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破仑文治与武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阿利斯泰尔·霍恩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阿利斯泰尔·霍恩编著的《拿破仑文治与武功》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拿破仑1795年因镇压保皇党叛乱之功升任巴黎卫戍司令初露锋芒开始,到被囚圣赫勒拿岛5年后却仍旧在波旁王朝复辟的法国享有极大声誉的1820年为止,这25年的风云变幻和大起大落。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重点介绍了拿破仑在军事领域之外的功绩,从军队到城市建设、从室内装饰到服装、从法律到歌剧、从感情生活到历法,呈现给我们一幕幕栩栩如生、精美细致、真实可感的定格,从而将那个伟大的时代重新带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充分展现了拿破仑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这些功绩与他的战功一样伟大,影响力扩展到了法国之外的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

内容推荐

《拿破仑文治与武功》由阿利斯泰尔·霍恩编著。

《拿破仑文治与武功》简介:

拿破仑一生战功无数,却不仅仅只是个“军事巨人”,

他是政治天才,一生致力于从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他重视教育问题,创立的公立中学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他自身虽然存在诸多风流韵事,却一再强调婚姻的道德性;

他轻视女性,认为女性应该繁衍后代、操持家务并时常去教堂礼拜;

他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社会却呈现出一种拘谨、让人窒息的氛围;

他热爱戏剧,却坚定不移地采取高压措施严格控制戏剧作品;

他热衷于建设,将巴黎打造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化与艺术之都;

……

这些功绩与他的战功一样伟大,其影响力扩展到了法国之外的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借革命之势扶摇直上

成功并不是偶然。能者转弊为利,无视一切艰难险阻,只为寻找一次成功的机会;无能者狂妄自大,无视失败的可能性,到头来一败涂地。

第二章 时代变换而梦想弥新

他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团结一切力量,并使之重新整合,化解所有的陈年旧怨,让每一个法国人都携手走到一起,举全国之力,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国,一个全新的祖国。

第三章 向命运不断索求

他能将所有的注意力与精力都集中到当前所关注的行动或议题上,为此使出浑身解数。这正是他的优势所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一个时间段内能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

第四章 南征北战,追寻法兰西的荣耀

1804 年之后的三年是拿破仑最辉煌的三年,这段辉煌期始于1804 年12 月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中间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大胜利,最后用《提尔西特条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五章 打造全新的巴黎

他梦想着将巴黎建成一个拥有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四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如果上帝再给我二十年时间,再给我多一点空闲时间,那么,巴黎的旧面貌将焕然一新,我将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巴黎”。

第六章 个人意志之上的帝国风格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穿衣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而社会道德也规范着民众穿衣时的选择。拿破仑希望他统治下的法国人民在穿着上既有节制又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感。

第七章 帝国的风雅乐事

社会下层的民众深陷贫穷与苦难之中,拿破仑虽然满怀抱负,想要进行改革,可是,在大革命中存活下来的旧贵族与新兴的中产阶级迅速积累了财富,站稳了脚跟,想要改革谈何容易。

第八章 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法国摇身一变,成了压迫者。法国人将正义的自卫战争变成了对外侵略战争,他们已经忘记了曾经苦苦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

第九章 衰颓之势如山倒

“我们被吓坏了,因为二十年以来成功一波接着一波,帝国从来没有失败过,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帝国也会衰颓。”

第十章 帝国的灭亡

拿破仑帝国也如这大象雕塑一般,逐渐腐烂,往昔的盛况与辉煌都一去不复返了。

尾声 一个时代的落幕

拿破仑的时代落幕了,可它却并没有因此消逝在历史中。尽管拿破仑孤独压抑地在圣赫勒拿岛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但是,那个时代的印记与那些传奇故事却在他去世后长久地留了下来。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拿破仑,一个科西嘉地区贫困没落贵族的儿子,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呢?1807年,他大败俄国军队,迫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和平条约,达到了军事上的巅峰,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38岁的年轻人。正是由于拿破仑的年轻有为,人们在评论他的功绩时很容易忽略他的早期经历,事实上,他出生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并在路易十六时期参军入伍。他既被当时的封建旧制度所影响,也接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他所处的时代被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Caryle)称之为“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端”。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而正是这一点帮助他一步步走向了巅峰。

