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相约岭南/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翁小筑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

《相约岭南/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翁小筑所著,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

内容推荐

《相约岭南/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由翁小筑所著,《相约岭南/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是“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

从两千年前的南越国时代开始,历代移民把各地的文化都带到广东,形成江南海北,五方杂处的优势,加上广东接触海外文明最早,得以尽取别人所长,为我所用。无论建筑、音乐、绘画、戏剧、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拥有非常丰厚的民间资源,在岭南这片大地,也诞生过不少思想大家、历史伟人,使岭南文化得以顶天立地,彰显其淳厚而广大的德慧。陈家祠、南越国遗址、南海一号、客家围龙屋、石湾陶艺、粤绣、岭南画派、潮汕工夫茶、广东凉茶、康有为、梁启超.这一张张“岭南文化名片”,便如一朵朵灿烂的文明之花,相约盛放于岭南。

目录

陈家祠

南越国遗址

南海1号

客家围龙屋

石湾陶艺

粤绣

岭南画派

潮汕工夫茶

广东凉茶

康有为、梁启超

试读章节

陈家祠是每个到广州旅游的人必去之处。早在1996年,由广州市民投票选出的“广州十大旅游美景”,陈家祠的芳名就已经荣登榜首。2002年,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入选为新世纪羊城八景。只要你亲身到陈家祠看看,便知道她绝非浪得虚名。

陈姓是广东第一大姓,自古有“广东陈,天下李”之说。1888年,广东的陈氏族人合资购买了广州西门外连元街、简墩、石龙塘、龙头岗脚、福水塘、恩龙里口等合计3.6万平方米面积的土地,用来兴建“陈氏书院”。他们的本意是要建全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的合族宗祠,但由于朝廷不允许,只能以书院名义建。所以,广州人还是习惯叫它陈家祠,很少叫她陈氏书院的。

陈家祠的选址,可以看出其族人用心良苦。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要求,阳宅应选择地势宽平,局面阔大的地方,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方为上乘之选。官衙通常是坐北朝正南,而民宅就要略为偏向,否则煞气太重,承受不了。陈家祠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它的坐向,略朝西南,前方是西关平原,视野开阔,左边是龟岗耸立,右边是上西关涌的一溪碧水。简墩以前还有一个名字叫“简溪”;而荔湾路西侧,现在还有荔溪东约大街等路名,可见昔日都是溪水纵横之地。如果把距离再拉开一点,则左边是越秀山,右边是增±步河,同样可采天地灵气。

陈家祠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宗祠建筑,占地面积现只余1.32万平方米。1892年,陈家祠刚修了一半,广东就出了个陈伯陶,壬辰科殿试高中第一甲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令陈氏族人欢欣鼓舞,认为是祖宗显灵了。

陈家祠落成后,由于经费不足,无力延聘教师,立膏火、置书籍的计划,遂成了“画饼”。但要到省城参加科考的陈氏族人,还是可以在陈家祠落脚的。当时从外地到陈家祠,有三条最方便的路线,都是水路交通:

其一,从轮船渡头起,过沙面,入澳口南岸、荔枝湾,直泊书院。其二,自沙面起,入西炮台、柳波涌、彭园、观音桥登岸,入五福里,入连元通津到书院。其三,从轮船渡头起,入兴隆街、十八甫、十六甫、十五甫、观音桥、五福大街、连元通津到书院。

P2-5

序言

文化之根基,在于脚下沃土;文化之硕果,在于阳光雨露。两千多年岭南文化,枝繁叶茂至于今,不外得益于两点:根深与吸收。

珠江流域位于五岭之南,但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岭南一带依山傍海,河涌交错,古百越先民生于斯长于斯,从早期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后来商贸文明,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无不烙上深深的本土印记,彰显岭南水文化旺盛之生命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菜、广东凉茶、骑楼等,得天独厚,彰显岭南人生活中特有之文化风韵。

百越之地与中原虽关山阻隔,但自秦以降,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交流,便从未间断,特别是唐梅关古道凿通之后,来自母体之文化养分,更是源源不断输入岭南,消化吸收,成为岭南本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发源于本土之粤剧,其唱腔发展过程中,便吸纳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剧等外来剧种精华,博采各家所长,自成一格。而韩愈贬潮,东坡谪惠,这些文人之难,却是岭南之福,他们推动了岭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也让南北文化相得益彰。

岭南文化之开放与包容,不仅表现在对待同族同根之中原文化上,更表现在对舶来文化之高调“拿来”。自秦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岭南作为始发地及通商大港,千百年来独居中外文化交流之最佳平台。清政府对海关是开了又闭、闭了又开,反复无常,但广州却一直对外开放,即便是闭关政策最严之道光十一年(1831年),广州街道上洋商依旧熙熙攘攘。经济往来必定挟带文化交流,文化舶来品纷纷从岭南登陆引进,消化吸收之后,再影响全国。广式骑楼、开平碉楼,便是中西建筑艺术之完美结晶。惠能创立了南禅,其《六祖坛经》被誉为中国人的佛经,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民族化和世俗化。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近现代百年来成为时代的方向标,引领时代潮流,成为最重要的革命策源地。近代中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岭南人中之翘楚如康梁、孙中山等,执改良与革命之牛耳,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都得益于岭南人对世界先进文化快人一步之认同。进入20世纪,广东又一次领潮争先,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经济之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文化精神,广交会成为海上丝路的新的里程碑,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见证,又是商都文化的一个新标志。

历史进入了21世纪,文化在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提高文化的创新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形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评选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提升广东文化形象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契机下,整理、挖掘、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就显得尤为紧迫。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名片,是增强文化凝聚力的需要,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需要,是塑造文化形象力的需要,对于提升广东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名片,是代表一个地方最具特色度、知晓度和美誉度的整体形象、领域形象、特色形象的标志。岭南文化名片所标示的文化形成,是千百年来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东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现象,更承载着广东文化的灵魂。“岭南文化十大名片”正是岭南文化精华的浓缩,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广大网民、市民和专家,历经10个月的票选角逐,终于决出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十大名片——粤菜、粤剧、广东音乐、骑楼、黄埔军校、端砚、开平碉楼、广交会、孙中山、六祖惠能。同时评出了十大提名名片——陈家祠、南越国遗址、南海1号、岭南画派、石湾陶艺、潮州工夫茶、客家围龙屋、广东凉茶、粤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岭南文化的金字招牌,表现出了旺盛的文化张力,不仅将告诉世人广东厚实的文化家底和滋长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将烛照广东文化发展的未来,《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丛书的出版,也适逢其时地为宣扬广东的文化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春风润南粤,文化展新姿。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浩荡春风中,在盛世倡文兴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岭南文化十大名片”的诞生,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热情,不断掀起关注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成长的社会热潮。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