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美德照亮人生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作者 | |
出版社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江泌追月读书》《悬壶济世救苍生》……通过阅读这些感人的故事,可以激发青少年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培养他们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诚信宽容等中华传统优秀品质,从而使他们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主题鲜明,角度独特,既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美德价值的实践性,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韩震,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曾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西方哲学史》首席专家及召集人,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国家督学、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主编等。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译文及各类文章600余篇。 目录 孟子勤学 境界因学乃大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不再是吴下阿蒙 王羲之吃墨 江泌追月读书 李密牛角挂书 范仲淹划粥读书 欧阳修苦读 知错能改 学无止境 悬壶济世救苍生 张溥的“七录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专心学习的李大钊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 好学不倦的鲁迅 郭沫若机智对对联 当皮氅买书的朱自清 闻一多读书成痴 博学的钱钟书 我一定要读到一本真正的书 学习上的有心人 莫泊桑拜师福楼拜 暴风雨中的海燕 苦学造就“镭的母亲” 序言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 你们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 与大家交流思想,畅谈生活 ,抒发理想,探索人生。与 青少年在一起是愉快的,从 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青春活 力。 你们成长在新世纪,生 活在中华民族快步走向复兴 和繁荣强盛的伟大时代。你 们目睹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你们见证了神州大地社会财 富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 平的迅速提高,你们经历着 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 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就像 你们一样焕发着蓬勃向上的 青春活力。 你们是21世纪的新一代 ,就像一棵棵亭亭玉立的小 树,生机勃勃,体现着强劲 的生命力,预示着无限的可 能性……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 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大实践使中国加快了建设民 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小 康社会的进程,这使你们得 以生活在相对安定和富足的 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的独 立和人民的解放,前仆后继 ,英勇奋斗,献出了自己的 青春和生命。我们也不能忘 记,更多的前辈在贫穷落后 的条件下,奋发图强,艰苦 奋斗,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中 国而忘我地工作。现在的和 平环境和美好生活,就是先 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也是你们的祖辈和父辈用他 们的汗水浇灌而成的。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成 长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 展和社会转型时期,这使你 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 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 的国家百废待兴,你们的先 辈们都曾经义无反顾地把自 己的青春和人生交给党和国 家安排,甘做整个社会的螺 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默 默地发挥作用。现在,我们 国家不仅成为制造业大国, 而且正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力进行产业转型。在这种情 况下,职业越来越多样化, 社会不仅需要螺丝钉,而且 更加需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的人才。因此,与前辈相比 ,你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 己的潜能,追寻自己的梦想 。 青少年朋友们,斗转星 移,风云际会。你们恰遇一 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革 命的时代,与你们的前辈相 比,你们将有更大的活动和 发展空间,将掌握更强大的 生产力和创造能力,也将遇 到更多更加不可预料的挑战 。你们中的许多人将会进入 许多过去没有的工作领域, 如高科技研究、信息产业、 生命科学、空间技术、动漫 创作……你们将在越来越广 泛的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 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 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 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 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 你们的辉煌就是祖国的辉煌 !有你们在,祖国就有希望 ! 青少年朋友们,作为一 位年过半百、鬓已染霜的老 朋友,我比你们年长几十岁 ,经历过更多岁月的风霜雨 雪,品尝过更多生活的酸甜 苦辣。但是,岁月的流逝并 不是没有意义,它让我收获 了生活的阅历和经验,增长 了知识和才干,更积累了人 生的体会和心得。