1785年,年仅16岁的拿破仑从以严格著称的布里埃纳军事学院毕业,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刚从学校毕业时,拿破仑被人嘲笑是“皮包骨头的数学家”,可正是这个小小的科西嘉贵族后裔,在8年后的土伦战役中大获全胜,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土伦是法国南部的重要海军基地,当时,英国舰队在法国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帮助下占领土伦,而拿破仑还只是一个24岁的少校,负责炮兵的指挥事宜。战时,拿破仑说服总指挥部改变原有作战方案,转而采纳他提出的合围策略。得益于拿破仑的天才策略,土伦战役大获全胜,英国军队望风而逃。土伦战役的胜利为拿破仑在军中奠定了地位,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提拔为准将,并接任意大利军团炮兵指挥。

随后,由于拒绝到意大利军团步兵部队服役而被退职,拿破仑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重大挫折期。不过,新的机遇很快就来了。1795年的秋天,他休病假闲居巴黎,当时保王党在巴黎发起了武装叛乱,巴黎督政官、拿破仑的庇护者保罗·巴拉斯(Paul Barlras)重新起用拿破仑,镇压叛乱。拿破仑随即派遣骑兵队长穆拉特(Murat)将大炮运送到通往杜伊勒里宫的必经之路上。三年前,拿破仑曾经目睹巴黎人民的反君主制暴动,暴民冲击的正是杜伊勒里宫,当时国王的软弱无能给拿破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拿破仑曾在给他的兄长约瑟夫的信中写道:“如果路易十六能骑马征战,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因此,接受授命后,拿破仑当机立断,吸取路易十六的教训,以武力镇压这次叛乱。他让大炮直接轰击暴乱分子,轮番轰炸后,叛军很快就溃散了。这是自1789年爆发大革命以来,巴黎街头第一次出现了强而有力的指挥官,他的出现让整个巴黎为之震动。巴拉斯虽然对继续重用拿破仑感到焦虑,但对拿破仑的战功却非常肯定。他任命拿破仑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而当时拿破仑只有27岁。

自1792年起,法国就与第一反法同盟征战不休,第一反法同盟企图阻止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在法国实现君主复辟。托马斯.卡莱尔认为,路易十六的断头台“是一条分界线,从此以后,诸国联合起来成为了法国的敌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引用恩格斯的观点,反法同盟对法国起到了一种刺激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刺激,法国大革命肯定会由于内在分歧而灰飞烟灭。法国的前景不容乐观,战争的局势起起落落。从法国方面来说,由于新兴的革命领导层缺乏经验、准备不足,革命力量被多个利益群体、多个阶层共同掌握,面临着来自内部的多种分歧与利益纠纷。从反法联盟方面来说,封建制度下的军队装备陈旧、思想僵化,更没有新式的武器装备来对抗新兴的革命势力。1792年秋天,第一次反法联盟普奥联军总司令布伦瑞克公爵(Duke of Brunswick)率兵攻入法国瓦尔密(Valmv),遭到了法军顽强的防御和猛烈的炮火攻击,史称瓦尔密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封建制度下的反法联盟第一次见识到了新式大炮的威力,仓皇而逃,从此拉开了新式战争的序幕。

1793年,法国数学家、工程师拉扎尔.卡诺(LazareCamot)(即使伟大如拿破仑也称呼他为“胜利的组织者”)以极大的热情重新组织并培训了革命军,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并亲自前往前线。在他的努力下,新兴的法国打败了普奥联军,成功守住了法国前线。1794年,儒尔当将军指挥的法国军队击溃了奥地利军队。这个胜利严重地打击了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的革命军队占领了比利时,并在荷兰和莱茵河西岸发动积极攻势。1795年,数千王党分子在英国支持下于布列塔尼的基伯龙湾(Quiberon Bay)登陆,再次发动叛乱,遭法军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法军在对外战争中连战皆捷并打出国界,迫使反法联盟诸国议和。但是,由于远离本土、装备不足,又缺乏必要外援,法军随后在莱茵河地区与奥地利作战时遭受重创。

