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兆成编著的《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分上下两册,共五个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本书不仅告诉家长怎样能改善孩子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告诉家长怎样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一个健康、自律、自强、自立的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 |
分类 | |
作者 | 阚兆成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阚兆成编著的《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分上下两册,共五个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本书不仅告诉家长怎样能改善孩子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告诉家长怎样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一个健康、自律、自强、自立的孩子。 内容推荐 阚兆成编著的《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 分上下两册,共分五个部分。上册主要是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知识,以及孩子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一部分是家庭教育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基本策略,为家长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有章可循。第二部分是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主要是让家长学习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好习惯和各种能力。第三部分是孩子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主要是让家长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粗心、厌学、不会听课、不爱阅读、作业拖拉、偏科、成绩不好等问题学会分析和矫治,从根本上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下册是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主要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32个较为突出问题的梳理归纳,第四部分是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五部分是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每个问题都有现状、原因分析、弊端危害、正确的操作办法、案例、专家观点等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完整,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上下)》着力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家长读后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经验,而且教育意识随之而改善,是家长们日常教育孩子的实用手册。本书不仅告诉家长怎样能改善孩子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告诉家长怎样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一个健康、自律、自强、自立的孩子。 目录 上册: 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基本知识 先进的理念是教育孩子的前提/002 科学的知识是教育孩子的基础/015 恰当的目标是教育孩子的方向/048 恰当的方法是教育孩子的关键/053 合理的分工是教育孩子的保障/065 做一名称职家长需要好好学习/076 第二部分 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 学习了解教学新趋势新要求是前提/084 学习上帮孩子开好头起好步是基础/112 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是目标/116 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121 培养出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根本/127 把学过知识转化为考试成绩是目的/132 做一名称职家长就要陪伴孩子成长/139 第三部分 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粗心怎么办?/158 孩子厌学怎么办?/168 孩子成了“学困生”怎么办?/180 孩子不会听课怎么办?/189 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197 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211 孩子偏科怎么办?/223 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231 参考资料/243 后记/244 下册: 第四部分 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安全教育怎么办?/002 孩子爱吃垃圾食品怎么办?/014 孩子睡眠不足怎么办?/024 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031 孩子健康教育怎么办?/037 孩子环保意识差怎么办?/044 第五部分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 孩子缺乏信念怎么办?/056 孩子缺乏自信怎么办?/067 孩子性格不好怎么办?/079 孩子习惯不好怎么办?/092 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105 孩子不会感恩怎么办?/113 孩子偶像崇拜怎么办?/119 孩子早恋怎么办?/126 孩子逆反怎么办?/139 孩子有网瘾怎么办?/149 孩子说谎怎么办?/160 孩子性教育怎么办?/167 孩子虚荣怎么办?/181 孩子依赖性强怎么办?/187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194 孩子自私怎么办?/201 孩子抑郁怎么办?/210 孩子嫉妒心强怎么办?/217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229 孩子浮躁怎么办?/239 孩子自闭怎么办?/248 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259 孩子孤独怎么办?/269 孩子沟通困难怎么办?/278 孩子任性怎么办?/291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304 参考资料/314 后记/315 试读章节 3.隔代带孩子的弊端 孩子祖辈们的教育责任是孩子父母教育责任的延伸和补充。尽管有不少家庭祖辈承担着对孙辈的主要养育任务,然而据笔者调查,孩子父母的总体影响力在83.3%~88.%。家庭教育专家们的共同建议是:孩子,尽可能多由父母自己带。不宜过分地依赖孩子的祖辈们。总体来看,隔代带孩子的弊端不少。 (1)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孩子的减少,祖辈们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有些老人对孙辈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给予满足,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还有些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对孙辈包办一切,错误体谅,缺点包容。老人还尽量尽力地给予孙辈较高的物质生活待遇,对孙辈的物质欲望的放纵,会使孙辈们产生难以满足的“虚荣心”,而对于他们的精神世界。如引导孙辈求知、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却很少关注,这样,必然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2)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的性格。与年轻父母相比,老人一般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上仍沿袭陈旧的老一套,因此,“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死板。接受新知识慢,反应也不灵敏。年轻父母,因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接受的知识信息多。他们教育的孩子比“隔代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容纳性强的思维方式,更容易成才。 (3)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隔代抚养极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首先易产生交际恐惧症。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空间和氛围中,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其次易导致儿童怪异心理。老年人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偏离。 (4)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亲情就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由于长期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就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祖辈身上,与祖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与父母却出现了一定的隔阂。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4.如何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在激烈的经济社会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必须忍痛放弃一部分教育孩子的机会,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教育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社会现实。我们要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来满足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 (1)提高祖辈家长的育儿素质。祖辈们要想在隔代教育中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好多祖辈家长懂得的文化知识不是很多,教育观、儿童观、世界观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他们应该主动加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世界观。