我愿意在 此把我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的 心得说出来,向你们倾吐我 内心的话,更希望与你们共 勉。 首先,对于每个人来说 ,美德是过有意义生活的基 本要求。任何人都是社会的 人,完全脱离社会而离群索 居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在 社会比较之中我们才能区分 好坏善恶,生活才有意义;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得以维 持就要求人们的道德自律, 因而美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道德意 识和道德自律,我们不仅无 法和谐相处,而且也难以正 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试 想,如果在课堂上有同学不 遵守纪律而大声喧哗,那么 我们怎么能够安心听课或讨 论呢?如果没有基本的诚信 ,同学们之间怎么能进行正 常的交往从而获得真挚的友 谊呢?如果没有互相的关心 ,我们怎么能够获得和谐而 精彩的生活呢?在这个意义 上,美德并不是对人的约束 ,而是给人幸福和欢乐。美 德之光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 向,这光让我们的人生道路 越走越宽广。 其次,美德是美丽的, 也是平凡的。美德并不只是 存在于轰轰烈烈的事业中, 或者只存在于雄才大略的英 雄人物身上。美德同样存在 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 于普通大众看似平凡的言行 之中。从父母长辈对我们的 悉心照料中,我们就可以感 受到爱心的神圣;从同学们 团结互助的行为中,我们也 可以体会到德行的力量。当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辛苦工 作的父母或老师递上一杯清 水时,美德就在我们的心灵 中萌芽扎根了。美德不能只 停留在语言文字上,美德之 美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点 点滴滴的道德行为之中,就 存在于人们的亲力亲为上。 美德之光就在我们的日常生 活之中,这光让我们生活得 充实幸福。 再次,美德是人生最有 价值的一种资源,是我们的 安身立命之本。人的价值在 于奉献和创造。一个人对社 会有多大贡献,就实现了多 大的人生价值。在这个意义 上,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 不是“吃亏”。一个有道德的 人愿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 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那 么他 导语 《我一定要读到一本真正的书》《博学的钱钟书》《郭沫若机智对对联》《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莫泊桑拜师福楼拜》……本书是由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韩震主持编写的青少年德育类图书,全书以生动的文笔呈现享誉中外的美德故事。 精彩页 孟子,名轲,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非天生的圣人,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勤奋努力,特别是在小的时候,孟母给予了他很好的教育,使他成长为一代名人。 孟子小的时候,住在一片墓地附近,经常能看到举行丧事的情景。开始的时候,孟母没有觉得有什么影响。一天,村里又在举行丧事,孟轲好奇地去看热闹。看到大家都在哄抢供果,孟轲也抢了几个。他兴冲冲地跑回家里,把供果给妈妈吃。孟母面色一沉,问东西是哪里来的。孟轲不敢撒谎,告诉母亲是从丧礼上抢来的。孟母又问他平常都玩什么,孟轲回答说:“我们学着那些丧葬的人,有的抬死人,有的吹喇叭,可好玩了,可像了。”孟母看着孟轲天真的脸,叹了口气。当天,他们就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孟轲可开心了,很快就和小伙伴们混熟了。一天,孟母发现孟轲正在用泥巴捏东西玩。她很好奇,这个孩子在做什么呢?她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在旁边看。她看见孟轲把一团泥巴很快地捏成了一只小猪,然后举起小竹片,将“小猪’’切成了几块,嘴里念念有词地开始叫卖。孟母心里一惊,这不就是邻居屠夫老张杀猪、卖猪的样子吗?孩子这样下去怎么能专心读书呢?第二天,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馆旁边。学馆经常往来的都是读书人,他们高雅的风度、从容的举止、优雅的气质,让孟轲非常羡慕。渐渐地,孟轲开始和伙伴们一起演练揖让进退的礼仪,虽然很是幼稚,但也让孟母非常开心。因为她知道,这次搬家为孟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良好的环境中,孟轲开始喜欢上了学习。他天天读书习字,让孟母非常欣慰。但是时间长了,孟轲又开始怀念以往自由自在的日子,无论是在村里和小伙伴一起玩丧葬游戏,还是在集市上玩耍学叫卖,都比在学堂里读书有趣得多。孟轲耐不住寂寞,开始背着母亲逃学。 一天,孟母在屋里发现孟轲忘记带书去学堂,她生怕耽误孟轲上学,连忙拿起书给孟轲送去。当她赶到学堂时,竟然发现孟轲不在,不知道到哪里玩耍去了,而且竟然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上学去了。孟母非常生气,一边往家里走,一边想如何教育孟轲。 玩了一天的孟轲回到家里时,发现母亲正在像往常一样织布,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孟母抬起头问他:“学习怎么样了?” 孟轲吐了吐舌头,有点儿不好意思,他知道一定是自己逃学的事情被母亲发现了:“马马虎虎呗!”然后他又说,“我是玩了几天,过几天我再学也来得及呀!” 孟母看到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非常恼火,一下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了。 孟轲吓了一跳,他知道母亲织布非常辛苦,经常织到很晚才休息。这一剪断,布就没法卖了,母亲还要重新织。他着急地说:“妈妈,您这是怎么啦?织布多不容易呀!”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增长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祸患。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受苦的劳役,而且难以避免祸患。我半途而废,难道可以让你长期有衣服穿、有粮食吃?如果女人荒废了自己的劳作,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就要吃苦受累,没有希望了。” 孟轲听了母亲的一番话,看着母亲劳累的样子,严肃的面容,再看看母亲辛辛苦苦织了好几天的布匹断落在地上,一下子就醒悟了。自此,他从早到晚勤奋学习,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他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