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景阳、许军编著的《卫星测高数据的潮汐提取与建模应用》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海洋潮汐的关系;第2章简述了海洋潮汐基本理论,介绍了平衡潮理论、海洋潮汐的调和分析法和响应分析法,剖析了潮汐参数精度评估的方法与指标;第3章介绍了卫星地面轨迹的时空规律和卫星测高的潮汐混叠现象;第4章以T/P卫星测高数据为例,给出了交叉点与沿迹分析方法,分析了潮汐参数成果在中国近海相比于在开阔海域的精度与可靠性,以分时段统计的方法,验证了第3章中基于分潮可分辨的新依据与仿真数据计算的时长需求;第5章探索了联合T/P与Geosat/ERM求解潮汐参数的方法,提出将T/P潮汐参数计算的差比关系引入至Geosat/ERM沿迹点,以克服Geosat/ERM混叠影响,分析了由T/P、Jason-1的原始轨道与交错轨道数据分别提取的潮汐参数之间的符合程度;第6章分析了逆气压改正对潮汐参数提取的影响,构建了Sa分潮模型,并基于“blending”同化法构建了中国邻近海域的精密潮汐模型;第7章探讨了精密潮汐模型在平均海面变化监测、水位推算与岸线推算等方面的应用。
暴景阳、许军编著的《卫星测高数据的潮汐提取与建模应用》系统地阐述了由卫星测高数据提取潮汐参数、构建潮汐模型及模型应用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潮汐基本理论;卫星测高地面轨迹的基本规律与潮汐混叠现象,分潮可分辨的新判据;交叉点与沿迹潮汐参数提取的方法与成果;多卫星联合潮汐参数提取;基于数据同化的区域潮汐模型构建;区域潮汐模型的应用。
《卫星测高数据的潮汐提取与建模应用》可供测绘、海洋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卫星测高技术及其发展
§1.2 卫星测高与海洋潮汐的关系
§1.3 海洋潮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第2章 海洋潮汐基本理论
§2.1 引潮力、引潮力位与平衡潮
§2.2 引潮力位的调和展开
§2.3 实际海洋潮汐的表示与调和分析
§2.4 响应分析
§2.5 潮汐参数精度评估的指标
第3章 卫星测高及其数据预处理
§3.1 适合潮汐信号提取的测高卫星
§3.2 重复轨迹测高卫星的地面轨迹
§3.3 T/P卫星轨迹的时空规律
§3.4 卫星测高的潮汐混叠
§3.5 分潮可分辨的新判据
§3.6 测高数据预处理
第4章 交叉点与沿迹潮汐参数提取
§4.1 计算区域
§4.2 调和分析的数学模型
§4.3 交叉点的调和分析
§4.4 沿迹调和分析
§4.5 沿迹调和差分模式
§4.6 响应分析
第5章 多卫星联合潮汐参数提取
§5.1 T/P与Geosat/ERM
§5.2 T/P与Jason-1(原始轨道)
§5.3 T/P与Jason-1(交错轨道)
第6章 基于数据同化的区域潮汐模型构建
§6.1 Sa分潮模型的构建
§6.2 POM
§6.3 “blending”同化法
§6.4 底摩擦系数的取值
§6.5 中国邻近海域潮汐模型的构建
§6.6 局部区域精细潮汐模型的构建
第7章 区域潮汐模型的应用
§7.1 潮汐模型对利用卫星测高监测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7.2 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
§7.3 基于余水位控制的水位推算
§7.4 海岸线综合推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