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0日至20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8名师生对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四省(区)29个县、170多个村庄、1600多家农户、近50家企业、30多家金融机构及当地政府进行了实地调研。全书的数据资料和政策思考均来自此次农村实地调查。调查涉及了四省(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金融机构生存状况、当地企业发展以及县乡政府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等重大主题。根据研究课题的总体目标,本书收录了由教师为主承担的专题研究报告,包括一个总报告、四省区分报告及若干专题报告。
本书汇集了2006年“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成果。全书的数据资料和政策思考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8名师2006年暑期对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四省(自治区)29个县为期10天的农村金融问题调查。调查涉猎了四省(自治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金融机构生存状况、当地企业发展以及县乡政府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等重大主题。根据研究课题的总体目标,本书收录了由教师为主承担的专题研究报告,包括一个总报告、四省区分报告及若干专题报告:(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调研总报告;(2)青海、甘肃、新疆、河北四省(自治区)农村金融调查报告;(3)小额信贷供给、需求和利率分析;(4)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模式分析;(5)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思考——基于四省区29县市实地调查;(6)中国农村金融政策初探:历史、现状和展望;(7)农村金融法制问题分析——以农户贷款为主线;(8)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以甘肃省两市为例。
第一部分 调研总报告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调研总报告
第1章 贫困与农村金融发展
第2章 调研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第3章 调研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
第4章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 调研地区分报告
青海省农村金融调研报告——基于对共和县、乐都县的调查
第1章 金融概况:背景描述和观察
第2章 农户与小额信贷:对象、供给和作用
第3章 信用社:治理、风险控制和可持续性
第4章 初步的结论
甘肃省农村金融调研报告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定西、平凉及甘南概况
第3章 农户、民营(乡镇)企业、农村金融调研分析
第4章 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项目
第5章 调研总结
新疆自治区农村金融调研报告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调查设计与概况
第3章 调查获得的基本数据
第4章 农户的金融需求
第5章 新疆的农村金融供给
第6章 农村信用社的正确角色:以玛纳斯县信用社为例
第7章 如何满足农民小额信贷的需求
第8章 结论
河北省农村金融调查报告
第1章 河北农村和调查县市总体情况
第2章 调查县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金融需求状况
第3章 调查县市农村金融机构状况与问题
第4章政策建议与思考
第三部分 专题报告
小额信贷供给、需求和利率分析
第1章 农村居民的收入、支出和金融需求:概况
第2章 需求和供给的主体:现状和小额信贷低渗透率
第3章 利率:一个新的模型和分析
第4章 结论
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模式分析
第1章 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经营的三种理论模式
第2章 直接进入模式在中国的实践
第3章 间接进入模式——花旗银行小额信贷模式探究
第4章 中介主导模式在中国的探索
第5章 结论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思考——基于四省区29县市实地调查
第l章 农村金融体系特征分析
第2章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思路
第3章 外资银行重组农村金融机构
中国农村金融政策初探:历史、现状和展望
第1章 农村金融政策沿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致线索
第2章 当前农村金融政策走向
第3章 当前农村金融政策实行状况和效果——来自2006年的暑期调查
第4章 对当前主要农村金融政策的分析
第5章 结语
农村金融法制问题分析——以农户贷款为主线
第1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司局立法
第2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实践与法律表达
第3章 农村金融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第4章 农村的民间借贷
第5章 结语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以甘肃省两市为例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农村信贷的主要方式与风险控制手段
第3章 企业金融需求和政府角色定位
第4章 政策建议
致谢