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要把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传给新人。
帮,是帮助新手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在思想上、理念上以及实际工作中做示范。
带,就是亲自带着他去实践,手把手地亲自带他。
《传帮带:复制最优秀的员工》中,启航老师将与您一起分享“传帮带”的力量!
这是一本指导企业健康成长、高效运作和培养新人的管理学书稿。共分为八章,从准备工作、精神与规则、榜样的力量、解决问题、情感的力量、传授技能经验、专业和公司精神等方面入手,针对企业“传帮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许多实用有效的改进方法和完善措施。借助本稿的讲解和传授,企业及管理者能够从中收获实现科学“传帮带”的众多管理方法和丰富管理经验。
这是一本现代企业培养优秀员工的指导手册。在《传帮带:复制最优秀的员工》中,作者启航对传统的“传帮带”进行了更新,如怎样培养亦师亦友的关系、怎样结成战略同盟。《传帮带:复制最优秀的员工》还特别讲解了师傅如何利用新科技、新形式、新方法将工作流程、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企业需要优秀的员工,相信本书可以帮助企业大量复制优秀员工的需求,使企业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焕发新鲜活力。
第二节 找到我们所渴望的优秀员工
开展“传帮带”,除了知道要如何“传”、“帮”、“带”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由“谁”来“传帮带”,也就是说,要找到那些可以为新员工传授技能,并给予帮助的优秀员工。因为人才是企业经营的主体,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取决于能否找到一大批优秀员工。
那么,什么样的员工才是优秀员工?优秀员工又从何而来?所以,企业首先要界定优秀员工,最好能为优秀员工设定一些标准。
现实中,有很多管理者并未重视优秀员工的标准,仅凭主观认知来评价员工,这往往造成一些整天揣摩领导心思、溜须拍马的人获得重任,而这些人绝对不是优秀员工。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优秀员工的标准,在不同的企业和岗位之间会有不同。如果一定要概括一些优秀员工的共性的话,我想有一个词非常恰当。那就是“胜任力”。
“胜任力”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拥有相同教育背景和从业经验,并且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在工作效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胜任力”又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简单来说,“胜任力”包括员工身上那些能够带来高绩效的特质,比如动机、性格、技能、自我感觉、社会角色和知识结构等等。具体而言,“胜任力”或者优秀员工应当具备以下五大特征:
一、认同企业发展理念。只有目标一致,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在发展中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所以,优秀员工首先是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并认同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员工。
二、具有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对员工的硬性要求,优秀员工更是如此。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训练,他们应当充分掌握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同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使自己在同行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三、主动、负责地承担相应工作。优秀员工是积极的,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来看待工作,如同《致加西亚的信》中的主角,以使命必达为己任。
四、高标准高要求。优秀员工不满足于基本标准,更不能容忍自己敷衍了事。对于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因为他们真正了解工作的目的和需要,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承担更多的内容。
五、围绕自身才干,形成个人优势。优秀员工不是简单的执行者,不是“老黄牛”,他们具备发展的眼光,也以发展的需求不断衡量自身,以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如何发现并获得所需要的优秀员工呢?主要的途径莫过于招聘和内部培养。而对于能够承担“传帮带”职责的优秀员工,企业更多地需要通过内部培养和挖掘来实现。
所以,要发现和获得优秀员工,企业就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从内部挑选忠诚者和优秀者,同时,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优秀的员工可以通过培训培养。
培训的原则如下:
原则一:“传帮带”要从优秀员工的发掘开始,要求公司的核心高管具体负责落实。因为核心高管就是企业首选的“优秀员工”,他能够充分理解企业所需,理解岗位所需,更为重要的,是其在长年的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看人”的本领。要想培训有实效,就要有核心高管挂帅。
原则二:鼓励为主,持续正面强化,给人以希望。在培训中强化优秀员工,使其坚持自己的精英意识和行为。这样,才能在以后面对新人的“传帮带”中树立威信和建立自信。
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确保优秀员工的留任,并争取其最大的信任与忠诚。
一、合理的物质回报。高标准、高要求,所带来的当然是高报酬。这是留住优秀员工的基础。回报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自然提高,忠诚感提升。而且,合理的薪酬体制,可以对其业绩产生快速反馈,对员工的工作方向、结果要求都能产生明确的指引。
二、情感关怀,人格尊重。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要对优秀员工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关注本身也是报酬之一。同时,建立平等、客观、公正的企业文化,使优秀员工获得尊重。
三、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在工作中尽量突出优秀员工的价值,不断提醒其在工作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帮助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使其在企业中获得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保持激情,以工作为乐。
四、重视沟通。没有沟通,上下级和团队成员之间就无法协作,及时的回馈,定期的交流,也是优秀员工所看重的内容。而良好的沟通环境、氛围和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当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综上所述,胜任力模型是在总结大量实践案例后提出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参考并建立企业的优秀员工标准。而确保优秀员工留任的原则,可以使优秀员工在“传帮带”中发挥更强的主动性,实现优秀员工的快速复制。
P7-10
传统传帮带,焕发新活力
尽管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但有些传统的理念依然在起作用,甚至是强势、主流的作用,其中,“传帮带”就是这样一种理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企业盲目学习和应用各种管理手段,领导也像赶场子般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讲授、论坛沙龙,却把“传帮带”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方式抛在脑后,这不能不说是当前中国企业管理的一种损失。
传,要把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传给新人。
帮,是帮助新手解决具体问题,还要在思想上、理念上以及实际工作中做示范,体现出前辈的关怀。
带,就是亲自带着他去实践,手把手地亲自带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强调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现代企业同样需要引入“传帮带”模式,只不过,这样的模式已经有了新的内容,比如出现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比如师徒双方可以结成战略同盟,等等。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师傅的传授内容、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所以,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应当受到重视,也应当在企业导入时进行改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传帮带”的合理导入可以满足企业对大量复制优秀员工的需求,可以使企业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焕发新鲜活力。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企业中普通的一员,我们都有义务去实现“传帮带”,而企业则要为“传帮带”建立相应的制度、文化和机制保障,使企业的发展走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