正值此时,巴拉斯派遣拿破仑前往意大利,希望借此夺取对奥地利作战的主动权。拿破仑赴任后发现,他所要指挥的部队溃不成军,士兵们拿不到军饷,部队的后勤补给跟不上,武器装备又旧又差,军中弥漫着一股危险的叛逃气氛。司汤达(Stendhal)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描写当时部队的状况,三个军官落魄到一共只有一双鞋、一条马裤和三件衬衫,在其名著《巴马修道院》(The Charterhouse ofParma)中,司汤达提到了一个法军军官,在拿破仑传奇性地打赢了洛迪战役之后,他收集战场上阵亡士兵的帽子,来做鞋子的鞋底。在这种状况下,拿破仑以其非凡的个人能力,鼓舞士气,重整部队,在短短几天内,军队面貌焕然一新,他带着这支部队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797年1月,拿破仑带领这支部队取得了里沃利战役(battle of Rivoli)的胜利,法军将战线向北推进了几百公里,直逼维也纳城下。奥地利向拿破仑请求停战,并第一次与法国签订了和平条约,这宣告着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拿破仑的彪炳战功举世瞩目。P2-5

序言

有关拿破仑的书籍大概有60多万本,最近,我又看到一本法国人写的讲拿破仑的书,书名里用了“事件”二字。说“事件”也没有什么不妥,可是,这一“事件”却更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明,因此,通常我们更倾向于用“时代”或“世界”,“拿破仑的时代”或者“拿破仑的世界”。如果要给这个时代划定一个开始的时间,到底应该是什么时候呢?是他出生的1769年吗?当然不是,1769年的拿破仑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影响,更不要说叱咤风云了。那么,相对的,如果要给这个时代划定一个结束的时间,又该是什么时候呢?是他在滑铁卢大败并前往圣赫勒拿岛的1815年吗?也不是,18l5年拿破仑虽然被囚于孤岛上,他的影响却持续发酵着。那么,是他去世的1821年吗?还是从被囚禁到最终孤独去世的整个过程?亦或是拿破仑灵柩迁回巴黎荣军院的1840年?都不是,因为不久之后拿破仑的侄子,路易一拿破仑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创了第二帝国,即使在第二帝国覆灭后,拿破仑的影响仍旧持续着。

在本书里,我所指的拿破仑时代是指,从拿破仑1795年因镇压保皇党叛乱之功升任巴黎卫戍司令初露锋芒开始,到被囚圣赫勒拿岛5年后却仍旧在波旁王朝复辟的法国享有极大声誉的1820年为止,这25年的时间跨度刚好是一代,包括了极盛时期,也包括了衰败倾颓。这真是风云变幻、大起大落的25年啊!

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就出版了3本关于拿破仑军事生涯及其对巴黎深远影响的书。因此,在这本书里,我将重点介绍拿破仑在军事领域之外的功绩,这些功绩与他的战功一样伟大,其影响力扩展到了法国之外的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

有些人会认为希特勒与拿破仑有共同处,都频频发动战争。对此,我无法苟同。从军事领域之外来看,希特勒统治德国12年,最终留给德国的却只有尸骸遍野。而拿破仑就算没有这赫赫战功,仅从其在法国推行的社会政治改革来看,也足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真是棒极了……不仅写了拿破仑南征北战给法国及欧洲带来的伤痛,还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讲述了拿破仑时代。

——克劳斯·冯·布洛(Claus von Bulow),《基督教先驱报》

在所有新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拿破仑及其时代》,这本书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再现了拿破仑统治法国的25年。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了解非常细致,甚至了解到皇后约瑟芬只有两条衬裤这样的秘辛。

——露西·摩尔(Lucy Moore),《星期日邮报》

真让人震撼……《拿破仑及其时代》内容丰富、语言风趣,是一本介绍拿破仑及其对法国的影响的好书。作者在这本书里小小炫耀了下自己的学识,他的笔触生动流畅、简洁明了又充满自信,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怀念。

——《BBC历史杂志》

作者抓住了拿破仑时代的本质。

——罗伯特·斯图尔特(Robert Stewart),《观察家报》

简单易懂又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格拉斯哥先驱报》

作者将拿破仑时代各领域的繁杂内容进行梳理,呈现给我们一幕幕栩栩如生、精美细致、真实可感的定格,将那个伟大的时代重新带入了我们的视野中。

——马克·厄本(Mark Urban),《卫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