与调适》在写作风格上,作者将理论和实践、科学和经验相结合,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人格。

《人格障碍与调适》节选自《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永玉教授翻译推荐,他在人格领域内从事研究已多年,对人格的发展形成了深刻的认识,确保了《人格障碍与调适》的科学价值和翻译质量,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人格障碍与调适》的作者兰迪·拉森和戴维·巴斯是当今人格心理学界的著名人物,他们的《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是市面上最好的一本当代人格心理学教材,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本特别易懂和有趣的教材,还表达了自己对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独到见解。

《人格障碍与调适》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人格障碍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内容推荐

兰迪·拉森、戴维·巴斯编著的《人格障碍与调适》改编自《人格心理学:人性的探索》(Personality Psychology,2e),主要探讨人格如何帮助我们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来适应生活的挑战和要求。

《人格障碍与调适》主要包括人格心理学概观、调适与健康以及人格障碍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作者以实际案例作为引子,解释和分析心理调适与人格,极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人格障碍与调适》适合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希望解读个人内心的普通大众。

目录

人格心理学概观

 1.人格定义 11

 2.人格分析的三种水平 26

 3.当代的人格研究 31

 4.人性知识的六大领域 34

压力、应对、调适与健康

 5.人格—疾病联结的模型 46

 6.压力的概念 55

 7.应对策略和风格 71

 8.A 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 101

人格障碍

 9.人格障碍的成分 118

 10.障碍的概念 123

 11.人格障碍的类型 134

 12.人格障碍的发生率及成因 186

试读章节

人格是心理特质的集合……

心理特质是用来描述人们彼此间差异的各种特征。我们说一个人是害羞的,是指他(她)与开朗的人有所不同。同时,特质也界定了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害羞的人都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在社交情境,特别是在有观众注意的情境中,他们会焦虑。

思考另一个例子——健谈的特质,这一特质可以很好地描述某些人之间的差异。一个典型的健谈者每日、每周乃至每年都是如此。当然,最健谈的人也可能有安静的时候,如安静几天甚至是几周。但从长时间来看,健谈者比不健谈者的言语行为更加频繁。就此意义而言,特质描述的是一个人的平均倾向。平均来看,健谈者比不健谈者话多。

人格特质的研究需要回答以下四类问题:

·存在多少种特质?

·这些特质是如何被组织的?

·这些特质的根源是什么?

·特质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是什么?

首要的问题是有多少种基本特质。几十种、几百种,还是仅仅只有几种?第二类问题涉及特质的组织或结构。例如,健谈如何与其他特质,诸如冲动性和外向性相联系?第三类问题涉及特质的根源,即它们从何而来,怎样发展。遗传会影响健谈吗?什么样的儿童抚养方式会影响健谈这一特质的发展?第四类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涉及到特质在个体的经历、行为和生活事件中表现出的相关和因果关系。例如,健谈者有更多的朋友吗?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利用吗?他们会妨碍那些正在努力学习的人吗?

这四类问题成为许多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核心内容。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证明心理特质的有用性。第一,特质可以帮助我们描述人,从而有利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第二,特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行为。人们行为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其人格特质作用的结果。第三,特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行为。例如,个体会对什么样的职业感到满意;谁更能承受压力;谁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因此,人格能有效地描述、解释和预测个体间的差异。任何优秀的科学理论都能使研究者对其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就像某种经济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解释和预测股票市场的波动一样,在人类的行为和经验领域,人格特质可以描述、解释和预测人们之间的差异。机制……

心理机制与特质类似,但机制一词更多指人格的过程。例如,绝大多数的心理机制包括信息加工活动。一个外向的人可能会去寻求和发现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也就是说,外向的人时刻注意着特定类型的社会信息,并对其做出反应。

大多数的心理机制具有三种基本成分:输入、决策规则和输出。心理机制可以使人们对来自环境的某些信息(输入)更加敏感,使他们趋向某种选择(决策规则),并引导他们做出某些类型的行为(输出)。例如,一个外向的人会寻求与他人在一起的机会,思索在每一种情境中与他人接触和交流的可能性,并为了促使他人与自己互动而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我们的人格中有许多这样的心理机制,它们是包含输入、决策规则和输出这些关键成分的一套信息加工程序。

这并不意味个体所有的特质和心理机制在任何时候都能被激活。事实上,在任一特定时间,只有少数几种特质会被激活。以勇敢特质为例,这种特质仅在特殊的情境下才被激活,例如,当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勇敢,但是只有合适的情境出现时,我们才知道哪些人更勇敢。想知道你身边的人谁具有勇敢特质吗?只有在一种能激活勇敢行为的情境中你才能得出答案。

个体内部的……

个体内部意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且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常,我们觉得现在的自己与上周、上个月以及去年的自己没什么不同,在将来的岁月里,这些人格也将继续为我们所有。虽然人格会受到我们所处环境、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影响,但环境改变时,我们所具有的人格并未改变。人格定义强调人格的重要根源存在于个体内部,因而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跨情境的一致性。组织性和相对持久性……

对个体来说,有组织意指心理特质和机制并不仅仅是各种成分的简单与随机的整合。人格是有组织的,因为这些机制和特质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彼此联系。设想一个仅有两种需求的简单情境——对食物的需求和对亲密的需求。假如你已经很长时间没吃东西,正忍受饥饿,那么你对食物的需求就可能超过对亲密的需求;相反,如果你已经吃过东西,那么对食物的需求可能会暂时处于次要地位,你便会去寻求亲密的需求。人格是有组织的,它包含着决策规则,这些决策规则依据具体情境来确定激活哪一种需求。

心理特质还具有跨时间的相对持久性,特别是在成人期,心理特质一般还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我们说某人此刻很生气,并非是在描述他的某一特质。因为一个人可能现在在生气,但明天不一定生气;可能在一种情境中生气,但在其他的情境中不一定生气。因而这里说的生气更可能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特质。但是,若说某人易生气或通常是易怒的,则是在描述一种心理特质。与其他人相比,易怒的人经常生气,且在不同的情境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这种倾向(如在工作中好争执;在娱乐性活动或运动中表现出敌意和攻击性;经常与家人争吵)。

人格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表现出跨情境的一致性。某些情境的力量可能非常大,足以抑制某种人格特质的表达。例如,健谈者在听报告、看电影或在电梯里时可能会保持安静,尽管你肯定会碰到个别在这样的情境中不能、也不愿保持沉默的人!

关于人格是否具有跨情境一致性的争论在人格心理学中由来已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支持一致性的证据不足。例如,在一种情境中(比如在测验中作弊)测出的诚实性,可能与从另一情境中(比如谎报所得税)测出的诚实性没有关系。现在,我们只能简单地说,尽管人们并不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一致性在人格的定义中仍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人格包括相对持久的心理特质和机制这一事实并不排除人格的跨时间的变化。事实上,精确地描述个体随时间而发生的改变也是人格心理学家的目标之一。

P13-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