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设了家长学校,祖辈们可以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到如何教育好孙辈的知识和理论。我觉得应该将这一形式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祖辈家长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祖辈还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让孩子给祖辈讲故事,或讲讲他们所学的东西,这样既能增加祖辈的知识,也能帮助孩子巩固知识,锻炼其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2)增强年轻父母的教育主角意识。通过父母学校,帮助增强年轻父母的教育主角意识。明确自己的角色——主角。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与工作相比,教育孩子是一项更重要、更难完成的事业,是每一对父母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是每一对父母必须承担的重任。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周六、周日多跟孩子在一起。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发现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及时纠正,没有就鼓励他继续发扬优点或引导他养成新的优点。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溺爱孩子等的错误做法,既要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3)积极打造混合型家庭教育模式。促进混合型家庭早期教育类型的形成,即祖辈和父母共同教育孩子,工作日白天由祖辈带养教育,晚上和双休日由父母带养教育,既能解决年轻父母工作与养孩子的矛盾,又能发挥父母、祖辈在育儿方面的优势,以扬长避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两代人分工合作,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祖辈应当和年轻两代人分工合作,在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祖辈要认识到自己处于教育的辅助地位,放眼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创造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全家的力量才能形成合力。做到爱严有度,在孩子犯错误时,大家能采取一致的态度,使孩子改正错误。作为有智慧的祖辈应意识到这一点,配合孩子的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处于顾问、指导的地位,在关键时刻,再出面对其进行教育。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父母的育儿能力,又可维护孩子祖辈及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和权威。如果两代家长配合得当、各取所长,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总之,随着隔代教育的普及,必须尽快构建一种科学的模式。让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各自定好位,发挥积极的、科学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隔代亲”教育误区,才能提高我们养育孩子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下一代人的人口质量。 P72-75 序言 每位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但许许多多的家长只是有良好的愿望,而不具备把孩子培养好的知识、方法和能力。 在近年来的“家校共育”活动中,接触了不少家长,也有一些所谓的。问题儿童”家长,从众多案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原因却大都在家长身上。家长有意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一些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困惑与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家长爱心不够,而是他们耐心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 也有很多家长把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罪于“社会”“政策”等因素,习惯于从教育体制上找原因,最后,原因都落在高考制度上,高考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其实,高考是我国目前最公平的一项教育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老百姓的孩子成才的主要渠道还是高考,众多年轻家长也都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认为高考给孩子带不来一点的好处的想法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体制也没有完美到能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所营造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教育生态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教育机缘,家长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在每一件小事上引导孩子,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和处理水平,决定着孩子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分五个部分。上册主要是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学习指导知识,以及孩子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一部分是家庭教育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基本策略,为家长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有章可循。第二部分是家长怎样指导孩子学习,主要是让家长学习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好习惯和各种能力。第三部分是孩子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主要是让家长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粗心、厌学、不会听课、不爱阅读、作业拖拉、偏科、成绩不好等问题学会分析和矫治,从根本上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下册是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主要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32个较为突出问题的梳理归纳,第四部分是安全与健康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五部分是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见问题及对策。每个问题都有现状、原因分析、弊端危害、正确的操作办法、案例、专家观点等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完整,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本书着力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家长读后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经验,而且教育意识随之而改善,是家长们日常教育孩子的实用手册。本书不仅告诉家长怎样能改善孩子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告诉家长怎样教孩子做人、做事,培养一个健康、自律、自强、自立的孩子。 我读过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各有特点,各有侧重。有的空洞说教,理论性太强,家长看不懂;有的案例极端典型。如状元及第,清华、北大榜上有名,出国深造,孩子所犯错误也极端典型;有的是纯粹针对问题孩子的。总体感觉。面向绝大多数家长少,希望孩子健康幸福成长、正常顺利发展、成人成才并举的少。本书试图做一些尝试和探索,为广大的普普通通的家长服务,让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健康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家长的好帮手,好朋友。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不要以为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想做一名称职家长。就必须学习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知识,切实保证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 2013年3月 后记 2010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颁布,表明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开始步人制度化、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我们也是从2010年在泰安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家校共育”工程,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家长进行了系统培训。随着培训的不断深化,我们越加感到,优质培训资源仍是制约家庭教育的一个瓶颈。家长到底应该掌握哪些家庭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到底如何防止孩子成为问题青少年?到底如何挖掘出每个孩子的潜能?等等。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尝试做了一些探索,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类梳理和总结提炼,由于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人的教育又是一项既有共性又充满个性的工作。因此,在总结提炼时得到了许多教育专家的指导,同时吸收了很多家庭教育读本的有关内容和观点,还广泛借鉴了网络上的一些公共家庭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博客、教学案例,可以说,家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是集大家的智慧为广大家庭服务的事业,在此,为参考资料的提供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经验缺乏,水平所限,问题和纰漏甚至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用大家的智慧把家庭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 2013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