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心灵世界——厄普代克小说人物意识及其表现技巧研究》由罗朝晖著,本书在人物意识再现的经典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后经典研究理论和方法,力求扩大虚构人物意识表达形式的探讨范围,同时综合叙事学、语用文体学等方法,对上述厄普代克七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对其中的人物意识片段、人物意识的再现技巧及其修辞效果与叙事意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以及人物之问的复杂关系,探讨厄普代克在小说中展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作者以何种形式表达这些意识?和经典的意识表达形式相比,有哪些不同或独到之处?不同的表达形式是否服务于不同的主题意义或者吻合不同的人称叙述环境和人物意识特征?这些表达形式产生什么修辞效果和叙事意义?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人物意识表达有何变化?简而言之,作品表达的人物意识内容和形式各自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阅读心灵世界——厄普代克小说人物意识及其表现技巧研究》由罗朝晖著,主要内容: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就其杰出成就与文学创作的广度而言,罕见能与之比肩者。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厄普代克形成了自己极具原创性的语言风格,并擅长于刻画普通人的心理,从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文体大师和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的文学奖项。《阅读心灵世界——厄普代克小说人物意识及其表现技巧研究》作者运用虚构人物意识再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叙事学、文体学等方法,以文本细读为依据,着重对厄普代克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不同题材的七部长篇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探讨了其中的人物意识及其蕴含的意义,分析了人物意识的表现技巧及其修辞效果、叙事和主题意义,为更全面深入理解厄普代克的小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绪论
第一节 厄普代克长篇小说研究现状
一、国外厄普代克研究
二、国内厄普代克研究
第二节 叙事虚构人物意识再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虚构人物意识的经典研究方法:引语分类法
二、艾伦·帕麦尔关于虚构人物意识的综合研究法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方法和总体框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当代美国人的彷徨与恐惧:《兔子,跑吧》、《马人》
第一节 对现实与死亡的恐惧
一、惊恐的“兔子”哈里
二、受难的现代“喀戎”与“普罗米修斯”
第二节 对“不可感知世界”的追寻
第三节 徘徊与选择
一、无止境的徘徊
二、理性的选择与精神死亡
小结 精神家园的迷失
第二章 灵魂与肉体之争:《全是星期天的一个月》、《罗杰的看法》
第一节 马施菲尔德的“忏悔”与“文本”的诱惑
第二节 罗杰与戴尔的心理拉锯战l
第三节 视觉化意识与罗杰的“看法”
小结 身体与灵魂的对立统一
一、人物意识具有对话性和目的性
二、视角越界以及人物意识的视觉化
第三章 “女巫”的心路历程:《东镇女巫》、《东镇寡妇》
第一节 巫术:“东镇女巫”的心理武器
第二节 “女巫”亚利桑德拉的爱恨情仇
一、思想报导与自由间接思想:叙述者与人物意识的二重奏
二、思想报导和蕴涵于环境描写的人物深层意识
三、叙述视角与人物意识的“失声”
第三节 巫术与邪恶、赎罪与反思
小结 关于女权的反思
第四章 史学家的困惑与心愿:《福特执政回忆录》
第一节 进退维谷:人物叙述者艾尔弗雷德的意识
第二节 似是而非:叙述者想象中的历史人物意识
一、布坎南和安
二、布坎南和金
第三节 名不符实的“回忆”
小结 赋予历史以艺术的面孔
结语
一、厄普代克小说的人物意识
二、厄普代克小说人物意识再现技巧
三、当代美国人的灵魂画师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