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童话集》是在民国时期儿童读物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一套童话集,主要以国别分类,整理了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伊朗、土耳其、印度等八国童话,另有一本《都娜童话集》,为市面鲜见。这些童话最初出版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晚清以来中国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童话作品。由许达年编著的《米斯那尔王和四个魔法使(伊朗童话集)/世界经典童话集》收录伊朗长篇童话3篇。
这些童话大部分都有译者序。序言中译者对童话产生国家的历史、文化、现状,以及童话的情形特点都作了简要的介绍,目的是使阅读童话的中国小朋友能够通过童话认识他国,也通过对他国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童话。从这些序言中能看到当时译者对中国儿童的一颗谆谆之心。
这套童话作品在语言上普遍呈现出朴素、干净、口语化的民间风格,不事雕饰,亲切自然。无论是童话的选择,还是译述的把握,都很用心,是一套耐读的优秀作品,能给每一个纯真的心灵播下善与美的种子。
伊朗是在小亚细亚和中亚细亚的中间,即阿富汗和印度的西面,是亚洲一个独立王国。全国人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伊朗建国的时代,也是很早的。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波斯人和米堤亚人同在伊朗高原,后来波斯王居鲁士起来照覆米堤亚王国,更西灭埃及,进攻希腊,武功称盛一时。虽然后来败于雅典海军之手,但他们不失为一个强盛的民族,所以能繁衍至今。
《米斯那尔王和四个魔法使(伊朗童话集)/世界经典童话集》内容选取了各国优秀童话故事,格调积极向上,深受全世界小朋友们的喜爱。套书共分9册:丹麦童话、都那童话、荷兰童话、土耳其童话、西班牙童话、意大利童话、伊朗童话、印度童话、法国童话。
《米斯那尔王和四个魔法使(伊朗童话集)/世界经典童话集》由许达年编著。
亚布达看那酋长不立即把护符的下落说出,急得耐不住了,就说道:“酋长!那样的事,你停一会儿再说。你先把护符的下落告诉我!”
“奥洛曼的护符是在仆契姆山谷中。那边有一个可怕的魔王看守着。你如果要到仆契姆山谷里去,一定要装了许多贵重的绢、香料,以及金银财宝去才行。那许多东西,是装去送给魔王的。如果你拿去的礼品,不合那魔王的意,或是他尚嫌不够的话,他便决不许你走进山谷里去的。”
亚布达听说可以用钱去取到那奥洛曼的护符,就快乐得很,当即把他的家产告诉酋长,说:“我在脱格利斯河的岸上,有九百方里的土地,还有一千二百方里出产果实和谷物的田地,二十二座开采金刚钻的矿山,六百艘珠船,八百座满藏金条的仓库,四百座满藏绸绢和各种香料的仓库,这些都是我的家产。此外,在无数的宫城中,还有许多金银财宝。那九个大臣的全部家产,也是我的,还有无数美丽的女仆……”
酋长听了,就高声说:“啊啊,幸福的亚布达!能够到仆契姆山谷中去的人,就只有你一个了。你如果把这些家产拿去,大概一定能够走进去的。”“那么,请你把那山谷的进口路径告诉我!”“仆契姆山谷,是在阿拉伯的沙漠的对面。路是很远的,你只要立即去预备许多礼品好了,至于怎样走法,由我来领你去好了。”
亚布达非常快乐,当即与那酋长预先说定。亚布达把一切都全权托付给他,由他去召集一队商队,替亚布达搬运礼品。届时就率领商队穿过阿拉伯的大沙漠,一路向仆契姆山谷进发。
