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斌编著的这本《李白研究新探》对李白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李白生平求是”、“李白作品索解”、“研李著述评译”。其中,“李白生平求是”为全书重点中的重点,其关键在于该书对于李白生平的研究,乃是本着“作家研究年谱为先”的原则进行的,对存在于李白生平中的相关“新说”进行了多角度的考辨,使李白生平的历史真实得以最大程度之还原。“李白生平求是”虽并非为一部“李白年谱”,但其却有着较“年谱”更为具体、更为精细谨严的系列考证,并藉材料提出了许多为“年谱”所不曾涉笔的李白生平中的历史真实。其观点新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自序
·上编 李白生平求是·
一、李白家世之谜破译
二、李白生于江油“新说”平质
三、李白蜀中行踪杂考
四、李白东涉溟海未至剡中考辨——与郁贤皓《李白丛考》商榷
五、李白初游安陆时间考
六、李白初游太原时间考辨——兼及《李白丛考》的有关问题
七、李白究竟在何地奉诏入京
八、李白出川后又回峨眉初探
九、李白长流夜郎新探
十、李白长流夜郎的历史真实考述
十一、李白庐山游踪系年考一
十二、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兼与郁贤皓《李白丛考》商榷
十三、李白与王昌龄交游考索
十四、李白交游二考
十五、李白与李磷事件辨说
十六、李白若干事迹考辨——以郁贤皓《李白丛考》为例
十七、李白卒年“新说”辨析
·中编 李白作品索解·
一、《邺中赠王大》诗詹说质疑——兼论是诗的作年问题
二、古人任其差遣的佳例——李白《邺中赠王大》解读
三、《蜀道难》探索——兼论李白一入长安待居的时间与游踪
四、《蜀道难》主题评说
五、李白《苦雨》诗的再考订——兼论三入长安说者的依据问题
六、四种《静夜思》文本比较说
七、李白诗中之“龙山”考
八、再谈李白《九日龙山饮》——兼答张才良、杭宏秋二同志
九、三谈李白《九日龙山饮》——对郁贤皓、李子龙质疑的质疑
十、李白《送陈郎将》等五诗考释
十一、论李白的赠内诗
十二、李白集外诗说略
十三、李白《菩萨蛮》的真伪问题
十四、李白是诗人而不是词人——评所谓的“李白宫廷应制词”
十五、《乐府诗集》之李白乐府考辨
·下编 研李著述述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李白研究述要
二、李白生平中十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三、李白思想研究综述
四、李白在四川研究综述
五、李白在安徽研究综述
六、《蜀道难》研究的四种态势述评
七、1990年李白研究综述
八、1991年李白研究综述
九、《李白丛考》商榷综述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