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批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杰出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战略任务。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遵循杰出人才的成长规律,发现、培养和造就堆础研究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吸引和稳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的政策环境,更加有效地发挥杰出人才和优秀团队的作用?都是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培养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刘云专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基于大量的实证调研与政策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予以凹答,以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国家科技人才战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刘云专著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获得了我国各类创新型杰出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大量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首次分析年和揭示了我国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素质及成才的关键因素,系统梳理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与发挥才干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本书还特别总结了同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近50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成长规律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才战略与资助政策,最后提出推进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政策建议。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适合大专院校学生和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科技管理人员使用。
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重要机制
第三节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第二章 创新型人才样本库构建及分析
第一节 三大规划纲要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
第二节 建立创新型人才样本库
第三节 调研实施情况
第四节 创新型人才样本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
第一节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理论分析
第二节 家庭影响与青少年时期教育环境
第三节 人学、研究生教育及博士后研究时期的成长经历
第四节 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职业生涯发展经历
第五节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研究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
第一节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理论综述
第二节 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关键个人素质因素
第三节 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关键受教育因素
第四节 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关键T作环境因素
第五节 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关键制度和创新文化因素
第五章 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和发挥才干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第一节 30多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
第二节 国家创新型人才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体系
第四节 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和发挥才干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作用
第一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资助体系
第一节 科学基金稳定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研究团队
第三节 科学基金加快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
第四节 科学基金促进基础研究青年人才和后备人才成长
第五节 科学基金在支持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七章 典型人物成长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西合璧,师出名门”——中国“三钱”的成长分析
第二节 “世家传承,全面发展”——钟南的成长分析
第三节 “爱国热忱,时代机遇”——曹春晓的成长分析
第四节 “坚持理想,团队创新”——袁隆平的成长分析
第五节 “兴趣导向,锲而不舍”——华罗庚的成长分析
第六节 “天赋异禀,自学成才”——周涛的成长分析
第七节 “早入科研,国际化经历”——邓中翰的成长分析
第八节 “逆境而生,技术立业”——王传福的成长分析
第九节 小结
第八章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国际经验与资助政策
第一节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成长规律研究
第二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人才,战略与资助计划
第三节 国外科学基金组织资助和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经验
第九章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调查问卷专家意见和建议
附录4 北京、上海、西安、合肥四地访谈单位及人员名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