第一次冒险——仆契姆山谷
不久,实行出发的那一天到了。亚布达向他的妻子舍丽麦和几个孩子,以及一群朋友道别以后,就跟着那酋长,率领一队商队从巴格达村庄出发。最前面的是五百个骑在马上的弓手;弓手后面,是一万二千只角上饰着花环的母牛,三万只角都已染红了的羊,二千匹骏马;再后是载着各种果实的骆驼有二千匹,载着上等的酒的骆驼有一千匹,载着油的骆驼有五百匹,载着各种香料的骆驼也有五百匹;骆鸵后面是一辆用四只象拉的用黄金造成的车子,在这一辆车里,满装着金银财宝,那酋长就坐在这辆车里。单单这样,就已经浩浩荡荡地很可观了,但还不止哩!在大象所拉的那辆车子里面,是五百辆满装着绸缎的车子;后面再是二百个盛装艳服的女仆和二百顶镶嵌珠宝的轿子,此外还有一大批仆人,蜂起云拥;最后便是这一大队人马的主人亚布达,他坐在一辆用十匹白色而满身挂着金花的马拖的珍珠马车里,跟在后面。马车的两旁,各有一百个乐手在奏着抑扬顿挫的音乐,还有五十个黑奴在焚着香。亚布达穿着镶有珠宝而眩人眼睛的一件花缎衣服。脸上时时露着笑容。这一大队人马,就在村民的欢送中,慢慢地离开巴格达,一路浩浩荡荡,向仆契姆山谷进发。那光景,想来一定是非常可观的。
大队人马在寂寞的沙漠上走了好多天。如果是普通出门赶路,那就早已疲乏无力了,但因为要去取那奥洛曼的护符,所以愈走愈生出勇气来。不久,大队人马到了一片两边都是山的平原地方。那平原上满生着很高大的树,当大队人马走到平原上,酋长就叫大家停止前进,他带了亚布达走到黑漆漆的山谷下面去。他挽了亚布达的手在四处东张西望,待至天色将黑的时候,才找到一个奇怪的洞。
伊朗,这是一个新近改称的国名,原名是波斯。
在本书之前,介绍一点儿关于伊朗的历史和地理,给我们可爱的读者,即作为“小序”,想来总算是最适当的材料。因为读者先看了这篇文字,再翻阅流传于他们国内的童话,一定觉得更亲切有味了。
伊朗是在小亚细亚和中亚细亚的中间,即阿富汗和印度的西面,是亚洲一个独立王国。它的国境是在有名的伊朗高原上,四周大多围着高山,多沙漠,气候干燥,不宜种植,所以人民大多以游牧为生。只在西北方面,因为雨量较多,居民便引渠灌溉,从事农业。
全国人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手艺非常精巧,所织的绒、绢和毡毯等,质地紧密、花纹工致,在世界上是颇享盛名的。
至于物产方面,在西南部一带,蕴蓄着许多煤油。所以引起各国的注目,但大部分的利权,已被英国所攫取。英国人在他们国内的势力很大,差不多将变成英国保护国。幸赖一九二九年时国内发生革命,再借苏联事事对伊朗表示好感的机会,和英国抗争。英国深怕他们倾向苏联,才对他们大大让步,承认他们海关自主,并且撤废领事裁判权。这样,伊朗才得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国。
讲到伊朗建国的时代,也是很早的。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波斯人和米堤亚人(Medes)同在伊朗高原,后来波斯王居鲁士(Cyrus)起来照覆米堤亚王国,更西灭埃及,进攻希腊,武功称盛一时。虽然后来败于雅典海军之手,但他们不失为一个强盛的民族,所以能繁衍迄今。
那么现在伊郎人的性质,大致是怎样的呢?据雪赖(V.Sheran)所著《新波斯》(The Newpersia)中说,伊朗的上等人重礼节、好夸张,下等人则比较愚鲁,无论什么小事,都容易受人欺骗。在交易时,如果有人阿谀他们,他们便可以尽量地购买你的东西。但话虽如此,近来他们正在励精图治,国际地位已经日有进步了。
以这样的民族,秉着这样的历史,该有些怎样的童话流传呢?——请诸君自己看吧,恕我不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